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永恆的力量問題,呼喚新的感知

1943年春天的一個早晨,一位名叫南懷瑾的中國年輕人打點好行裝,離開成都,沿岷江一路南下,登上峨眉山。峨眉山深入四川腹地,距離成都100多英里遠,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最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南懷瑾年紀輕輕便非同凡響。18歲歲時,他擊敗對手,問鼎全國劍術大賽;23歲時,他已經成為中央軍政治教官;而在之前的一年,他帶領三萬人的隊伍駐紮在四川山區。回看當年他離開成都、深入山區時的照片,不難發現,南懷瑾一表人才,細嫩的臉龐上鬍鬚剃得乾乾淨淨,雙目炯炯有神。細細打量一番,可以看出,在他俊朗的外表下,是一個經歷抗戰時期而鐵骨錚錚的剛毅漢子;在他凌厲的目光後,是一個賽場上全力以赴的劍客。若干年後,南懷瑾成為當代傳承中國文化及思想的典範,被尊為一代大師。1949年,他離開大陸,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旅居生活,並最終回到祖國大陸的懷抱。這種種際遇在南懷瑾身上一一展開,而照片中的他朝氣蓬勃,目光堅定。

永恆的力量問題,呼喚新的感知

青年時代南懷瑾在練劍之初便意識到,要想駕馭手中的劍,必先將自己的心志磨鍊到至高之境。因為無論防守還是進攻,真正的高手定是劍隨心動——心先至,劍隨之。正是抱著修煉內心、磨鍊內心之間的希冀,南懷瑾遁跡峨眉山,潛心閱覽大藏經,修持禪宗。在佛教各宗派中,禪宗是最能塑造修行者堅韌心性的教育之一。依照禪師的闡釋,修行者必須精神高度集中,心志專一到足以鍛造,乃至擊碎金剛石一般,從而才能達到禪宗“開悟”的境界。一旦開悟,則預示著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悉,這絕非常人所能企及。

後來,南懷瑾輾轉來到峨眉山的一座禪院。三年如一日,在此習禪,最終得證箇中“三昧”。心如一境,外界與內心變得清靜如水。此刻,恐懼、慾望及生命的深層次困惑都沒了蹤影。此時如僧人所說,心性韌如山泉——無論混入何種淤泥,汩汩流出的泉水總是清澈明淨。

峨眉山禪院的修持,給予了南懷瑾全新的境界,之後,他開始追尋心靈的更高境界。年復一年,他探訪天下名師,足跡所及處,一座座寺院、一所所大學,甚至是康藏的鄉間小屋。這些地方,還承載著些許最古老的中國傳統,在經歷百年動盪後仍保留著傳統智慧。南懷瑾雲遊四方,尋師修行,仿若千年的前僧侶們跋山涉水,四處聆聽禪辯。禪辯在聖賢間展開,旨在更準確地揭示世界的本源。遁世的僧侶們大步走進一座座禪院,與眾人中坐定,聆聽最有智慧的住持講禪、辯論,在獲勝者的言論中得到頓悟,從而真正明白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這大千世界產生震動、爆發革命、出現詩歌。一次禪辯中,著名的雲門禪師有言:“萬般巧說正如實。”他認為,真正的智慧並非僅從對話中可以汲取。

南懷瑾努力修持的是那種深刻覺知世界的能力。透過雲遊修學,他在多個宗教法門得到證悟。從醫學到書法,他無不精通。年輕時在武功上的成就,足以體現出他的過人天賦。南懷瑾被奉為20世紀儲存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血脈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大陸休學幾年後,南懷瑾去往臺灣地區。在隨後的數十載裡,他輾轉於臺北、美國和香港地區。正是在這段時間,他以老師的身份聲名鵲起。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受中國高層官方的邀請,南懷瑾回到大陸。不少人想探求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和身份的認同感,他們希望汲取南懷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領悟,將其化作塑造中國未來走向的有利工具。中國古老的習俗及其傳統根基,真的有可能對這個受到現代化衝擊國度有所幫助嗎?南懷瑾在離上海不遠的江蘇太湖之濱設立學堂。在選址上,他頗費了些心思:學堂旁湖水平靜,如一汪清泉流入20世紀90年代衝勁十足的中國大地,使之陰陽平衡、融匯和諧。夏日炎炎,學堂裡的香樟樹為教室這遮陽蔽蔭,春光明媚,粉白相間的牡丹花競相開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