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摘要:

筷子作為中國人餐具的選擇,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選擇後最終確定的最能符合中國飲食結構和民族性格的一種文化符號。從飲食環境、農耕文明、設計心理學的角度解讀筷子的設計理念、審美內涵和發展過程,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野。

筷子的設計和發明一隻是一個未知的謎,原因是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其產生的歷史日期是在何時,但是我們在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時總是不能繞開其使用的具體功能性目的的實現,文化環境的偏好等因素。

一、筷子的產生與熟食的加工

據有關文獻記載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在古籍文獻《韓非子喻老》中,是我們最早看到有關筷子的文字記載,並且是象牙筷子。不過筷子的產生也並不是如古文獻中最早文字記載的時間作為開始,沒有文字之前我們的祖先肯定已經使用的經歷了。對於筷子到底產生於何時,出於什麼原因,因為史料的不足而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筷子的使用和產生是和熟食的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的。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筷子的使用和發明與熟食加工中的攪拌功能有關。我們的祖先進入新時期時代後,尤其是原始農業和定居生活方式出現,陶器成為日常生活用品,飲食的器具也逐漸豐富起來。此時的陶器作為飲食器具對食物進行加工,多是透過水煮的方式,食物也多是流質的湯類和粥類。在製作的過程中往往是使用棍棒造型的東西攪拌,一是加速熬製的速度,使得陶器底部的糧食顆粒受熱均勻。二是防止糊底,因為是燃燒樹枝等植物的秸稈來加熱陶鬲或陶釜,火的濃烈和大小控制不能及時,必須勤於攪拌才能降低糊底的可能。在攪拌過程中也有伴隨著撈的動作,這一次撈,二次撈,三次撈,逐漸的就有單根木棍可以撈出菜葉的認識和體驗,我們知道現在的筷子也具有攪、拌和撈的功能。隨之我們的祖先進行了總結,為筷子的發明和出現提供了基礎。當然,自從人類進入了熟食加工之後,其烹飪方法還有很多種:炮,煲,焙燒,燒烤,這些烹飪方法都是使用火加熱其他物,再經過導熱原理使食物由生變熟。在烹飪過程中都是必須要有一個類似於現在的鏟子或者筷子的工具翻、滾食物,或按壓食物,在翻。滾食物的使用過程中,我們祖先會發現一根樹枝或棍棒很難保證方向性的把握,而使用兩根樹枝或木棒就比較容易控制食物的方向,逐漸積累,自然對於雙根棍條狀的工具所具有的功能性就得到了認識和掌握,並且逐漸把棍棒加工的更加規整,便於經常性的使用。這就為筷子的產生打開了關鍵性的一步。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而筷子的尺寸和造型的固定是伴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夏商周三代形成的。因為已經有大量考古實物發現,殷商墓葬中出現了銅箍頭的筷子,湖北隨縣也出土了全銅的筷子。筷子在社會中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並標明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裝飾。宋朝以前筷子雖然作為達官貴人的飲食工具,但在飲食中並沒有在全國得到普及。原因是飲食的數量和種類決定著,還有一點是宋代以前的低矮傢俱的尺寸也不適合普及筷子的條件。因為筷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槓桿原理,槓桿原理最輕巧和便利的發揮作用的條件是水平方向的移動,而不是上下的移動。因為宋朝以前我國的傢俱低矮,多是以跪坐式或者盤腿式飲食方式,餐具多放在腰部以下位置,筷子的夾取食物路線是上下的,所以使用起來不如高座傢俱水平移動夾取食物靈活自如。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所以筷子的普及是在宋朝以後並不是僅僅社會經濟和飲食繁榮的原因,也有與筷子使用的傢俱環境有很大關係。筷子的普及與高座傢俱的普及是否真的存在著一定關係,這個問題學界目前沒有關注和論證過。從查閱文獻來看,目前對於筷子的研究多是體現在歷史文化或設計思想的考證上。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具體深入的細緻性挖掘,結合飲食文化,人類學思維和人工學知識進行了分析。以發現一些新的東西,來彌補和完善有關筷子設計文化的知識體系。下面我們從設計心理學的角度,結合造型、審美的知識來分析一下筷子與使用民族的性格問題。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在燒烤中,更是發現了雙棍可以隨意加取固定食物的功能。當一根長棍不能支撐燒烤事物的重量,而且粗的棍棒又不能足以穿透食物中間的時候,這就出現了使用兩根棍棒進行夾綁食物進行燒烤的可能。兩根棍棒的夾取和固定的功能就被我們的祖先開始掌握,並在以後的生活飲食中加以利用。這樣筷子的設計和發明就具備了充分的條件。

二、做為一種文化符號的筷子

同時筷子的產生和使用也是社會進入文明的一種體現,因為筷子不再使用手抓食物。恩格斯說同樣是吃東西,使用手抓和碗盛意義是大不一樣的。不僅僅是衛生的問題這麼簡單,因為人類自產生起就不是一種單純傳宗接代只為吃喝的動物,人類的追求中更多的是透過文化的創造來實現夢想的滿足。因為使用一種工具作為媒介而達到目的與赤裸裸的達到目的相比較,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多出了一種儀式性的東西。儀式本質上也是一種形式,也就是一種獨立於人與自然之外的一種文化創造。《禮記·曲禮上》中,就有“……飯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使用筷子時所必須遵循的禮儀和禮節。吃小黃米飯的 時候不要使用筷子。筷子是用來夾菜的,湯中無菜的時候就不要使用筷子,要使用湯勺盛用。這是作為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中有筷子在飲食禮儀和禮節中的鮮明體現。更不用  說流傳於民間有關筷子使用的“十忌”了。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因此,作為具有飲食儀式性功能和形式的筷子的產生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標誌著人類認識自然能力的提高,是勞動實踐過程中智慧的結晶——這是人類認識了規律並開始利用規律的開始,透過設計和創造出獨立於人類和自然之外的一種形式的工具而達成自己的目的,實現自己的夢想。從此,人類自己的行為不再任性,大大減少自己行動的失敗,同時也降低對自己的族類的危險和傷害,從而更好地獲取食物和營養,滿足自己的一個個夢想和願望。熟食究竟是在什麼時候被我們祖先發明已經不是十分重要。而關鍵的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使用人工火的大概年代,這個在考古學上已經給了我們回答。北京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了鑽孔取火。使用自然火不能作為人類獲得熟食的真正開始,因為自然火是偶爾的發生不具有穩定的利用性。只有當人類穩定的掌握了某種事物的規律並運用自如的時候,才有可能創造 出另外的新事物。比如原始建築設計出現後,才有了定居式生活,有了定居生活方式才出現了陶器。這不僅是邏輯的問題,也是科技的問題。

三、筷子的設計理念與民族性格和審美心理

美國人J·奴廷(J·Nuttin)1984年提出需求理論:需要是人發揮行為作用所固有的基本動力,是為了發揮作用或更好的發揮作用。雖然我們古代封建時代的人們的而生活需求不如現在這麼豐富和強烈,但是其基本的需要的動力是千古不變的。李樂山先生把J·奴廷的消費理論解釋為四層: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第一層是說需求是人類所固有的生長和發展中的基本動力,為生存,為交流等的需要。心理學上被稱為知覺需要和知覺擴充套件的需要。知覺告訴自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即使再餓也不能用手直接抓取食物,而要使用筷子或者勺子獲取。中國的而飲食結構和加工方法已經決定了我們可以使用筷子,而不去使用刀叉。我們都是以素食為主,肉食都是在廚房加工好後端到餐桌上的飲食方式,所以筷子足以能夠具備飲食工具的功能和價值。知覺的擴充套件則是使用筷子作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代表加以呈現,傳達出自己的品位和富足。所以在自己的筷子這個工具上會裝飾和雕刻出不同的花紋式樣。使用它在滿足填飽肚子的飲食功能的同時,還能有一種視覺上的精神滿足感。這是一種實現知覺的進一步向外擴充套件的體現。也是人類實現生活品質提高的一種需求心理:人不僅要吃,而且要吃得賞心悅目。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第二層是說需求是自己行為與各種環境所發生的關係的需要。在我們傳統文化的氛圍內,任何生活器具都具有明顯的等級關係,同樣是飲食工具的筷子可能就因為材質的不同能夠實現在交流中有主動權和威懾力。所以在古代的不同朝代的宴會餐飲交流中出現了不同材質的筷子。青銅的,鐵質的,黃金的,白銀的,象牙的,還有朱漆的等等。對不同身份的人,在宴飲中自然會安放不同材質的筷子。使用得當就是處理好了人際交往的關係。而且筷子的使用還是一種文化與歸屬感認同的標誌和符號。只有你我都使用筷子才有可能走在一起,坐下來擁有共同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宴飲和人際在中國幾乎是緊密相連的。為了創造這種和平安寧的對話環境,使用刀叉肯定是比不上兩根小小的棍棒來的更有柔和的氛圍。巴特羅蘭也曾經高度讚美過中國的筷子,他認為相對於刀叉,筷子有一種母性的溫柔,它“不切,不抓,不毀,不穿……是在移動一個嬰兒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恰如其分的謹慎動作:它是一種力量,而非一種衝動。它從不穿透食物,從不弄斷食物,從不撕裂食物,從不破壞食物,而只是提起食物,轉動食物和移動食物……食物不再是需要施以暴力的捕獵物件。”此種評價 雖然具有了法國式的浪漫特色,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說出了筷子所具有的視覺聯想和文化內涵。我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經濟民族和國家,長期固守家園和土地的生活習慣,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節奏,往復迴圈,週而復始。就養成了我們民族所具有的一種安詳,寧靜的心態,養成了內心向往和平的心理。自然,在飲食環境中要的就是筷子這種既具有完成飲食功能,在視覺上而又能給人以安定的感覺。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第三層是需要還意味著人的特定作用的發揮。人類和人和動物相比,都不具備一定的優勢。例如我們沒有蒼鷹的翅膀自由翱翔天空;我們也沒有老虎和豹子的牙齒能夠輕而易舉的把骨頭與瘦肉分離;我們更沒有老鼠的打洞本領,可以在地下土中任意出入。但是我們人類擁有一顆聰明的大腦,能夠認識自然界的事物的規律,並能夠加以利用,把它創造性的透過設計之物滿足我們人類的特定的需求。這既是一種好奇心理的滿足,也是人類求知慾的需要。我們的民族是一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的一個個家庭而組成的。在飲食過程中都是以全家團圓的形式完成一日三餐,在飲食分類上,飯菜是不同的。飯分菜共是我們民族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就餐形式。飯是分開的,可以每人一碗,而菜和湯基本上都是大家同時食用,放在一個或者幾個盤子等器皿內。菜有素有葷,食料豐富無比。什麼工具具有這種既可以實現自己碗內的飯食的夾取,又能在公共菜和湯的器皿內夾取食物,能長能短,運用自如呢?而且還要保證此工具取材的安全性、方便性,且易於清洗和存放呢?還能體現個人與家庭,與國家的關係,在使用中而且不用明確長短,完全處於一種感覺中使用和把握呢?於是聰明的中國古代人就一直不停的在尋找和設計具有這種多種功能和優點的餐具。經過了若干年的反覆比較和篩選,擔當此任的餐具最後落在了兩根竹子為材的棍棒——筷子上。在原始社會末期餐具文物出土中,曾經發現我們的祖先有過使用刀叉為餐具的實物。在青海同德出土的齊家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當時居民使用的刀叉餐具一套,骨刀刃為石片鑲嵌(已脫落),三齒叉長

25。8釐米,厚2毫米。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第四層是說某種匱乏的需要,才產生了一種新的設計之物。這也是為了人的內心彌補的一種需求的滿足。食物加工的方式多種,炒、爆、熘、炸、烹、煎、蒸,溜,燒、嗆、煮等共有二十四種,做出來的食物是各種形態和造型,所以在食用的過程中只能是使用一種帶有破壞性較小的工具,在慢慢的品味中一點一點的食用,這樣對於美食的造型也是一種相對的尊重。那麼只有不帶有殺傷力和破壞性的兩根木棍——筷子能承擔這個任務,滿足這種審美需要的心理。而且還有一點是不同烹飪方式,在食用的時候要求的溫度不一,為了避免對於面板等器官的燙傷,只有一雙筷子能自如的夾取,沾汁、浸水到送入口中等一系列動作連貫性的完成,而且保證了人們在飲食的過程中所有的動作都是在一個個流動的曲線運動中悠然和優雅的呈現,悄無聲息,動作靈動而優雅,這無形中不得不說是遮掩了吃飯時每個人張嘴咀嚼時的尷尬。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尤其是中國作為一個以農耕文明的文化之國,其文化的性格就是在靠天靠地生存的基礎上產生了人與天地之間的親密關係,於自然的關係中國人是親密的,而非對抗的。筷子作為自然材料的直接應用正是表達這一親近關係的見證。再加上筷子下端的圓柱型和上端的方型,具有天圓地方象徵和寓意,材料體現與自然的親密,造型賦予了天地與人共在的宇宙觀念,就如同水墨畫一樣看似簡單而實際意味悠遠了。透過筷子的造型、使用的運動軌跡的分析,我看可以看出這似乎與民族的藝術的造型和審美特徵有著絲絲的吻合與聯絡。這應該不是一種偶然,而是我們民族傳統藝術中作為農業經濟和生活方式下靜態的環境中匱乏動態的一種心理的需求。作為生活中的筷子雖然只是一種工具之物,但是它是我們華夏民族經過幾千年的使用和比較後最終確定使用的一種具有線的形和動態感的藝術化了符號。線,簡潔,寓意深刻;材料隨手可得,信手拈來;功能可調性很大,能長能短,伸縮自如;不求精細具體,但要感覺和含蓄,其本質是在追求著一種叫包容的內涵;有動有靜,充滿生氣而與環境合為一體。這與戲劇裡面簡單的道具的應用異曲同工之妙。這些特徵不正符合我們民族的設計理念和藝術精神和性格麼?可見,筷子簡潔而不簡單。筷子體現著我們民族的性格特徵,成為民族性格的一種物質文化符號的生動呈現。

筷樂筷樂 | 造物文化的中國符號

讓每一個獨立而豐富的靈魂都有處可棲

寄語互動

文化 | 旅遊

創意 | 設計

藝術 | 教育

資料文獻|關注可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