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文/

馮順恆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SHU

閱讀記

在家與城市之間,「共享空間」作為一個重要的過渡領地,展示和重塑城市居住方式的一個關鍵場所。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READING

床與炕

“南人習床,北人尚炕”。

在我國北方好多地方,火炕是以前家家戶戶的標配,不管農村城市、貧窮富有、高低貴賤,家中必有火炕。

火炕也似乎從來不挑剔,上到皇宮豪宅,下至寒窯窩棚,有家就有炕,有炕才算家。

火炕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我國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長,而一般的木床無法抵禦冬天的嚴寒,人們就發明了火炕作為取暖保溫的設施。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初“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謂火炕,以取其暖”。

在那些家中人口眾多的年代,不管是窯洞還是房屋,當你步入室內,首先看到的就是一鋪大炕,甚至室內的大部分平面空間都被炕佔據。有時一個屋內,進門就是一個大炕,人們戲稱“忙上炕”。還有些大炕由10幾個炕面組成,蔚為壯觀。因此,人們的室內生活主要在炕上。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BOOK

火炕

實際上,火炕鋪設並不奢華。最下面貼炕面的是一層竹蓆或葦蓆,家庭貧窮者僅此而已。而條件稍微好的家戶,在席上再鋪上毛氈。羊毛做的,既可緩衝熱力,又可隔潮防土。其上才有床單,如果床單沒有補丁,才算殷實富足之家。所以,炕也是各家家境、家風的一面鏡子。家境好的人家,炕上摞著好幾層被褥,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花花綠綠、高低錯落。不靠窗戶的炕的另一頭,還可以放一個炕床,上面放上兩個大木箱,掛上鎖,那裡通常是家裡的百寶箱,大氣而有檔次。而箱子上面往往疊放著新的被褥鋪蓋,那是家中來了親戚或重要客人才捨得用的。如果主人家裡乾淨衛生,孩子有規矩有教養,炕上定然整潔有序,沒有亂堆亂放,更沒有破爛油膩。以前女子出嫁前,必先到婆家去“看家”,而炕這一方天地定是首當其衝。

火炕不僅僅解決了主人家坐臥起居的問題,還扮演著待客的重要角色。家裡來了客人,簡單的寒暄之後,最真誠最溫暖的招待便是:“坐炕上,坐炕上”,如果客人還有些謙虛放不開,主人就有些急了,總會熱情地說:“上炕,上炕”,從不會說:“鞋脫了,上炕,上炕”。隨後,主人會把一方炕桌放到炕的正中,客人圍坐在炕桌的裡側和左右兩側,主人則坐到炕沿或直接站立在地下,一壺茶水沏上。男主人使個眼色,女主人便怯怯地問:“飯吃了嗎?”不管客人如何回答,個把小時後,一頓長面就上了桌。這時的客人不僅僅感受到的是火炕的溫暖。

火炕也是孩子們的最愛。放學回家,脫鞋上炕,趴在約一尺高的炕桌上讀書寫字,方便實用。閒暇時光,幾個小夥伴抵足而坐,蓋上褥子,翻繩、抓五子、打牌等等,玩得不亦樂乎。或是翻跟頭、打滾,歡聲笑語在火炕的熱氣中瀰漫。晚上摟著貓咪暖暖地入眠,貓咪“咪咕咪咕”的聲音是最好的催眠曲。

火炕裡燒洋芋,也是一件讓人念念難忘的美事。等火炕中填充的秸稈、牛羊驢糞燒至熱灰時,把洋芋挨個埋於灰中,兩個小時後,輕輕撥開膛灰拿出來,那便是人間的美味。不焦不煳,皮脆而黃,均勻的受熱使洋芋的質地鬆散,香味充分釋放,口感細膩潤滑,香氣和熱氣雙重撩撥著你的食慾,讓人慾罷不能,多年以後想起,也常常舌下生津。

冬閒時間,婦女們也多了在炕上的忙碌。裁剪拆補,做鞋縫紉都移到了炕上。尤其是年關將至,為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每家每戶的火炕就成了新衣新鞋的加工廠,一針一線帶著溫度,穿越晝夜。火炕上的另一側,有時一個面盆被包著被褥,在火炕的加熱保暖下,麵糰升溫發酵;或是一盆待發的豆芽,在火炕的溫潤中緩緩生長。婦女們一邊手中忙碌著,一邊看看那包裹得像小山丘一樣的盆,或是透過窗戶望向遠方,眼中滿滿的都是幸福。

舒適環境

SHUshi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寒夜

冬日的寒夜,在外勞作的人們,匆匆吃完飯,坐上火炕,擁著被子,一天的勞累和寒冷在火炕源源不斷的暖流中被驅散。常年奔波在外的遊子,能在過年奔回家中,躺在魂牽夢縈的火炕上,才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絲絲縷縷的暖意是治癒鄉愁的良藥。

在當今,由於樓房暖氣和各種取暖設施的普及,使用火炕的家庭越來越少,我們丟失了火炕,更多地丟失的是暖暖的記憶。

作者簡介:

馮順恆,固原市弘文中學高階教師。喜愛歷史、地理、文學。

安心方可靜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READ WITH AVIDITY

end

散文| 記憶中的火炕

記錄生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