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全景消化| hp與腸道微生態:既往大環內酯類用藥史與腸道微生態研究

全景消化| hp與腸道微生態:既往大環內酯類用藥史與腸道微生態研究

為方便廣大消化科醫師及其相關人員及時獲取消化疾病領域的最新進展,“消化界”特別推出“全景消化”系列欄目,定期追蹤國際期刊所報道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促進同道間的學習交流,助您5分鐘瞭解行業最新動態和資訊。本期為大家帶來有關

Hp與腸道微生態

的研究進展。

本期作者:路引 Wendy

幽門螺桿菌(Hp)

1. 既往大環內酯類用藥史與幽門螺桿菌克拉黴素耐藥相關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

克拉黴素是廣泛用於根除Hp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而克拉黴素耐藥則是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Kocsmár 等學者開展了一項回顧性研究,共計納入4744名匈牙利中部Hp感染患者。該研究使用免疫組化檢測胃黏膜標本Hp感染,使用原位熒光雜交來明確克拉黴素耐藥情況。研究者將這些資訊與大環內酯類處方資料庫聯合分析,建立Hp克拉黴素耐藥的人群動態數學模型。

結果顯示,

在未服用過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患者中有5.5%表現為克拉黴素耐藥(原發性克拉黴素耐藥)

。該模型預測,

98.7%原發性克拉黴素耐藥患者來源於耐藥菌株的傳播,而1.3%則來源於菌株自發性突變

。該研究還發現女性繼發性克拉黴素耐藥呈現年齡依賴性,主要與既往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有關。

一直以來,由於克拉黴素作為單藥作用最強的Hp根除藥物,其耐藥率持續受到關注,該研究為克拉黴素耐藥情況進行了動態的觀察,並揭示了原發性克拉黴素耐藥的來源。這一結果提示,如果大環內酯類不再用於Hp根除治療以外的其他治療,Hp克拉黴素耐藥率可能會降低,這將有助於提高Hp根除率。

全景消化| hp與腸道微生態:既往大環內酯類用藥史與腸道微生態研究

圖 人群Hp克拉黴素耐藥動態變化

a。Hp原發性和繼發性克拉黴素耐藥的來源(根據佇列研究資料)。b。根據流行病學模型推測未感染患者中克拉黴素敏感和克拉黴素耐藥Hp感染的比例。c。根據流行病學模型推測Hp感染原發性和繼發性克拉黴素耐藥的來源。

2. 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增加其繼發耐藥

Helicobacter

IF:4

Hp對抗生素耐藥是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充分了解當地Hp對抗生素耐藥的流行病學特點對臨床醫生經驗性選擇根除方案至關重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王蔚虹教授團隊進行了一項單中心回顧性研究,納入行Hp培養的感染患者,評估其Hp藥敏特點並聯合既往根除治療史,明確其對Hp耐藥的影響。

該研究結果顯示,入組患者對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環素的整體原發耐藥率分別為0。7%、55。2%、68。0%、49。7%、64。5%及0,原發耐藥率隨年份無顯著變化。繼發耐藥率分別為3。2%、96。7%、90。7%、93。1%、80。0%及0。隨著既往根除治療次數的增加,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升高至100%,並呈線性相關。初次治療患者僅6。8%對所有抗生素敏感,32。4%單藥耐藥,60。8%雙重或多重耐藥。雙重或多藥耐藥率隨根除治療次數的增加而升高,克拉黴素+甲硝唑+呋喃唑酮三重耐藥為主要耐藥模式。

該研究結果提示

我國北京地區Hp對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原發及繼發耐藥率水平很高,繼發耐藥主要與根除治療失敗有關;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耐藥率高,不應重複用於根除治療。阿莫西林及四環素原發及繼發耐藥率均較低,可考慮再次用於根除治療

3. 膽甾烯酮:幽門螺桿菌的潛在抑制劑

PNAS

IF:9。412

Hp是腸型胃癌的致病菌,其胞壁含有一種獨特的糖脂(膽甾醇基-D-吡喃葡萄糖苷,CGL)。Kobayashi J等學者在前期研究中證實CGL對Hp的存活至關重要。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進一步檢測膽固醇類似物(膽甾烯酮)是否在體內外對Hp存在抗菌活性。當使用含膽甾烯酮的培養基幹預Hp標準菌株ATCC 43504時,膽固醇可抑制Hp生長,並呈劑量依賴性。而使用含膽固醇培養基幹預菌株時,膽甾烯酮抑菌效應並無明顯變化。形態學上,膽甾烯酮處理後的Hp表現為球狀。使用Hp克拉黴素耐藥菌株“2460”也得到類似的結果。機制上,使用含膽甾烯酮的培養基幹預Hp後,CGL及其衍生物均明顯抑制。體內研究顯示,含膽甾烯酮飲食小鼠較正常飲食小鼠可明顯降低Hp感染率。

該研究提示

膽甾烯酮可以作為一種口服藥物治療Hp感染,包括抗生素耐藥性菌株,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胃腸微生態

1. 微生物組與人類癌症

Science

IF:41。845

腸道菌群及腫瘤內菌群對腫瘤形成、診斷、預後、治療的影響已經研究了近百年,但仍存爭議。近年研究顯示細菌、病毒和/或真菌在癌症中普遍存在,它們可能是癌症免疫治療的關鍵因素,甚至可用於治療轉移。但目前已知的直接致癌微生物仍然很少。

Science新近發表了Rob Knight等學者的重磅綜述,基於現代癌症生物學,批判性地評估和構建微生物組與人類癌症的知識體系。該篇綜述中,系統講述了微生物在癌症中的因果和協同作用,提出了“免疫-腫瘤-菌群軸”概念。諸位學者同時回顧現有腫瘤內微生物的證據,並探討了下一階段菌群與腫瘤的研究方向等。

文章指出,更好地瞭解微生物在腫瘤中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改善腫瘤治療。在腫瘤、糞便和血液樣本中,在“金標準”質控下有助於明確腫瘤相關微生物群。目前,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正在檢驗微生物治療的療效,從飲食調節到腫瘤內注射工程菌等。如果這些方法安全有效,將極大地擴充套件腫瘤治療的可選方案。

全景消化| hp與腸道微生態:既往大環內酯類用藥史與腸道微生態研究

圖 免疫-腫瘤-菌群軸

A。腸道菌群代謝產物影響宿主淋巴系統和骨髓功能。

B。環磷醯胺(CTX)介導的腸上皮損傷可使菌群易位,並啟動抗腫瘤免疫。

C。雙歧桿菌或其抗原的腸道易位可以增強IFN-I訊號通路和抗腫瘤免疫。

D。腫瘤微環境內的微生物既可以抑制免疫,也可以是免疫原性的,重塑對免疫治療的免疫應答。腫瘤抗原可能透過分子模擬與微生物共享抗原表位。

2. 開創在體診斷新方法:無創膽鹽水解酶活性檢測用於評估腸道微生物穩態

Science Advances

IF:13。116

腸道菌群產生的膽鹽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在腸道穩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於缺少合適的活性測量方法,BSH相關功能研究有所受限。Khodakivskyi PV等研究者開發了

一種基於超敏發光成像的BSH活性檢測方法

,可以快速、高性價比檢測BSH活性,從而可以評估腸道微生物穩態。

該方法可以在許多生物學樣本中進行檢測,包括酶、菌株、糞便,還可以在活體動物中無創成像,因此可以用於評估小鼠和人體腸道BSH活性。該方法的建立可能有助於炎症性腸病等疾病的臨床診斷,也有助於評定益生菌及益生元對菌群BSH活性的影響,在診療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