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近日,崑山世碩電子廠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在事件發生後大量的工人“提桶走人”,讓這個昔日牛氣沖天的工廠頓時陷入癱瘓狀態。事實上,就算沒有發生這樣的事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工廠招工越來越難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了。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進廠了,他們寧可送外賣當快遞小哥,寧可去打短工也不進廠了,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1、部分工廠的待遇的確不如送外賣、送快遞

對於現在的許多年輕人而言,之所以不將進廠作為第一選擇,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待遇的問題。以深圳大部分電子廠為例,基本上都是採用的“底薪+加班費”的模式。深圳2020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200元,許多進廠的員工基本都是以這一標準作為底薪。與此同時,他們的加班是按照20。3元/小時的標準執行的。

以一個普工每天加班4小時、週末加班12小時、每週休息一天計算,一個普工每月的工資大約在5000元左右,除去工廠的水電費伙食費,一個月能剩下4500元左右。能夠獲得這樣的工資,前提是工廠有足夠的訂單量可以安排員工加班,如果不能加足馬力生產,員工的工資就只能徘徊在3000-4000之間了。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送外賣和快遞就不同了,一個月的工資五六千是正常水平,如果再努力一點,拿個七八千甚至破萬也不是不可能。正是因為這薪資的誘惑力,讓無數的年輕人加入了外賣和快遞小哥的行列。

2、同等待遇下工廠的條條框框束縛了他們“不羈放縱愛自由”的天性

在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大前提下,很多工廠也開始提高工資待遇,無論從底薪還是加班費上都有所提高,有些效益好的工廠,普工一個月收入五六千也是常有的事兒。可是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工廠有著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有些還比較人性化,有的可就是苛刻到極致了。這對於二十多歲的小年輕而言,哪裡受得了?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於是,在嚴苛的規章制度和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許多打工仔一言不合便選擇“提桶走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從工廠出來後的他們不再將工廠視為首選,各種個體店鋪、小公司甚至工地成為了他們的新出路,能夠放低身段的年輕人,於是開啟了他們送外賣和快遞的職業生涯,在電動車上風馳電掣。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3、部分年輕人對未來極度迷茫,淪為“三和大神”一般的存在

許多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在經受了工廠的嚴苛和外賣的風餐露宿之後,開始沉迷網路、縱情虛擬世界。他們奉行著三和大神一樣的理念:“幹一天玩三天”,他們在工廠或中介集中的地區流浪,寧可幹日結也不進廠,賺錢之後的唯一用途就是上網打遊戲。

他們吃著最便宜的食物、住著最便宜的青年旅館、在最便宜的網咖裡包夜玩遊戲。他們對未來失去了嚮往、對女人失去了興趣、與家裡失去了聯絡,他們在高樓林立的都市裡迷失了方向,就這樣在陌生的他鄉流浪,既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活生生地混成了“三和大神”的模樣。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時代的發展,讓年輕人有了更為多元的選擇。進廠從當年的“第一選擇”逐漸成為了第二甚至第三選擇,這對於實體產業而言無疑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工廠還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作為支撐。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採訪時說:“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實體產業怎麼辦?”馬雲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則表示:“年輕人去送外賣送快遞我覺得沒什麼,他們放下身段去從事快遞和外賣,我覺得很棒。”

不進廠、送外賣、當三和大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無論大眾接不接受,多元的選擇對於年輕人而言未必是壞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養活自己就足夠了。至於所謂的實體產業也好、網際網路也罷,曹德旺的實業也好、馬雲的點贊也罷,關我啥事?我自己選擇自己的職業,又不吃你家大米,又關你啥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