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青未了|鹹魚餅子

文/田櫻

記憶像一條河,點點滴滴的記憶,像一條河,在心裡流淌,匯聚成記憶的長河。每每憶起鹹魚餅子的住事,那舌尖上的香甜往事,宛在咋日。

青未了|鹹魚餅子

鹹魚餅子,是我們一家人最喜歡吃的。母親做鹹魚餅子最拿手,她是從外祖母那學得的山東老家的做法。母親用面盆和好苞米麵,做成一個個大餅子,再貼到鐵鍋裡,過了不大會兒,帶棕色“煳疙疙”的焦黃的大餅子出鍋了,暄騰騰,香噴噴。大連靠黃、渤兩海,海里產偏口魚、小嘴魚、牙片魚,先把魚一擼鹽醃好。煎鹹魚時,先在鍋裡放上點油,再把一擼鹽的偏口魚,放了姜蔥,再放到鍋裡過過油,煎一會兒,待有“煳疙疙”了,翻幾次,盛到碟子裡。此時,鹹魚和餅子就都有了。

青未了|鹹魚餅子

“扁口魚帶魚籽,餅子帶‘煳疙疙’,吃起來又香又鮮,才有滋有味呢。”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把帶魚籽的鹹魚和帶“煳疙疙”的餅子,送到了我的飯碟裡。

鹹魚餅子凝結著拳拳的父母情。一九六〇年,我在省裡上大學,家裡生活拮据,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災害,我的一顆學子之心,近於心灰意冷。父親是省五屆人大代表,趕上到省裡開會,抽空到學校看我,捎來了母親做的鹹魚餅子。他一邊看著我有滋有味地吃著鹹魚餅子,一邊鼓勵我:“我和你母親都是舊社會過來的人,歷盡了千辛。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供你上大學,是培養你有文化有教養,將來為國家多做貢獻。”父親的話深深打動著我,激勵我發奮刻苦學習,直到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

青未了|鹹魚餅子

父親對柴油機工藝精益求精。有一次,廠裡派人找父親,說機器發生了故障,臨走時,母親要下餃子給父親帶到廠裡去吃,父親說;“來不及了,帶上鹹魚餅子就行了。”父親就是這樣和工友們整整忙了一夜,靠自己的熟練技術排除了故障,然而他和工友們吃的卻是鹹魚餅子。

一九五八年,哥哥從瀋陽一家軍工中專畢業了,他響應黨的號召支援邊疆建設,主動要求到了內蒙一家軍工廠工作。後來,母親專程到內蒙去看哥哥嫂嫂時,捎去了他們喜歡吃的鹹魚餅子。

青未了|鹹魚餅子

父親永葆老傳統。一次,廠裡組織到農村去支農檢修柴油機。當時,擔任副廠長的父親,跑東家,串西家,幹了一天活,鄉下人實在過意不去,要請他好好吃一頓。父親笑而答道;“瞧,我自己帶吃的來了。”父親開啟飯盒,鄉下人一看,嘿,鹹魚餅子。

生活是美好的。父母親熱愛美好的生活。

青未了|鹹魚餅子

週末,他帶著我和弟弟到付家莊海邊去釣魚,有一次釣了好多黑魚和黃魚。回來後,母親為我們做了鹹魚餅子,我們吃著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感到格外香甜。

父親生活節儉。上班總是帶著飯盒,飯盒裡時常裝的就是鹹魚餅子。

生活像一條彎彎的小河,源源流長,酸甜苦辣,流淌心間。想起法國著名作家蒙田名句:“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

青未了|鹹魚餅子

鹹魚餅子留香,透著濃濃的鄉情,更凝結著拳拳的父母情。如今,我品味道“鹹魚餅子”的淳厚內涵,父親和母親度過了他們那漫長的滄桑歲月,他們雖然己離我們而去,但卻留下了他們那“鹹魚餅子”的淡泊人生、樸素人生的色彩。

作者簡介:本名:田俊明, 筆名:田櫻,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曾任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大連作家協會顧問、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散文學會會長。著有:《榴槤情》、《櫻花情》、《草屋情》、《峇釐情》、《吳哥情》、《基緯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櫻》等。

投稿郵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點號 書卷文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