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這些藥物合用需警惕,可能猝死!

獲得性長 QT 綜合徵是以心室復極時程延長為特徵的疾病,心電圖上表現為 QT 間期的延長,容易發生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TdP),可致猝死。

筆者梳理了易導致長 QT 綜合徵以及 TdP 的主要危險因素、相關藥物、以及臨床防治三方面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長 QT 綜合徵及

TdP

的危險因素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1]總結如下:

性別,女性比男性的發生率更高;

年齡,年齡 65 歲以上更容易發生;

心電學或心組織學異常,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擴張或肥厚型心肌病等可致復極異常;

代謝異常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特別注意電解質紊亂(尤其低血鉀、鎂、鈣) ,以及糖尿病、結締組織病、腎功能衰竭、酒精中毒、神經性厭食等;

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如抗心律失常藥、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抗菌藥、抗真菌藥等。

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血管意外、腦炎、外傷性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潛在的基因異常者也會對可引起 QT 間期延長的藥物遺傳易感,目前發現與QT 間期延長相關的有 HERG 基因、KCNQ1 基因等;

其他因素:急性體重下降、慢性砷中毒、戒酒綜合徵等。

二、可引起 QT 間期延長和可能誘發 TdP 的藥物

詳見下表[2]。

這些藥物合用需警惕,可能猝死!

如果上述藥物合用可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嚴重可致猝死。

三、臨床上如何防治?

1。提高警惕,密切監測心電圖及 QT 間期。在應用可能引起 TdP 的藥物時,要密切觀察是否出現 TdP 的預警訊號,包括:

(a)QTc 間期延長,QTc 正常上限值男性為 470 ms,女性為 480 ms,隨著 QTc 間 期延長,TdP 的發生風險顯著增高,≥ 500  ms 為高危,≥  600  ms 為極高危;

(b)T‑U 波形態明顯異常,包括 T 波低平或雙向、T 波切跡、T 波寬大倒置、U 波高大、T‑U 波融合等,長間歇後出現顯著的 QTc 間期延長和 T‑U 形態異常是發生 TdP 的強預警訊號;

(c)T 波電交替,罕見,但預警價值高[3]。避免高血藥濃度,注意控制給藥的劑量與速度;對於懷疑藥物性長 QT 者,及時停用相關藥物或使用替代藥品;及時糾正低鉀、低鎂、心衰、心肌缺血、心動過緩、肝腎疾患等可逆的危險因素。

2。 治療獲得性長 QT 綜合徵,最根本的方法是正確識別和及時停用導致 QT 間期延長的藥物。大多 TdP 的發作是短暫的,且可自行終止。長時間發作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則需立即電覆律。

3。 對於藥物誘發 TdP 發作的患者,無論鎂的高低,均應靜脈注射硫酸鎂。首劑量 2 g 鎂劑在 2-3  min 內靜推完畢,隨後以 2-4 mg/min的速度持續補充鎂劑(鎂劑的副作用較小,其主要的副作用為靜脈負荷量用藥時可能會出現潮紅)。低血鉀患者補鉀,血清鉀應保持在正常高值(4。 5-5。 0 mmol/L),並維持血容量和電解質的平衡。

4。 持續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以維持心率≥ 90 次/min 或以 90-110 次/min的頻率安裝臨時起搏對於預防 TdP 復發也非常有效。

5。 獲得性長 QT 綜合徵很少需要長期治療。當患者出院時應該注意叮囑患者避免使用曾經引起 QT 間期延長及誘發 TdP 的藥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