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醫生治病,就像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

本文作者:陳罡

傳「劍意」,而非「劍招」

這是《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的橋段。張三丰先是一招招地拆解一遍五十四式太極劍,張無忌很快熟記劍招,而上陣之前,張三丰卻要讓他忘了所有招式。

醫生治病,就像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圖源: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太極劍法的精奧頗為相似。

完成住院醫培訓,我就開始在腎內科做 fellow 了。

第一年,我的導師讓我熟讀各種指南,嚴格按照循證行事。

她說:「90% 以上的臨床問題,循證裡都能找到答案。」

正在記憶成套指南的我,淡淡一笑,心想:呵,那 90% 這個數字,有什麼循證依據嗎?

第二年,她讓我比較不同國家指南的差別,針對差別查詢文獻支援。

她說:「指南之間,90% 以上的細節是相似的。」

但在這場「找不同」的遊戲中,剩下不到 10% 的差別讓我糾結了好長時間。

第三年,我正式成為主治醫生。導師告訴我,今後行事不可拘泥於指南。

從記憶指南到不拘泥指南

劍招如同指南,不是誰都有張無忌的悟性,很長一段時間,我仍然只敢拎著指南看病。

很快有一個問題開始困惑著我:

明明同樣按照指南治病,為什麼療效會有不同?

我開始尋找答案。

腎內科最常見的疾病是腎病綜合徵,往往會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在這種治療下,人體的免疫系統被藥物壓制,疾病消停了,但身體抵禦細菌的能力也下降了。

和導師治療的病人相比,用類似的方案,治療時間一長,我的病人就接二連三地發生感染。

我決定去導師那兒探個究竟。

我發現,對於每個隨診病人,導師都會仔細聽診雙肺,囑咐他們主動做咳嗽動作。儘管門診忙碌,對於她認為咳嗽不夠「深」的病人,她還會親自示範,然後再三叮囑說這是他們每天務必進行的「功課」。

醫生治病,就像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圖源:視覺中國

注:在醫生指導下的主動咳嗽,對清除上呼吸道異物和粘液等有很好的作用,是呼吸科裡常用的預防肺部感染手段。但在其他科室,通常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開展。

顯然,這並不是指南的規範「動作」。

指南上僅僅只是一句簡單的「要預防感染」,而擴充套件開來,卻可能呈現不同的細節。

99.5% 和 99.95% 的區別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遵循循證原則,這些細節的區別有那麼重要嗎?

多年之後,我在阿圖 · 葛文德醫生的《醫生的精進》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假設我囑咐病人預防感染的措施,能讓病人一天內不發生感染的機率是 99。5%,而附加咳嗽動作,病人不感染的機率就提高到 99。95%,我們把這兩個數字放在一天裡比較,幾乎沒有差別。

但如果用一年的尺度衡量,每天健康機率為 99。95% 的病人,365 天后仍不發生感染的機率為 83。3% 以上(0。9995365);而每天健康機率為 99。5% 的病人,一年下來,能繼續保持健康的機率只剩可憐的 16。0%(0。995365)。

我們的病人,從入院開始到長期隨診,便有無數的細節陪伴。如果每個細節,我們都只做到 99。5%,到了最後,我們的病人完全可能面臨徹底失敗的治療結局。

對於同樣掌握了循證思想的現代醫生,他們之間知識和技能的差別可能不到 0。5%,

但也就是這 0.5%,定義了平庸和卓越。

說出來很殘酷。我們總希望自己盡心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證據,我們大多數人都承認自己和最好的醫生有距離,但也應該接近較好的水平。然而實際上,用眾多指標衡量醫院和醫生的臨床水平,得出的一直都是正態分佈曲線,水平最好的醫生永遠是極少的。

而對於大多數醫生而言,盡其一生努力,只是為了成為及格的醫生。

剩下的 0.5% 是什麼?

是經驗。

看到這兩個字,不知是會讓一部分醫生愕然,在此之間,請試著理解幾句話:

經驗不是循證的反義詞,循證能指導經驗,經驗能轉化為循證。

憑空講經驗的醫生,和掌握循證思想後再談經驗的醫生,不是一類人。

指南不是聖經,否則就不需要更新。每一次指南的更新,恰恰是那些「不那麼」遵循指南的人的貢獻。

循證幫助醫學創新,而過分依賴循證,將阻礙醫學創新。

舉個例子,在感染性胰腺炎壞死的手術干預時機問題上,關於究竟應該延遲引流還是早期引流,國內外的醫生們都爭論了好多年。

今年 7 月,中華外科雜誌發表了《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 2021 》。新指南支援了傳統觀點——感染性胰腺炎壞死(IPN)的手術干預時機為急性胰腺炎發病 4 周後。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一問題就得到了一錘定音式的解決。

醫生治病,就像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圖源:中華外科雜誌官網

指南本身也明確表示,目前的證據均來自開腹手術實踐,在微創日益普及的現在,手術時機是否需要調整,還需要更多研究。

事實上,臨床的實際診療中,對於患者的個體化治療過程很有可能出現並不完全符合指南的情況,常常需要醫生做出超指南的操作。

因此,在充分掌握指南的前提下,醫生在實踐中,

還要依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思考,在指南指導下進行個體化的治療。

大排檔、快餐店和米其林

大排檔平易近人,最能解決你夜半突發而來的飢餓感,有時甚至有一兩道招牌菜非常亮眼,甚至能讓整個餐廳都被你惦記。

但 90 年代以後,大排檔的生存某程度上受到了挑戰。

以某家「M」字為首的眾多西式快餐店打入中國市場,儘管 20 元左右的價格,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不算便宜,但它們很快開啟中國人的傳統味蕾,火遍大江南北。

時至今日,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如果一時找不到吃的,看到那個大大的字母紅黃招牌,或被國人玩笑成為「開封菜」的餐廳,大都可以放心地進去。

其中的秘密是:統一的菜譜,穩定的質量。但用以形容這種快餐店的風格,通常還會用到「可預計的低質量」(Expected Low Quality)這個詞。

醫生治病,就像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圖源:圖蟲創意

進這些店面,你不會失望,但也不會百分百滿足。而當你走進米其林餐廳時,你不會點到正宗的漢堡,但對應的滿足感,肯定超過他們。

理解上述三型別餐廳的區別,我們再看看中國醫院的情況。

儘管喊了多年循證,但真正具有循證思想的醫生依然不是很多,不少醫院仍是大排檔風格,有一兩個招牌的菜式,但換一個廚師,未必能做出一樣的味道。

相形之下,近些年建立的一些民營和外企醫院,正迅速推進循證醫學思維在診斷和治療中的普及,儘管價格稍貴,但並非高不可攀,又能夠提供更穩定的醫療質量,如同這些快餐店一樣,形成品牌效應,提供了常見病治療的新去向。

但是,指南如同菜譜。

完全照搬指南,醫療的質量可以得到保證,卻無法解決部分情況的個性化問題。

因此,如果有能力,就應當為成為米其林級的醫院和醫生而奮鬥,熟悉指南,但不應該被其束縛。

大排檔保留大排檔特色,快餐店幹快餐店的事,米其林做米其林的菜,不好麼?

「王語嫣」式的病人

醫學文獻很難懂嗎?

不難。如果英文還好,有邏輯基礎,就很容易找到合適的證據。

文獻對於診療的影響雖不如指南,但它往往包含最前沿的研究資訊。

不過,如何正確地解讀文獻,也是一道難題。

對於可靠文獻的篩選一般而言,首先考慮期刊質量把關嚴格的核心期刊,對於研究設計和統計學方法都有嚴格的篩選標準。

除了研究設計本身,開展研究的組織技術水平是否成熟也十分重要。

如何面對帶著循證證據來就診的病人,竟然成了一些醫生的困惑。

而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如果你的病人比你懂得多,對不起,你該去看書了。而不是一味指責病人的「不信任」。現在病人獲取資訊的途徑,可遠遠不止某中文搜尋引擎。

如果你具有循證思想,但擔心和被你稱為「半桶水」的病人理不順邏輯,那麼你更應該認真思考循證和循證之上的事情。

在我看來,這很好。要知道,醫生和病人面對的共同敵人是疾病,

病人對疾病多一分了解,實際上就讓疾病退後一步。

《天龍八部》中有個可愛的角色叫王語嫣,她熟記各種兵書,但完全不會武功,如果她和你處好關係,關鍵時刻會助你成大業。如此懂「循證」的人,為什麼要反感?(策劃:栗子、carollero、gyouza)

題圖來源: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