首頁/ 娛樂/ 正文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文乃作者明天又是個美好的一天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北宋建國後不久,在四川爆發了一次以王小波、李順為首的農民起義。唐末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從中原到江南,橫掃了大半個中國,但是沒有進入四川境地。因而,這個地區的豪強地主勢力沒有受到衝擊。四川在唐末五代時,先後存在過前蜀和後蜀兩個割據政權,在割據政權的統治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各地的豪強地主大量侵佔土地,役使著許多佃客,亦叫旁戶,這些旁戶受著殘酷的壓榨。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到北宋初年這種情況繼續發展。豪強地主所擁有的旁戶,少的幾十家,多的三五百家,甚至過千家。因此,四川土地高度集中,旁戶數量眾多,是這次起義的根本原因。此外,北宋滅掉後蜀後,對四川人民增加了新的勒索,也是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如北宋政府在成都設定一個“博買務”,四川布帛完全由政府壟斷,禁止百姓、商人私自買賣;把茶葉劃在榷買之內,使許多以販茶為生的小商人紛紛失業,斷絕了生路。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淳化四年春,王小波聚集100多人在青城縣舉行起義,對群眾宣佈說:“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均貧富”的口號,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願望和要求,它的號召力非常強,所以僅十來天,參加起義的群眾就達好幾萬。王小波率領起義軍佔領青城縣後,接著又攻克彭山縣,活捉了縣令齊元振。齊元振平日貪贓害民,當地百姓莫不怨恨。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於是王小波處死齊元振,剖開他的肚皮,填滿了錢幣,表示對他搜刮無厭的憤慨。同年冬,王小波又率眾攻打江源縣,在這次戰鬥中不幸中箭犧牲。王小波犧牲後,起義軍共推王小波妻弟李順為首領。李順以奪取成都為戰略目標,先是攻克蜀州州,繼而攻克漢州、彭州,最後在淳化五年初,奪取了成都,建立了農民政權。李順在成都自稱“大蜀王”,年號“應運”。併發行“應運元寶”(銅錢)和“應運通寶”(鐵錢)兩種貨幣,這也是中國農民政權所發行的最早貨幣。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大蜀政權建立後,起義軍又乘勝四出攻打州縣,南到巫峽,北到綿州(今四川綿陽縣),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區。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到幾十萬人,聲勢浩大。李順領導的起義軍繼續貫徹“均貧富“的主張,所到之處,即把鄉里的富人大姓召集來,叫他們各自申報家中所有的財物和糧食,除按人口給他們留下足用的以外,其餘的全部徵調,分發給貧苦人民。起義軍號令嚴明,秋毫無犯,甚得人民擁護。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北宋政府聽到起義軍攻佔成都的訊息,急忙調集大軍前來鎮壓,北從劍門(今四川劍閣縣東北),東從峽路(今湖北宜昌市),兩路入川。劍門是川北的門戶,形勢險要。然而李順只派幾千人去攻佔劍門,結果被打得大敗,宋軍即由劍門長驅直入。在攻劍門的同時,起義軍的主力20萬人,又去攻打梓州,圍城80多天,未能得手,反而給了宋軍趁虛深入的機會。宋軍進展迅速,同年五月攻佔成都。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具有重大的意義

成都守城義軍10萬人,經過浴血奮戰,大都壯烈犧牲,李順下落不明。成都陷落後,李順部將張餘帶領起義軍餘部繼續鬥爭,曾經攻佔了川東八州,但最終在至道元年初,被宋軍鎮壓。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王小波第一次把“均貧富”三個大字寫在了農民軍的戰旗上,這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均貧富”口號的提出,反映了當時社會明顯的兩極分化、貧富不均的現象,也表明了農民在鬥爭中覺悟的提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