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啟幕

6月30日晚,“大美灣區 踏歌前行——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標誌著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正式開幕。

作為藝術節的重要板塊之一,“藝術精品巡演”匯聚了包括“大美灣區 踏歌前行——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在內的我省和港澳地區、其他省市及國外的16臺藝術精品,於6月15日至8月26日在廣州、珠海、東莞、江門、中山等市巡演,共演出62場,涵蓋了綜合節目、地方戲曲、話劇、音樂劇、芭蕾舞、現代舞、民族舞、交響樂、民樂合唱等多種藝術形式。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指出,省文化和旅遊廳將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和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的舉辦為契機,加大灣區文化交流合作,開啟區域深度合作新示範,攜手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禮。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啟幕

巡演晚會的精彩表演。李細華 攝

高手過招

看獨門絕技好不過癮

作為“藝術精品巡演”啟幕節目,“大美灣區 踏歌前行——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晚會由大灣區優秀舞臺藝術精品彙集而成,演出內容涵蓋舞蹈、音樂、戲曲、雜技等多種藝術門類。

90分鐘的演出裡,可謂精品薈萃,10個節目高潮迭起,文華獎、金獅獎、金小丑獎作品齊亮相,名家名團攜手登臺,為觀眾呈現了一臺高水準、異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節目導演、國家一級編導李南杉介紹:“每個節目都體現了各自行當的最高水平,《沙灣往事》代表廣東舞蹈最高水平,《武松大鬧獅子樓》代表粵劇南派武術絕活的最高水平,“肩上芭蕾”更是廣東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我們用創意將他們串起來,形成大灣區最耀眼的一串‘文化珍珠’。”

開場舞蹈《鼓舞嶺南》融合高樁醒獅、英歌、錢鼓等民間藝術形式和廣東音樂,舞臺效果抓人眼球,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的加入更令其增色不少。

作為經典南派武戲,由廣東粵劇院排演的粵劇《武松大鬧獅子樓》點燃全場氣氛。“肩上芭蕾”首創者魏葆華、吳正丹親自上場呈獻經典作品《東方天鵝》。該作品曾榮獲“金獅獎”“金小丑獎”“文華表演獎”等諸多大獎,不僅開創了雜技藝術表演的新流派,更讓廣東文藝精品走向國際。

曾奪得第32屆蒙地卡羅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第五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雜技比賽最高金獎的雜技《升降軟鋼絲》,也帶給觀眾頂級藝術享受。

據瞭解,本場“大美灣區 踏歌前行——2019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晚會將在廣州、深圳、肇慶、江門、惠州、佛山、中山、香港等大灣區城市和地區進行巡演,共演出15場。

注重創意激發經典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精品巡演”不僅集中展現大灣區在文藝精品創作的豐碩成果,更注重用創意和包裝,用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式詮釋嶺南文化,使之煥發時代活力。

在巡演專案中,將有民樂演奏大咖繆曉錚、譚炎健的竹笛與琵琶合奏《彩雲追月》,透過演奏與多媒體影像結合的方式重新演繹經典,讓民樂呈現出夢幻般的優美畫卷。

廣東歌舞劇院創編舞蹈《青花瓷韻》,試圖在中國舞的呼吸身法、典型動作中,勾畫古老青花瓷器的神韻,用現代的編舞手法講述一段海上絲路的中國故事。

粵港澳是流行音樂的重要陣地,四十年來湧現了許多經典作品和眾多優秀音樂人,巡演專案之“大灣區原創流行金曲組合”便挑選了近40年來粵港澳流行樂壇的經典歌曲。《彎彎的月亮》《海闊天空》《最炫民族風》……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透過時間的脈絡重新組合,並配以舞蹈和高科技舞美,將煥發新的視聽魅力。

據悉,本次“藝術精品巡演”根據演出所在地相關部門和劇院的具體安排,按照節目來源、性質和內容,分別推出了一定數量的低價票和惠民票,不斷拓展文化惠民的廣度和深度,讓大灣區民眾共享文化建設成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