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全球圍觀中國“克隆猴”:下一個被克隆的會是人類嗎?

全球圍觀中國“克隆猴”:下一個被克隆的會是人類嗎?

去年11月底,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出生於中國上海,10天后,另一隻克隆猴“華華”誕生。2018年1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在封面文章中向全球宣佈了這兩隻中國“克隆猴”的到來。

體細胞克隆並非近幾年出現的新技術。1990年代出生於英國的小羊“多莉”早已讓全世界瞭解了什麼是“克隆”。從那以後,科學家們已經陸續成功克隆出牛、豬、小鼠等超過20種實驗動物,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卻一直沒有成功過。經過五年的研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終於在2017年末將“中中”和“華華”帶到這個世界。

這項卓越的技術突破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援引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家埃格利(Dieter Egli)的話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里程碑,是重大的進步。”埃格利認為,這些“克隆猴”可以用來研究一些人類的疾病,並最終攻克它們。

據《今日美國》報道,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幹細胞中心主任克雷格斯坦(Arnold Kriegstein)解釋說,這種技術可以帶來許多具有相同基因缺陷的“克隆猴”,而這在人類中是無法做到的,“克隆猴”技術將因此成為研究疾病的強有力手段。克雷格斯坦還表示,中國取得這樣的技術突破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近年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克隆靈長類動物的研究道阻且長。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胚胎學家洛弗爾貝吉(Robin Lovell-Badge)表示,目前成功獲得的“克隆猴”數量太少,無法得出足夠結論,而當前的克隆流程仍舊“低效且危險”。

動物保護團體一如既往地表達了對克隆技術的擔憂和抵制。善待動物組織(PETA)高階副總裁吉列爾莫(Kathy Guillermo)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克隆是浪費生命,時間和金錢的恐怖表演秀,這種實驗所造成的痛苦是無法想象的。

而更加具有爭議的是,正如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所說,這項研究似乎表明,人類克隆技術在幾個月或者幾年內就能實現。不過,該雜誌採訪到的所有科學家都強調,人類克隆是不必要、也不負責任的技術。

對此,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院士已經明確表態稱:“克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唯一目的是服務人類健康,但科研人員不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研究。”《紐約時報》對這項技術突破的報道標題也寫道:“沒錯,中國已經有了克隆猴。但這不意味著你就是下一個。”

全球圍觀中國“克隆猴”:下一個被克隆的會是人類嗎?

《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克隆猴”

然而,“克隆猴”研究的成功和靈長類動物與人類的相近性還是再度引發了有關規範人類克隆技術的爭論。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克雷格斯坦就坦言,由於過於敏感,近年來針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越來越少,許多歐美科學家都出於倫理原因放棄以猴子作為研究物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命倫理學家卡恩(Jeffrey Kahn)也呼籲對這個問題進行全球性的討論:“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裡的‘我們’指代社會、國家、監督機構、政府。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我們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措施來防止壞事發生在人類身上?“

無論如何,這項“克隆猴”技術的積極意義不容否定。路透社的報道提到,這項研究彰顯出中國在生物科學前沿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有時也會撬動倫理的界限。報道也提到三年前廣州中山大學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組的實驗。這項研究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倫理爭議,但現在美國也開始進行類似研究。

肯特大學遺傳學教授格里芬(Darren Griffin)表示,這項研究本身在技術上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能夠帶來的好處十分明確。他說,他理解批評者認為這樣的研究過於接近於人類克隆,但他對研究成果持“審慎樂觀”態度,認為現在需要認真考慮的是實驗結果會在何種倫理框架下健康運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