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端午節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把端午節,列為世界非遺節日。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本來是上古時期先民創立用來祭拜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

後來,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這一天跳汨羅江自盡,人們就逐漸把這一天當做紀念屈原的節日。

扒龍舟、食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是自古傳承而來的,從未改變。現在的人們也很喜歡過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葉、飲雄黃酒、划龍舟等等都是端午節深受歡迎的活動。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事實上,在我國古代,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並不是一個好的日子。尤其在先秦時期,人們認為這一天並不吉利。

這一天出生的男孩會對父親不利,這一天出生的女孩會對母親不利。甚至還有的地方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在五月為官,到死這個人都不能升遷。

端午節最初作為祈福辟邪的日子,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躲五毒的說法。五毒,一般指的是壁虎、蛇、蟾蜍、蠍子、蜈蚣這五種有毒的動物。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醫療條件很不好,一些現在看來很小的疾病在古人身上都可能演變為致死的疾病。而五月正處於春去秋來的交替月份,蚊蟲滋生,它們身上可能攜帶病菌,很容易產生疫病。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所以為了躲避這些毒蟲的侵襲,人們會特地在端午這一天躲避五毒,達到消除災禍的目的。

那麼我國老一輩是怎麼躲五毒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張貼平安符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差異大,不過,有一些習俗是南方和北方都有的。比如說,在我國古代不管是南方地區還是北方地區,在端午節這一天,張貼鎮壓“五毒”的平安符。

平安符的款式有很多種,比如說,有的平安符是用紅紙畫五種毒物,然後再用針刺在這五種毒物上,以此達到毒物被刺死的“目的”。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不過,現在的人們很少會用這種平安符了,事實上很多人對平安符的信仰程度遠不比先民了,現在的人們更喜歡用科學的方法來躲避災禍,而不是憑藉所謂的“神力”。

二、躲午

躲午可不是躲避中午的意思,它在這裡指的是“躲五毒”。小孩子的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因而在古代,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會給家中的小孩子戴上

菖蒲葉

,耳朵上夾著

艾蒿

來躲避五毒。

有的地方還有著用雄黃酒,在小孩子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用來恐嚇百鬼、祈福長命百歲的習俗。

還有的地方在這一天。會把剛出嫁的女兒接回孃家去,達到躲午的目的,這些習俗現在聽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三、戴香包

說到這戴香包,這一習俗要比前兩個更受現代人的歡迎。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大街小巷裡都有推著掛滿香包和五色線的小車。

香包上繡著好看的圖案,散發著好聞的氣味,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愛。不過跟現代樣式眾多的香包不太一樣。

古代端午節這天佩戴的香包上面,繡著的是寓意以毒攻毒的五毒圖。而裡面的放著的也是艾草、雄黃、硃砂等中草藥,這些中草藥可以達到驅蟲防病的功效。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四、裝飾“天中五瑞”

這裡的天中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這五種植物。跟前面提到的五毒相對應,這五種植物指專門用來克五種毒蟲的。

比如說,艾草屬於水性用來克蜈蚣這種毒蟲。人們在端午這一天對用這五瑞來裝飾自己和自家的房屋。

在筆者家鄉,就有把艾草葉放在大門上的習俗,甚至在有些時候會用水煮艾草來洗艾草澡,家中的老人常說洗完艾草澡,蚊子就不會來要自己了。

另外,開在五月的石榴花,又有著五月之花的美稱,所以有些愛美的女子會在這一天把石榴花戴在頭上,既漂亮還有著驅毒的寓意。

五月初五過端午,“躲五毒”的習俗少不了,老一輩都是怎麼躲得?

此外,還有的地方會在端午節這一天為躲避五毒吃五毒餅、穿五毒衣、睡五毒枕等,有些家庭還會在門樑上刻上桃印躲避五毒。

結語

現在的人提到端午節,更多的是想到在端午節吃的東西,甚至在有些吃貨口中,端午節直接被叫為“粽子節”。

南北地區在端午節這一些吃的東西有些不同,北方地區多吃雞蛋和粽子,南方地區多食茶葉蛋、大蒜、油糕、打糕等,而處於南北交界的地區吃的就比較雜了。各位在端午節這一天喜歡吃什麼美食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