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這章經開頭子曰這兩個字,子在古時候,尊稱人家,尊稱人家原來是對於男子,尊稱男子叫作子,到後來不問是男子女子,凡是尊稱人家的,都叫作子。為什麼呢?子這個字,現在楷書是這個子,在篆文,篆文這個象形字,上面開頭一筆那個一橫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代表一個小孩子,是個頭,中間那個一橫,在篆字是兩頭向上一個半圓形,兩頭向上表示小孩子兩隻手往上,往上撐上面來,那個一直代表小孩子的身體,這小孩子撐出兩個手出來,希望他的父母來抱他。這個字在兒童年紀甚至在嬰孩的時候,不分男性女性,都叫這個子,這個子很天真,代表他是一團天真之氣。所以到後來男子尊稱叫作子,後來女子尊稱她也是叫子,在論語開頭子曰這個子。就稱呼孔夫子,孔夫子,為什麼不要孔字呢,因為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再傳的弟子,比如說曾子的弟子,有子的弟子,他們的弟子就是孔子再傳的弟子。由他們記載出來,不論是孔子弟子也好,再傳弟子也好,記載論語稱呼孔夫子,不能加上一個姓字,加上姓字比較沒有那麼親切感,這就疏遠了。因此學生稱呼老師,或是再傳的學生稱呼老師,只能夠稱呼他子。因此在這裡子曰就是孔子,往下凡是子曰,我們知道都是指的孔子。子曰就是孔子曰,曰字是什麼呢?曰字是象形字的話,外面畫成像人的一個口,裡面那一橫如果照象形字,照篆文寫出來的話,裡面是人的一個舌,人的口加上一個舌,而且這個曰字,在左上方缺一個口,為什麼呢?,一個人張口開來說話的時候,口氣就出來了,曰字就是這個意思。曰字就是表示一個人,要來開口說話了,是表示那個意思。因此子曰,就是孔子在說了,孔子說什麼呢?

這一章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二句是一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一段,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第三段,這一章經就有三段,先把經文解釋出來,然後再講章法,分段就是講章法,古人作文章,都要講究章法,先解釋經文。學而時習之,學什麼呢?學這個字,中國古時候有一本字典,是漢朝許慎作的,叫作說文解字,在說文解字裡面,解釋這個學字,當什麼字講呢?學就是覺悟,覺悟這個意思。覺,比如說我們睡覺,睡覺什麼都不知,睡覺醒了,就覺了。必須人在清醒的時候,看世間任何事情才看得明白。沒有清醒,在那睡眠的時候,什麼也不知道,所以學是叫覺覺還不算要悟,這個覺就是把事情看明白了,看明白是不錯,世間萬事萬物,你看它,那個事件它又代表很多含義在那裡,只看清楚那個事物,比如說看清這個人,認識他是這個人,看見這一棵樹,你知道這是一棵樹,看見河流裡面流著水,你看明白了。但是人,個人有個人的心理,個人有個人的品德修養,個人有個人的學問,樹木花草它有它的本義。同樣的流水,流水有流水的含義。悟,就是把一切人事萬物,藉著它現出來的狀況,能夠悟到他本有的含義。所以學,就是覺悟這兩個字的意思,學而時習之,而這個字是連繫字,它沒有別的意思,學用而字,就聯絡下面這個意思,時習之,我們求學,這個學是什麼呢?求學的目的就是要覺悟,覺悟萬事萬物它的本來的含義,那麼,本來的含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就拿我們人來講,我們人不管是中國人是、外國人,都是人的形狀,長的有頭,有面目,有手、有腳、有身體。都是一樣的,顏色雖然有不同,人的身體形狀是一樣的,但是除了認識人的身體形狀不夠,還要覺悟,覺悟人人都有共同的一個性質,人有人的性質,這個性質是本有的。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這個本有的叫做天性,四書裡面其中之一叫作中庸,中庸裡面有講:「天命之謂性」,天命之謂性就是天性,這個天性就是本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性。這個本性它是沒有改變的,不能夠因為人的面貌不同,人的命運不同,壽命不同,甚至於人的有生有死,有的身體有病,沒有病。這些人人都有,有生有死有病,有其它種種的問題,人與人間的來往,這些種種,這個都是現象,這是人人不同的,我們處在人類社會環境,也各不相同。但是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本性是什麼樣的呢?本性沒有生沒有死,沒有生病,沒有一切在人世間遇到,種種的苦惱的問題,這個本性上都沒有。我們講這學,學覺悟,悟最重要的就是要悟到,我們人人本有的這個性,本性,悟到了本性,下面就要習了。

學習,學就是覺悟,悟了之後,就是要把我們的本性,把它顯示出來,開發出來,開發出來怎麼開發呢?就在習,習是練習,怎麼個練習呢?我們每一個人,不問那一個國家的人,就是拿我們中國自己來講,你是南方人也好,北方人也好,海內海外的人也好,都有自私自利的心理,人人都有自私心。有這個自私心,我們本性就被這個自私,把它遮蓋起來,本性被自私心遮蓋了以後,我們在人世間,才有生老病死。在社會人群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遇到人事上很多麻煩的問題,互相防範對方是不是陷害我自己,我時時刻刻的想維護自己的利益,一方面防範人家害我自,同時不知不覺之中,我們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也陷害了別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覺,有這些個自私心理,那好了,我們的本性就被遮蓋起來。習這個字,就是練習,練習什麼呢?就是把我們人人都有的自私心,時時刻刻的要自己提醒自己,把這個自私自利的心,逐漸逐漸的減少,減少減少到後來,完全沒有了,本性就開發出來。本性完全開發出來,我們學論語的目的在那裡?孔夫子教我們求學的目的,就是教我們學成為聖人,我們把自私心完全破除乾乾淨淨的,讓自己本有的本性,開發出來。我們成為聖人了,成為聖人,我們就跟孔夫子一樣,是個聖人了。所以這是學論語,最重要的一個意義,因此開頭就講,學而時習之,習就是練習練習把我們私心,把它由淺入深的先一分一分的減少,減少一分自私心,就是顯示一分自己的本性,減少到最後,可以把自已本性完全開發出來。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這個不是說學就學成功的,必須時時在練習,這個時字,中間不要間斷,時時刻刻都在那裡練習,時時刻刻都要想到,我們在人世間沒有安全感,本身有時候有生病,本身在人世間有時候有天災,有時候有人禍,有戰爭。這個時候人的生命不安全的,所以人在世間沒有安全感,因此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開頭第一章第一句,是要覺悟,覺悟自己有本性的時候我們要練習,怎麼樣練習呢?時時刻刻就想到,我們在人世間,所遭遇的種種的困難問題,這些困難問題,世間的一切學術,比如說,今日之下學科學的,學藝術的,學哲學的,文學的等等,都可以解決一部份問題。但是不徹底,必須學論語,講到這個覺悟,這才能夠徹底,因此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要開發自己本性,不要忘記自己,沒有生老病死的這個本性,要它發生作用。這叫時,而時習之,之,是指的練習要開發自己的本性。

各位學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論語,前面學而時習之,我們也研究過了。後面這一句不亦說(月)乎,說(月)這個字,我們一般學的是這個說(說),說話的說,但是在論語裡面,這個說(說)不讀說(說),讀說(月),悅是什麼呢?左邊一個豎心邊是心字部,心字部寫成一個豎的叫豎心邊,右邊是一個兌字,就跟說字右邊兌字是一個字,在論語裡面,說、悅這兩個字通用,而且在這裡讀音,不讀說(說),讀說(月)說(月)是歡喜,叫做說(月)喜悅,一個人的心理很喜悅。後面有好幾個地方,這個字跟悅字是通用,這兩句就說學就是要覺悟,我們人人都有本性,要把本性開發出來。就要練習,而且這個練習,要時時刻刻都在練習,不能間斷,能夠這樣的學,學而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心理愈練習心理愈歡喜,愈是喜悅。

這兩句話,我們學論語,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以後,接著就自己在練習了。練習到了一定的時期,效果怎麼顯示出來呢?我們在家裡,在社會上,我們處處學著把自私自利的心,把它壓低下去,不讓自私心起作用,處處要讓人家,處處要尊重人家,尊重人家的權利,尊重人家的意見,這樣去練習。比如說,我們家庭裡面,現在很多家裡人相處不好,意見很多,發生家庭問題,果然我們學論語的人,放棄自己的私心,處處替對方來設想,處處尊重對方,那家裡一團和氣。這個家庭裡就是非常喜悅了,人人都喜悅,自己更不必說,是喜悅。我們在社會上,不問你是從事那個行業,教書的,在各級學校教書的,你當老師。你能夠替人家著想,當老師的處處替學生著想,怎麼著想呢?你教的這個書,你想到學生聽得明白還是聽不明白。你講這個書,你心理不是表現我自己我書講得好,學生來尊敬我,不是,不要這樣想,你只想到你教的這個書,都要讓所有的學生他們都要從你所講的書裡面,得到好處,學生得到受用,你是替學生這樣設想。久而久之,你心理沒有想到學生要尊敬你,但是自自然然的,你的學生會尊敬你這老師。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各行各業的你能夠對待同業之間,處處待人,你工廠裡生產產品,處處替消費的人來設想。那你自己對於,你這工廠裡面生產的產品,自己要檢驗得非常嚴格,久而久之,你這個工廠的產品,自然這個品牌,讓人家自動的來買你的產品,這個效果就顯示出來。所以不亦說乎,你自己也喜悅人家也喜悅,大家皆喜悅皆大歡喜。這是第一段講的,不亦說乎。第二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前面是講自己在學習。第二段呢?你學習了,有了成果了。就是把自己的私心一天一天的減少,待人接物,辦事情,你教書,逐漸逐漸開始為人家著想,到最後全部為人家著想,到後來你有了成就了。有成就的時候,不要像現在一般的,自己有一點學問,就到處宣傳。自己宣傳,古人不是如此。孔子在這裡講,教我們怎麼樣呢?自己學了有成就,不用自己宣傳,遠方的人,自然的有人,他自動的來向你學習。所以有朋自遠方來。朋,我們普通講朋友,在這裡講朋,如果朋友這兩個字要解釋的話,古人共同在一位老師教學之下,來同學,共同的從一位老師,求學的話叫作同學,古人叫作同門。在同一個老師門下求學的,就叫同門。同門,同門叫什麼?叫作朋,同門為朋,友是什麼呢?先決條件是同門,在一個老師門下同學,同學之中還要有同志,志是志同道合。比如說第一段講學而時習之,學是講覺悟的,覺悟之後,就要練習開發自己本性,雖然是同門,學要覺悟。覺悟之後,再加以練習的話,那就有志向了。同樣的有志向叫同志,同志叫作友。友,現在這個楷書寫的這一橫一撇,右邊加上又字。古時候那個篆字是兩隻手,友啊這個手,兩手合在一起。左右手,左右手是互相幫忙的,在求學的時候互相勉勵,這叫作友。所以古人解釋朋友這兩個字,同門為朋,同志為友。這裡講第二句就是說,你求學,求學就是求得學聖人,學了有一些成就了。遠方友人,有朋自遠方來,從遠地方來,不但近處除了你的近處以外,還有遠方人都知道,遠方人知道為什麼叫朋呢?遠方人既然他從遠地那個地方來,向你求學。有這個志願來求學的話,那就是朋了。而且同門為朋,同門就是我在前面也講過,我們學儒共同的老師,就是孔夫子,因此從遠方來求學,都是在孔門之中,大家都是同門。這個叫作朋。

既然你在第一段,自己學習有了成果了。遠方人自然就知道,知道從遠方來向你學習,你原來自己學習,學得有了成就的話,有了心得就不亦說乎?你感到喜悅。到了第二段所講的,有遠方人來向你求學,你感到快樂。不亦樂乎?樂的是什麼呢?我們求學孔子也曾經告訴他的弟子,你求學要學作君子,學儒要學君子儒,不要學小人儒。所以孔子說女(ㄖㄨˇ)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小人儒只是自己學,自己有了受用就好了。別人來求學,不是他的本意。君子儒就不是如此,君子儒他自己學了有心得,有了成就的時候就要把這門學術,這門學術就是學作聖人,要能把它轉,怎麼轉呢?轉過來教化別人。把孔夫子所教導我們的這個學術,我們學了之後再轉過來教化他人。這就是君子儒。前面一段是講自己學,第二段有朋自遠來方,是有人來向你求學,你要去教化別人了,所以有人來向你就學,你能夠教化別人,把孔夫子所講學作聖人的這種學術,能夠推廣出去。這是一大樂事。第三段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是什麼呢?慍,根據說文解字講,講怒,發怒了。另外古時候有個字典,叫做恨字,怨恨的恨字。無論是講發怒也好,講怨恨也好。指的這個慍字,都含有這個意思,含有什麼意思呢?你學而時習之,自己有成就,能夠遠方的人都知道來向你求學,當然是有樂了,自己又喜悅。又有人來學,自己又很樂,很快樂。

但是世間事情能夠如你這樣的理想,不盡然,不盡然就是未必是人人都是如此。所以第三段講,你學了自己有成就了,能夠有遠方人來向你求學,當然你是樂了。如果沒有遠方人來,甚至於在你的近處,也沒有人來向你求學。這就表明人家不知道你,你的學問再多你修到修得怎麼好,人家不知道。普通人來講,自己有學問又有道德。學孔夫子講的學聖人大道,人家不瞭解,心裡難免要發牢騷了。發牢騷就是慍,慍就是悶在心裡面,有種怨恨,沒有發出來,一般人總是向外發,一般人講俗話叫發牢騷,孔夫子在這裡講不要發牢騷,甚至心裡也不要怨恨,所以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算得上君子,不如此,自己有某種學問,有某種能力,人家不知道,自己往往就是怨天尤人。怎麼呢?我有這樣的才能,我想用出去,用不出去,沒有人瞭解我,就到處發牢騷了。這樣,在孔子看起來就不能算是君子,君子啊!沒有慍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怨恨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怨恨的時候呢。君子,學儒最高的目的是學作聖人,學聖人就把本性完全開發出來,那就成就了。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這些問題全部解決了,沒學到聖人的時候,學到賢人,像孔子門中七十二位賢人,他的境界都是了不得。一般人學儒學到賢人,已經是很了不得了。必須要學到賢人之後,再進一步才能學到聖人,賢人並不是說,一開始學就成為賢人,也不那麼容易,先學為君子,君子學到了,然後進一步自然就能夠學成為賢人,賢人然後再進一步學成為聖人,他有步驟的。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成為這樣的君子,有一個先決條件,什麼條件?孔子在論語,就是我們現在學的是論語有兩本,有上論有下論。在下論裡面,最後一章,孔子就說了,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學作君子,必須要知道命。命就是天命,就儒家講這個命,就是佛家所講的因果。因果是前因後果。比如說,我們每個人辦事情,都有因果。我們就拿醫師,醫師跟人家醫病來講吧!你不能說病人一去,他就給你開藥方子,這個不是啊!病人去看病的話,醫生先要給他診斷,西醫用種種的儀器來診斷,中醫他用望聞問切這些方法。切是切脈,把脈。用這些方法,這就是診斷,診斷什麼呢?就診斷病人為什麼得了這個病,他什麼原因,找出得病的原因出來,病是果,從這個果找出原來的因,找出因來之後,然後治這個果,治這個病所以就是因果。

再說司法來講,法官法官問案子,也要先找出來這些犯法的人,他犯法的原因,然後才能他判決。這就是世間任何事情不離因果。就人生來講我們人在世間,這一生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壽命不同,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同,心理也不同,對於外界給我們的刺激,我們的反應,心理的感受,個人不相同。外加的這些痛苦,有的人能夠忍受,有的不能夠忍受,這是個人的心理不同。這個不同個人有個人過去生種的因,今生得了這個果。今生得了這個果,一般人再從這個果上面,又種未來的因。這是佛家所講的人生萬事都有因果,這是佛家所講的人生萬事都有因果。儒家講這個命,天命,就是佛家所講的因果。君子,孔子就講,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個學儒的人,先要學個君子,但是你不知道命的話,也就是說你不知道因果的這種事實。這種道理。君子成不了,不足以為君子。

因此,在這裡講。人不知而不慍,自己有了學問,有了品德,沒有人知道你。你想把這個道能推行出去,行不通。行不通,你是個君子知道這個天命,知道天命行不通,不是專門在自己。你是個君子你瞭解這個天命,你能夠把這個道推行出去,那是在你這個時代,一般人都很幸運。他們能夠接受聖人這個學術,你才能夠道行得通,行不通呢?固然自己要反省,最重要的是,為什為行不通?是在這個時代,你所處的這個環境,一般人沒有那個福,學聖人之道。要有他的福,福就是福報,幸福那個福。一般人沒有這個福氣,所以不能夠感應。你想推行這個聖人之道。因為你瞭解天命,聖人之道行得通行不通,不是專門在自己這一邊講的,這個環境,社會人群這個時代,這個環境有關係。瞭解這個關係你是個君子,道行得出去,固然是樂。行不出去,自己也不必怨天尤人,因為你懂得天命。懂得天命,雖然是行不出去,不能教化別人自己在受用,自受用,還是一樣的照應前面講的,不亦說乎?還是喜悅。

這個一章三段,三段,各位分析分析,看看這個三段的章法,第一章是自學有成就。第二段由別人來接受你的教化。第三段是沒有人來向你求學,你不慍。你自己在那裡自受用,照樣的是不亦說乎?就照著這個不亦說乎?學聖人之道你不受一切影響,還是時時刻刻在那裡學習,有了第三段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學習我自己有學問,有品德,沒有人來學了,我自己學了有什麼好處,用不出去有什麼意思,乾脆不學好了,好了,這一個念頭一起來,自己學聖人學不成了。就退轉下來,有了這個第三段,你開始在學君子,君子知道天命。知道天命的時候,就不受一切外來環境的影響。自己都不動喜怒哀樂,喜怒哀樂都不會起的。這樣的話,學道一定能夠學成功。有了第三段,孔子就是這樣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人家知道我,來向我求學,我能用得出去,就用出去就行,舍之就人不知,人不知就沒有人來求學,就為人所捨棄。捨棄,沒什麼不好,我就把這個學問,這個道德我就收藏起來,收藏自己,自己在享受。

實際上跟各位講,孔夫子是這麼說的,收藏不了,孔夫子那個時候周遊列國,各國的君臣都不知道孔夫子,孔夫子在那個時候,都是人不知,孔夫子決不會發脾氣。決不會怨天尤人,他回來怎麼樣呢?整理詩書禮樂,把古代聖人傳下來這個道,整理成為五經。加上他老人家自己寫的一部春秋,叫六經。就集其大成這不得了,除了這種成就,他教了學生教了好多啊!三千徒弟子,有七十二位賢人。孔子在那個時候各國君臣不知道,但是孔子門中那些學生知道他,後來他的道行通了。不但在當時有那些人跟他學,而且孔子整理五經,加上自己作的春秋,這是中國文化的遺產。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們研究儒學基本的經典就是五經,他教的學生,一代一代傳授下來。使我們中國幾千年以來,雖然有亡國的時候,有外族來把中國滅了,最顯著的,在南北朝的時候,北朝有異族在北方建立國家。到後來元朝從蒙古來的,滅了中國。清朝從東北來的,滅了中國。但是,後來怎麼樣呢?南北朝的北朝同化了,元朝連同他自己的本土,外蒙古內蒙古併成一個大中國。清朝從東三省,東北那些廣大地區,到了中國來作了天子,大清皇帝,到後來他連同東北那廣大地區,井成一個大中國。

憑什麼呢?就是憑中國孔聖人把五帝三王以來,這種聖人之道,這個文化,這個文化教人都學作聖人,基本的叫做學作君子。有這個心思學君子,進一步學賢人學聖人。他出來辦政治,就與眾不同的,他這個政治就跟古代堯舜一樣的,堯帝、舜帝,孔子最尊敬的這兩位皇帝,為什麼呢?他是禪讓政治,堯帝把天下讓給舜帝,舜帝把天下讓給禹禹王。像他這樣把自己的天下都能讓給他人了,什麼事不可以讓。我們要學儒,學聖人,第一步學為君子,學為君子要知道天命。處處要學堯舜之道,你辦政治,就是為天下人辦政治,不為自己私人的權利來辦政治。就是為天下人來辦事的,完全是捨己為人,這是孔夫子的政治學。所以學為君子,辦政治是聖人辦的仁政,仁政是一切為他人,從事各行各業的時候,也是學仁,學君子。知道因果,處處要替他人來設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智慧所在之處(學而篇)

這章經在論語開頭。所以我在這裡多花一點時間,講得比較詳細一點。讓我們瞭解孔夫子的學術,根本的就在這裡。往後我們學論語其它每一篇每一章,把握了這個根本,然後就容易了。根本的,知道這是聖人之學。你在瞭解那一章的時候,有從每一個角度來研究,你都能夠處處向根本上來研究,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

各位研究儒學的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論語,現在我用的論語本子,是論語講要。請各位現在看,論語講要的本子第二頁,經文,我先把這一章念一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