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無疑,它是我見過的最奇特的山野菜了。

說是野菜,其實卻和香椿一樣長在樹上。只不過它是野生樹自然林 ,多生長在東北大山中的溝谷、陽坡或灌木叢中。這種樹最大的特點是渾身上下長滿鋒利而堅硬的細刺,樹幹呈灰褐色。因其長在樹上,也有人叫它樹頭菜,儘管它還有如“刺龍芽”“遼東楤木”“鵲不踏”等別名,可當地人多喜歡叫它刺老芽。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東北大山中的野菜很多,名字起得五花八門,比如“猴腿”“廣東菜”“老牛廣”“婆婆丁”等等,一個個叫得莫名其妙。比如廣東菜的學名叫“莢果蕨”,可人們似乎早已忘記

了它的本名,都叫它

“廣東菜”,可這也不是廣東的菜啊,名字和地域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但凡名字都有來由,廣東菜也不例外,據說早年間,廣東人特別喜歡吃這種野菜,喜歡

它的山野味和黃瓜香,每年春天人們採摘下來的廣東菜大多流向了廣東人的餐桌,所以人們就叫它廣東菜。

是否準確我無從考究,但我對刺老芽的名字卻頗感興趣,明明是生在春天卻怎麼起了一個暮氣沉沉的名字呢。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其中的“老”字很有講究。老則非老,其實還有多而豐富之意。意思是說這種樹上的刺很多,生活中人們不是也好說“老多了”這句話嗎。其次是說這種野菜很多,說明早年間山林中這種樹木還很多,刺老芽自然也就豐富了。這是大山的饋贈,山中的瑰寶,是值得驕

傲和感恩的事情。但這種野菜只能吃剛萌發的樹芽,長大的就不能吃了。總之“刺老芽”的名字蘊含著東北人的智慧,體現了特有的野菜文化,非常巧妙地揭示了刺老芽的特點。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刺老芽樹上的細刺很多,密密麻麻的,人看了都感覺扎心。為什麼長刺呢?莫非它知道自己的名貴而在保護自己?抑或以物昭德,向人明示自己也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君子傲骨?“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可惜它身處凡塵,哪怕隱於山坡、匿於溝畔、遁於灌木叢中,也難逃脫被採摘的命運。誰讓它營養豐富號稱“山野菜之王”呢,誰讓它醇香鮮美是有名的山珍美味呢!

可惜這種野菜現在山間不多了,人們開始嘗試人工栽種刺老芽樹,但這種刺老芽或多或少地缺少了些山野味,不再是正宗的刺老芽了。

越少越珍貴,對人的吸引力也越大。因此,每年五月一到刺老芽剛萌芽初綻的時候,熱熱鬧鬧的“跑 山”就開始了。試想,春天到了,草木萌發,山風習習,野花遍地,空氣裡瀰漫著山野的清新和醇香。遠離市井歸於自然,將自己融於群山之中,於群峰爭翠萬木吐芳中尋覓野菜,身心該是多麼自由愜意和舒展啊。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但掰刺老芽不容易,因為樹上有刺且尖銳鋒利,足可當針,弄不好會扎手傷身。而且這種刺似乎還有毒性,對人的危害很大。因此掰它時要戴上手套,拿上鐮刀或準備一根個長而帶鉤的杆子。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勇氣和運氣,活雖不重但有危險。

小時候我最喜歡做的就是上山掰刺老芽了。覺得這活刺激有趣,更主要的是它特別好吃還能賣錢。相比別的野菜它的價格似乎更高。每當我提著滿筐的刺老芽去林場收購點售賣時,收購點一個姓姜的哥哥就笑眯眯地誇獎我踏實能幹是個好孩子,我聽了簡直高興極了。

刺老芽可拌、可醃、可炒、可炸,我喜歡母親用它和上雞蛋掛上麵粉烙春餅。一塊小小的菜餅,一團濃郁的野香,黃綠相間、清新油潤,讓人味蕾大開,五臟六腑都覺得通暢舒服,山野的精華似乎都蘊藏在這裡了。有道是“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豈止一水?這餅難道不比那山水更有韻味嗎?

我不是美食家,未嘗百味,味蕾無福。但食此菜卻有如林中溪畔品茶,讓人清靜、安頓,彷彿世間的塵事都悄然遁去,唯有此味如林間曉霧將你包裹、簇擁和纏綿。如詩如酒於舌尖上舞蹈,那是真正的山野香啊。

「黑龍江林業報」刺老芽,生命中的一縷香

刺老芽好吃但那時我們還真捨不得吃,因為它可以出口賣錢且價格不菲。一個春天下來,勤勞的山裡人因它可以賣好多錢呢。刺老芽頭茬最貴,它粗壯短小、葉脈鮮豔,營養價值高,可食可醫是刺老芽的上品。因此跑山要趕早,掰刺老芽更要趕早。

春天到了,五月的山野一定飄蕩起野菜的清新和幽香。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山野菜。我盼望有一天能再回東北,到大山之中去。因為那有閃光的刺老芽,有纏綿的回憶。有我人生最寶貴的經歷,那是我生命中的一縷香啊!

作者|楊森

|楊森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