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綠色長城--長春之最 長長的柳條邊

綠色長城--長春之最 長長的柳條邊

“長春之最”,除了大豆、汽車等名產之外,還有柳條。柳條同長春人有密切的關係。長春市是被柳條圈起來的,這裡有過一段獨特的歷史。康熙九年至二十年(公元 1670 年—公元 1681 年),清政府下令修築了一條南自開原堡,北至舒蘭法特東亮子山,全長 345 公里的柳條邊。所謂“邊”,主要由溝和牆組成,溝挖在牆外,引滿水防止行人私自透過;牆用土夯成(也有用土堆成的),邊牆高 1 米,寬 1 米,牆上栽有柳樹 3 行。

柳條邊的柳樹種法很講究,牆上每隔 1。7 米栽 3 棵柳樹,樹與樹之間再用兩根柳條橫連起來,稱為“布柳結繩”。遠遠看去,柳枝在牆上編織成一道翠綠的屏障,十分秀美,猶如一個巨大的翠環。那牆外壕溝裡的水,在陽光的映照之下,猶如銀鏈緊緊圍繞著翠環,又像給翠環鍍上了一層銀邊。這巨大的“銀翠首飾”,靜靜地裝飾著關東大地已達數百年之久。

綠色長城--長春之最 長長的柳條邊

早春,流經邊牆附近或牆裡的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等大小河流升騰起的霧氣,在邊牆的柳枝柳條上結成一層白潔晶瑩的霜花,這便是關東著名的“樹掛”。冬日,寒風凜冽,邊牆外溝裡的水結成了冰,雪堆堆得與邊牆一齊高。晴日裡,陽光普照,到處銀裝素裹、絢麗壯觀。

柳條邊是清朝皇族為保護祖先的發祥地用來圈地的圍牆。當時不許漢族人進來居住或挖參、採蜜、狩獵、墾荒、捕魚、採東珠(一種河蚌所產的珍珠,閃閃發光,可人藥或做裝飾品)。柳條邊裡的大片土地,成為滿清貴族的騎射習武之佳地。滿族人喜歡武功,常在這裡的大片開闊地裡進行騎射和舞刀,以震族威。當年,柳條邊有許多邊門和臺口,這些地帶皆有兵把守,對出入者進行搜查盤問。

綠色長城--長春之最 長長的柳條邊

柳條邊以上牆柳條而得名,當年這裡柳樹極多。柳樹,滿族人視為“神樹”,每當民族節日來臨,各家以插柳枝為慶祝或用以避邪,這是滿族原始柳圖騰的表現。柳樹的生命力很強,用途也極廣。近年來,長春人利用柳條編織的工藝品已經打入了國際市場。在 1987 年春季廣交會上,德惠縣的一位農民,帶一捆柳條闖進了廣交會,一位美國商人見了,疑感不解地問:“這有什麼用?”這位農民說:“你要什麼,我可以編什麼!”於是,這位來自長春的普通農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編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雞、小鴨、小兔、小龍和小筐、小壺等用具。那位美國商人看得人神,拍案叫絕,當下就訂了大宗購貨合同。長長的柳條邊,小小的柳枝條,構成一首古老的民歌,從古唱到今,永遠在長春人民的心中激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