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寒氣漸重,涼燥傷人,3招幫助慢病患者健康度秋

按照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的中分點,平分了秋季,所以稱為秋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等長。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過後,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氣溫開始下降,氣候乾燥,不少人難免會出現面板乾燥、脾胃不適、感冒、情緒低落等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如何提前預防,以安然度過“多事之秋”呢?

01“溼”潤面板

《逸周書·時訓解》中記載道:“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這意味著,

自秋分始,隨著雨量減少,空氣日漸乾燥。

此時容易出現面板瘙癢等症狀,是各類面板病的高發之季。

單純喝水並不能直接為面板“補水”,水分的蒸發會將原有的水分也帶走,造成越補越乾的情況。因此,

在多喝水的基礎上,保持面板溼潤是關鍵

——給面板表面塗上一層護膚霜,薄薄的油脂會阻止表皮細胞水分的丟失。

寒氣漸重,涼燥傷人,3招幫助慢病患者健康度秋

此外,由於空氣溼度降低,面板與衣服、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時,容易產生靜電,

建議選用純棉、真絲類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

。洗完澡之後擦一些潤膚膏或止癢霜等,室內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溼度。

02“食”暖脾胃

秋季燥邪當令。與白露的溫“燥”不同,秋分多為涼“燥”,胃腸道對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是胃病等消化系統疾病多發與復發時節。

為防止秋燥,

可以多吃以清潤、溫和為主的食物

,例如雪梨、蜂蜜、百合、銀耳、芝麻、核桃、栗子等。

同時多喝一些溫潤的養生粥或養生湯,

在補水的同時,還能起到滋陰生津的效果。

寒氣漸重,涼燥傷人,3招幫助慢病患者健康度秋

患過敏性疾病的患者要忌食蝦蟹等海產品;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更要特別注意脾胃保暖,忌食生冷。

與此同時,由於晝夜溫差大,

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適時添衣,不宜再睡涼蓆,晚上睡覺時蓋好薄被。

不過,添衣無需過快,以使人體有抗寒能力。所謂“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

03“釋”紓情緒

秋分開始日照減少,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再加上秋季草木凋零,一副衰敗頹廢的景象,很容易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低落、焦慮不安、噁心、頭暈頭痛、胸悶氣促、疲倦、失眠等症狀。

這種情況常稱秋季抑鬱,又名“秋悲”,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內臟功能失調,從而引發胃痙攣、高血壓、冠心病等問題,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要將負面情緒釋放出去,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生活作息上,

早睡早起,規律三餐,飲食以富含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的食物為主

。運動方面,

堅持每次戶外運動30分鐘以上,增加日照時間,也可登高遠眺

。另外,

擴大生活圈,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同樣有助於緩解抑鬱情緒。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晝夜等長的秋分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當順應陰陽平衡的規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