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別再傷害孩子了!那些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孩子,哪還有未來

曾看到一個新聞,一個男子在約45秒內,對妻子邊罵邊扇耳光,一下又一下,妻子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還吐了血。

而更讓人揪心的,是妻子的背後,還躲著一個一臉木然的正打量父母的孩子。他沒有喊也沒有鬧,只是呆呆地看著爸爸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向媽媽。

這樣的場景,在孩子的生活中怕是已經司空見慣。

1983年,9歲的法國女孩Chloé Delaume,在出門準備和祖父度假之前,親眼目睹父親開槍打死了母親,接著父親又把槍口對準了女兒,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將槍口轉向了自己……Chloé Delaume成為了一名孤兒。

公益短片《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中,真實地反映了目睹家暴後,孩子的精神狀態:場景回現、失眠、遺尿、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障礙、社交恐懼症、發育遲緩、自閉等。

據統計,60%在家庭暴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如果是母親被殺,機率高達100%。

別再傷害孩子了!那些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孩子,哪還有未來

網紅博主宇芽在電梯裡遭遇強行拖拽的影片讓人觸目驚心;陝西一高管發瘋似的毆打妻子;一個父親,只因女兒買奶茶回家晚,當街暴打女兒;更有父親因為辦不了電話卡,家暴33歲女兒……

網路這個放大鏡,讓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家暴”場景。而且,這些還只是最為表象和明顯的暴力行為,也是最為人們熟知的家暴行為。

但家暴,真的並不是只有一種模式,它往往是多層模式的疊加,甚至是更隱秘。

比如用言辭威脅、誹謗謾罵、嘲諷侮辱的精神暴力,用物或身體強迫對方發生關係的性暴力,有用財產決定權和使用權來控制受害者的經濟,用孩子威脅對方去做一些不願意做的事情……這些,都是家暴。

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據統計,中國大約1/3家庭,會發生家暴事件。家庭暴力不僅給受害者帶來了身體上的傷害,還會給他們造成心理上的創傷。特別是孩子,“家暴後遺症”會影響孩子一生。

別再傷害孩子了!那些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孩子,哪還有未來

長期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懦弱、恃強凌弱,甚至自殺,還有的會沿襲暴力來解決問題,在成年後出現吸毒、酗酒、自殘、犯罪的機率都會比正常度過童年的孩子高很多。

有部紀錄片叫《鏡子》,男主人公是一個叫澤清的14歲問題少年。這樣的年紀,本應該在校園裡學習知識、與同學歡聲笑語……

但他卻輟學在家、整天與網路遊戲為伴,並且經常打罵自己的母親。而原因,他說因為“大人都這樣說話刺耳,而且還經常家暴我。”

《超級演說家》中的顧春紅,從小就在爸爸打媽媽的環境中長大,自懂事以後,她的理想就是逃離這個家。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顧春紅第一時間把戶口遷了出去,但家可以不回,父母可以不見,“家暴的後遺症”卻深深烙在她的骨子裡,影響著她的性格,提醒著她曾經有一個那樣的家,她不配擁有一切的美好。

所以她學不會如何和別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跟人溝通。在她看來,這個世界對她充滿了惡意。

別再傷害孩子了!那些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孩子,哪還有未來

心理學者武志紅說“幼年或少年時期造成的情感缺失性傷害,將是永久性的。”被家暴傷害的孩子,很多終其一生都在與童年的不幸遭遇相抗衡,活得也更累,更難。

所以,不想孩子以後生活在陰影裡,不想孩子用一輩子去治療同年的創傷,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到這3點:

第一,明確告訴孩子“暴力”是不對的 。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要制止家暴帶來的“後遺症”,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就一定要明確、嚴肅告訴孩子:家暴是不對的,是犯罪行為。

在他形成三觀前,傳遞正確的是非觀,才能讓他日後遇到類似的事件時,懂得用正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別再傷害孩子了!那些活在家暴陰影下的孩子,哪還有未來

第二,跟孩子強調“不是你的錯”。

孩子目睹家暴後,很容易產生負罪感,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認為是自己不乖,所有才惹父母生氣。

所以,“不是你的錯”的告知,就是對遭遇傷害中的孩子的一種保護,也是將他帶出“家暴後遺症”的救贖。

第三,關注被虐兒童的心理健康。

竭盡所能保護孩子遠離“暴力”現場。避免孩子在遭遇虐待後,患上PTSD(創傷性應激障礙)。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入睡困難、反覆噩夢、思維混亂等異常行為,甚至有自殘等傾向,就要及時求助專業人士的幫助,進行干預治療。

但願每一個家庭都沒有暴力相加的醜陋,再沒有孩子痛苦的眼淚,唯有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