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過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坐在一起,共享一年中短暫的相聚時光,是不是很開森?

但海軍想問一句:你真的“認識”他們嗎?

不妨,到漢字裡面一探究竟!看看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這些稱謂的“演變”!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早在甲骨文中,“家”就是一個常用字了。《說文解字》中稱:家,居住的地方。字形採用“宀”作邊旁,採用省略了“叚”的“豭”作聲旁。甲骨文“家”字的形象像屋裡養著一頭大腹便便的豬。有學者指出:豬是溫順、繁殖力旺盛的動物,對古人來說圈養的生豬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養生豬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標誌。

但筆者在翻閱一些收錄甲骨文和金文的書籍時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甲骨文和金文“家”字下面都是“豕”字,有些是“宀”下面加一個“犬”字,這是為什麼呢?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筆者認為,狗和豬都是很常見的家畜,用它們作為家的代表是合情合理的。“家”字下面無論是“豕”字還是“犬”字,都僅僅是是一種符號意義,而非特指。因為有了家庭飼養的動物,才是人們定土而居的開始,也才是家的早期起源。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家”字的演變

在遠古時期,人們主要靠狩獵作為生活來源,當捕獲的獵物有了剩餘,便把其中一部分關起來,加以馴養,這些野獸慢慢就變成了性情溫順的家畜,這就 是“拘獸以為畜”。被馴養成為家畜的種類很多,除了“豕”之外,還有牛、羊、犬、兔等,這些牲畜不僅能夠 為人們提供肉和皮毛,而且還能充當祭祀用的犧牲, 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家在中國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家對於人們的意義,不僅是一棟建築,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夫婦、父子、兄弟,這些最為親近的家庭倫理關係,是其他社會關係無法超越的。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兒”

“子”很形象

“兒”字的甲骨文字形與嬰兒的體形十分相似,上部很像一個嬰兒的頭,並且是囟門還沒有閉合的嬰兒頭,下面是一個“人”字。所以,這個字的本義為兒童。“子”字是象形字,本義為嬰兒。古代“子”一般用來表示子孫後代。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子”字有兩種寫法。一種就像一個小孩,其雙腿被包裹在襁褓之中,只露出頭和臂膀,兩隻手還在空中擺弄,兩腳併攏在一起。另一種字形,也是一個小孩,露出一個大腦袋,頭上還長了一些頭髮,兩個腳高高抬起。

“孫子”咋來的?

“孫”字為會意字,其繁體字為“孫”,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其中,“系”可理解為“繼承、連線”,所以該字的本義為兒子的繼承者,表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血緣關係。在金文中,“孫”字的字形為用繩索捆綁小孩子,意為少年俘虜。所以我們當下“孫子”含有一種貶義的意味即當來源於此。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兄與祝同源

祝的甲骨文是一人跪在祭臺前張口向天祭奠禱告求福,表示祭祀時主持祭禮念頌詞的人。省去示(即祭臺)則是甲骨文的兄字,從兒,從口,會意人張口向天唸唸有詞有所禱告求福之意。此外,筆者認為,“兄”字上面一個口字,下面有一個人,站在那裡,手還指著地,就像是張大了嘴巴在指揮其他人做事。古時候,人們很重視長幼尊卑,兄比弟年長,所以可以指派和吩咐弟弟去做事,兄的古字形也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因為指示他人用的最多的便是嘴巴,所以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對口進行了誇張的表達。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弟”的本義是梯子

“弟”是個象形字,本義是梯子。甲骨文的“弟”,字形就像是一個直立的“弋”字,像一根直立的短木樁,上面纏著彎曲的繩子,有如梯子的形狀。用繩子將物捆住,便形成一層層的紋路,稱為“次第”。兄弟之間的順序就猶如這種捆綁的紋路,因而“弟”又被引申為同輩中第二個及第二個以下的男丁。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叔”為會意字,本義是拾取。從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叔”的左半部,是一個箭頭的形狀,下面還繫著一條繩子,右邊的彎折,是“弓”字。古代家族中身份排行為“伯”“仲”“叔”“季”,其中“叔”排行老三。由於“叔”的身份排在後面,所以古人還將“叔”用作“末”字使用。“嬸”字,因形查意,左邊的“女”應是表意,右邊的“審”字有審明詳查的意思。筆者思考,古代,家族聚居,支系龐大,因而家族中叔母眾多,因而需要審明詳查才能辨認分清。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嫂”是個形聲字,本義是兄長的妻子。《說文》中解釋為“嫂,兄妻也”。小篆的“嫂”,左邊的“女”是形旁,表示和女子有關,右邊的“叟”是聲旁。筆者思考,“叟”還應是“嫂”字的會意部分,叟就是上年紀的男子,與“女”字結合即是上年紀的女性,因為古代“嫂”即作為對年紀較大的已婚婦女的敬稱,如嫂夫人。

“舅”“姑”分別指“公公”和“婆婆”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現在 “舅舅”是指母親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姑姑”是指父親的弟弟或者妹妹,而在古代則並非如此。唐代詩人朱慶餘詩《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見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中所提到的“舅”“姑”分別指“公公”和“婆婆”,這是為什麼呢?

在原始社會,實行的是群婚制。隨著人類的進步,部落的形成,婚姻制度由原始群婚制發展到族外婚制。如:姜姓部族的女子嫁到姬姓部落,生下一男一女。女子又回嫁到姜姓部落,男子又娶了姜姓部落的女子。按著這種族外婚制延續下去,可以知道姜姓部落的女子出嫁後,她的婆婆就是她的姑姑,而公公正是她的舅舅。這種現象有點像解放前某些農村的“換親”和“連環親”。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再從造字結構上看,“舅”從男,從臼,臼亦聲。“臼”意為“承受打擊之物”。“臼”與“男”聯合起來表示“腦袋像個臼缽,總是承受搗擊的男人”。本義即為親屬爭吵時的傳統調解人、中間人。在中國現在許多農村地區還有“孃親舅大”的說法,凡是家庭中出現瞭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找舅舅來解決。而“姑”字從女從古,本義即應是年長的女性。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再看另一名家庭成員——爺爺,“爺”這個字筆者認為是簡化漢字中為數不多的簡化的合情合理的字之一。簡化的漢字“爺”上面是一個“父”字,下面是一個“卩”字,“卩”在甲骨文中是一個跪著的人的形象,需要父親跪著面對的人,自然就是爺爺了。另一位家庭成員“奶奶”則是一假借稱謂,“奶”字本義是指女性乳房,奶奶是取其令整個家族繁衍生息的意思。此外,筆者認為“奶”字從“乃”,“乃”在甲骨文中是一條彎曲的繩子的形象,因而“奶奶”還有一層意思,即是家族中女性道德的一條準繩。

說說“家”裡那些人!七大姑八大姨……你真的“認識”嗎?

“乃”字的演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