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說文解字》裡並未錄“糖”這個字,“糖”味兒從何而來?

“糖”的味道,或許是很多人渴望並且喜愛的,它甜甜的,哪怕有些膩、有些俗。其實《說文解字》裡並未錄“糖”這個字,直到北宋初年學者徐鉉等人奉詔校訂時,才增補了當時常用而原典未錄的十九個字,別題為“新附”(“新近附入”之意),即我們如今見到的“飴也。從米唐聲……新附”。

作者:李公綏

需要指出的是,校訂雖出自北宋,但在《方言》中就有類似的解釋:“餳謂之糖。凡飴謂之餳。”宋代韻書《廣韻》也作如是說:“糖,飴也。”而“飴”的本義是“米糱煎也”,指用米、麥等糧食製成的糖漿或軟糖甜品,如《後漢書·明德馬皇后》:“……若陰陽調和,邊境清靜,然後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太后擔心兒子當不好皇帝,對他說,等到風調雨順,邊境安寧無事,你再由著自己的心性幹吧。那時我就含著糖逗孫子玩,不再管你的政事。這也是成語“含飴弄孫”的出處。

《說文解字》裡並未錄“糖”這個字,“糖”味兒從何而來?

糖火燒 資料圖,曲經緯 攝

我國第一部記錄糖霜生產和製造的專著《糖霜譜》也出自宋代,共分七篇。《糖霜譜》的作者王灼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他學識淵博卻屢在考場失意,流落江湖,晚年回到故鄉四川遂寧潛心著述。當時遂寧盛產糖霜,有宋詩為證:“遂寧好,勝地產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凍瓊漿。”

不過要按《糖霜譜》的說法,蔗糖的興起可以追溯到唐大曆年間,有位僧人叫鄒和尚,一天他騎驢經過甘蔗田時發生踩踏,農民要他賠償損失,鄒和尚說:“汝未知窨蔗為糖霜,利當十倍。”他告訴農民將甘蔗窨為糖霜的方法,承諾利潤是種甘蔗的十倍。農民一試,果然如此。後來鄒和尚歸隱通泉縣靈鷲山中,有徒弟去尋找,卻只發現了文殊菩薩的石像,於是大家都說鄒和尚是文殊菩薩顯聖。在拙作七律《糖》中,就引用了這個典故:“紅爭錦色白如鹽,些許香浮世味添。止渴含飴甘露潤,尋芳採蜜野花尖。與人何拔肝腸苦,知我難為口舌甜。待得慈悲真喜舍,利當十倍可鹹沾。”我想,若真是文殊菩薩顯聖,一定是要大家的生活都有“糖”味兒,您說呢?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