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在一座冰冷殘酷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中,有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問題少年。

學校中的他們渴望自由與愛,但每日面對的卻是冷酷專制的校長,在畸形的環境中,這些少年也開始學會用暴力反擊,整個學校就像一片教育荒漠。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直到老師馬修到來,他用音樂與愛去溫暖這些問題少年,他也用行動證明:當愛照入池塘之底,泥濘中便會開出花來。

池塘之底照射的陽光

初到學校的馬修,一身落魄。音樂事業屢屢受挫,無奈之下只得來到“池塘之底”成為一名老師。正如其名,池塘之底擁有陰森古陳的建築、笨重重疊的大門,灰色斑駁的教室以及幽暗閉塞的氛圍。

學校中的學生大多是問題學生,他們性格怪異,孤僻、敏感、調皮,學校中的校長一味用殘暴高壓的手段來管理這些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面對這樣一些被家長放棄的孩子,馬修卻用愛與音樂來關懷他們。雖然最初在來到學校時,馬修帶著驚慌、不解和對人性的質疑,但他沒有退縮,也沒有在校長的影響下變得剛愎自用。

初來乍到他被在課上被孩子們戲弄,甚至為了嘲諷他的禿頭,孩子們特意編了一首歌來嘲弄他,但面對這些,馬修選擇了寬容。

當孩子們唱著嘲諷他的歌時,馬修認真傾聽,並改正其中不對的音調。與易怒的校長不同,馬修發自內心尊重這些孩子們,他一眼看破了孩子們敏感脆弱的內心,呵護著這些迷茫之中的少年,在黑暗的環境中,馬修就像是照入池塘之底的一縷陽光。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在發現了孩子們的歌唱天賦後,馬修決定組建一個合唱團。有著“天使面容魔鬼心靈”的皮埃爾,因為卓越的歌唱天賦和一副好嗓子,成為了合唱團中的主唱。

在合唱團中,每個孩子都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沒有一個人被放棄,也沒有一個人被邊緣化,他們最常聽到的不再是汙穢不堪的咒罵,取而代之的是馬修的肯定和溫柔的鼓勵。當悅耳的歌聲響遍池塘之底,凜冽的冬天也逐漸被溫暖驅逐。

教育家夏丏尊曾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池塘之底便是如此,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只是一片虛空的地獄,他們是井底蛙、籠中鳥,每日與自我和現實纏鬥,在黑暗中虛度光陰。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馬修的到來,對孩子們是一種救贖。馬修發自內心的尊重與喜愛,潤澤了孩子們的心靈,

可能有人覺得馬修在電影中的形象過於理想化,教育事業不是易事,常常會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沒有人能完完全全活成馬修,但若是將馬修作為一個目標,讓自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溫暖、敢愛的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縱觀整部電影,其實並無太多絢麗精彩的鏡頭,但將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片段串聯,便如潺潺溪流,慢慢流淌、沁潤著觀者的內心。或許正是這種感動,才更直擊內心,更能喚醒內心深處的那份良善。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教育荒漠中建起情感共鳴

馬修讓“池塘之底”這片死水起了波瀾,曾經的教育荒漠,也產生了情感共鳴。

當敏感的皮埃爾將墨水潑向馬修,馬修的第一選擇是取消他獨唱的機會,讓他明白合唱團並不是缺他不可,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

當失落的皮埃爾躲在幕後時,馬修又將舞臺留給了他。正是這次表演,皮埃爾真正懂得了感激與尊重。

好的教育,應當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馬修拒絕對皮埃爾使用暴力,他用尊重,教會了皮埃爾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面對桀驁不馴的蒙丹,馬修也是苦口婆心,從未給他打上“壞孩子”的標籤。即使最後蒙丹被趕出學校,這個人人口中的“壞孩子”,留給馬修的,是一個溫和良善的笑容。

有了馬修的陪伴,學校中的孩子們漸漸變得開朗,他們會在閒暇時疊紙飛機,或是從高樓拋下降落傘,這都是他們對自由的渴望。

當馬修質問郭邦為何要偷錢時,他也是懦懦地說:“買熱氣球”,對於年幼的孩子,或許熱氣球是他去追尋自由的唯一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這些被邊緣化的孩子們太渴望外面的世界了,父母的失望與忽視,校長的暴力與責罰,社會不會關注這些孩子,只是給他們打上“問題少年”的標籤。這些都讓“池塘之底”變得死氣沉沉,了無生機。

只有馬修,尊重這些年輕的靈魂。在他看來,這些孩子並非冥頑不靈,只是需要時間與耐心去引導。他發掘孩子們的歌唱潛力,讓他們放聲歌唱,帶著孩子們玩耍,即使平日嚴肅專制的校長也受到感染,加入其中。

馬修來時是一片寒冬,他陪著孩子們走過了凜冬,迎來了春暖花開。在溫柔的春風中,冰冷的學校再也無法束縛孩子們自由的靈魂,他們的歌聲中,有愛,有陽光,有希望,也有救贖。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後來,自私冷漠的校長辭退了馬修,並且不允許孩子為他送行。當馬修走出這扇沉重的木門時,一隻只紙飛機從高樓的視窗飛出。每個紙飛機上都寫著孩子們的祝福,那是孩子們對馬修的感激與不捨。

在孩子們漫長的一生中,馬修只是短暫出現在了他們的生活之中,但直到這群孩子們變成了遲暮老人,仍然記得這位禿頂矮胖,卻有著無窮力量的老師。

影片中雖然並沒有講到孩子們的未來,但透過倒敘的手法,講明在與馬修老師分別50年後,皮埃爾已經成了享譽世界的音樂家。

透過皮埃爾一人,便可看出曾經這群自私頑皮的孩子們,或許已經走上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愛讓泥濘之中開出花來

古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當初沒有馬修的賞識,皮埃爾或許不會走上音樂之路,曾經學校中的那群孩子們,或許也不會開啟心中的枷鎖,勇敢地去追尋自由和光明。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馬修就是將他們引向正途的伯樂。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故事雖然如今看起來有些老套,但影片中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讓其一直被奉為經典。自2004年播出之後,好評如潮,在豆瓣也被打出9。3分的高分。

影片中並無太多扣人心絃的情節,但一幀一畫都凝聚著心血與溫情。這部電影其中還帶有一些喜劇元素,在笑過之後,卻又有一種流淚的衝動。或許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出現過馬修這樣的人,出現的雖然短暫,但卻讓你選擇相信人性,相信光明與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純粹的愛與信任,可以融化心中的堅冰,即使是從前一片死寂的池塘之底,也能在泥濘之中頑強地開出花來。馬修雖與孩子們的短短相逢,但他用愛與音樂,帶著孩子們走出凜冬,迎來明媚的春光。

“永遠不要說永遠,但凡世事總是值得嘗試”,這是馬修口中常說的一句話,說給孩子,也說給自己。

或許最初在面對叛逆的孩子們時,馬修也過得十分艱難,但他拒絕用暴力讓孩子們畏懼,也拒絕放棄這些被稱為問題少年的孩子們。

他選擇見縫插針地去溫暖孩子們,用音樂來感染這些孩子,讓他們明白,放牛班也可以有音樂,放牛班也可以迎來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放牛班的春天》中充斥著愛與成長,理解與尊重。馬修尊重這些在邊緣徘徊的問題少年,這群曾一度被放棄的孩子們,也在馬修這裡學會了熱愛與理解。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是一個互相成全的過程。或許尊重和信任就是開啟彼此心門的鑰匙,在兒童合唱團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做著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心智未開的佩皮諾,也擔任著“合唱團助理的角色”。

他們從未被遺忘,也都有著自己的價值。童年的生活不該是一片死寂灰白,應該是充滿著愛、陽光與音樂,而馬修,就是照射進池塘之底的第一縷陽光。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愛才是果實。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這是影片中的原話,也是馬修一直堅持的理念。

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從事教育事業的老師們肩上也擔負重任。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本領,在與孩子們並肩的路上,還有激勵,熱愛與成長。或許電影的情節是虛構的,但現實生活中一定不乏有馬修這樣的老師,用愛驅趕寒冬,讓一片片泥濘之地開出花來。

《放牛班的春天》:唯有關心和愛,才能讓泥濘深淵開出花朵

“善良的心靈並非漫山遍野,但也如點點繁星照亮黑夜。”千萬人中,我們只是這世間的一個小人物,經歷著平常的悲喜,瞭然度過餘下的歲月。保有心中的那份良善,或許就是對這溫柔世間最好的回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