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健身氣功 五禽戲“虎戲”內涵淺析

(一)虎虎生風 剛勁威猛

“虎戲”神威並重,氣勢凌人,動作剛中有柔、柔中生剛、外剛內柔、剛柔相濟。健身氣功·五禽戲中的“虎戲”共有兩個動作,一個是“虎舉”,一個是“虎撲”。在功法演練中,這兩式都具有動如雷霆無阻擋,靜如泰山不可搖的氣勢。

健身氣功 五禽戲“虎戲”內涵淺析

“虎舉”動作中,兩手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目視手掌,爪拳變換,於鬆緊之間體現了老虎威風不可一世的神情。

“虎撲”動作中,上體前俯,虛步下撲,都以氣催力,力達指尖,表現了虎的威猛。

在整個“虎戲”中,手部甚至全身的動作都充分體現了松和緊,也就是“用力”和“放鬆”的交替練習。這種方法就是古人所講的“導引”,它可以透過動作的練習,促進手部乃至全身氣血的執行,達到健身養生、延緩衰老的目的,所以東晉著名醫學家、養生家抱朴子說“知屈伸之法,則為導引,可以難老矣”。

舉一個日常的例子,當我們的手很用力的時候,肌肉緊張會把血液排開,手的顏色會變白,然後再把手突然放鬆,血液會一下子湧回來令手馬上變紅,這樣一緊一鬆交替進行若干次後,兩手便會變紅、變熱,就是這種松、緊交替的練習,促進了手部經絡氣血的執行和暢旺。如果我們用整個身體也做這樣松和緊的練習,同樣也可以促進全身氣血執行,氣功中特定姿勢和動作的練習,目的和作用就在於此。

練功的要領是松、靜,身體放鬆、精神安靜,而練習虎戲時則還要體現出剛勁、威猛的特點,這是不是矛盾呢?其實這是練功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有的人沒有很好地理解“松靜”的涵義,練功時鬆鬆垮垮,看起來都顯得沒精打采的。要知道,這並不是我們練功所要求的松靜。

練功首要是調動“精氣神”,在形體上開啟全身關節,拉伸筋脈皮肉,關節打開了,經脈、筋肉等組織才會各得其所;在精神上要萬念皆空、一靈獨照,當出現各種妄念時,馬上覺察,“意念”照到的地方雜念就會自然消失。

可見放鬆與緊張、安靜與剛勁威猛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互襯托、相互補充,在伸展中放鬆、在放鬆中伸張,在動中求靜、在靜中才動,這也正是健身氣功習練者向更高境界的邁進!

(二)屈伸虎爪 強筋活絡

健身氣功 五禽戲“虎戲”內涵淺析

“虎爪”是五禽戲的基本手型之一,要求五指張開,虎口撐圓,五指的第一、二指關節彎曲內扣,形如“虎爪”,故名。

“虎爪”和手掌的變換練習,可增強手部的握力,改善上肢遠端關節的血液迴圈。

曾經有人透過給老年人做握力測試研究,發現70歲以上老年人的握力越大,其健康狀況則越好。

傳統的經絡理論則認為,手指是手部三陰經和三陽經交匯的地方,這一動作主要透過手指的屈伸來達到強筋活絡,溝通手之三陰三陽的作用。

所以在健身氣功·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很多功法中都有這樣的練習,以達到健身延年的效果。

(三)抻筋拔骨 調理三焦

“虎舉”一勢,手型的變化分為撐掌、屈指、擰拳三個過程。兩臂的舉起和下落可分為提、舉、拉、按四個階段,要求將內勁貫注於動作的變化之中。

兩掌向上如同託舉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長軀體,這時吸入清氣;兩掌下落時如拉雙環,含胸松腹,撥出濁氣,氣沉丹田。一升一降,充分伸展軀幹,具有疏通三焦氣機,調理三焦功能。

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即將軀幹劃分為3個部位,橫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為中焦,包括脾、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肝、腎、大腸、小腸、膀胱。

三焦具有執行元氣、執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由此可知,練習本式對改善水液執行、元氣通暢和水谷精微的輸布有很好的作用。

健身氣功習練者很容易發現,這一式和八段錦的“兩手託天理三焦”、易筋經的“韋馱獻杵第三式”動作要求十分相似,而且都在功法的一開始。的確,這三式不僅動作相似,其實作用也相通,同時也說明,健身氣功功法的相互習練,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湧動脊柱 溝通任督

“虎撲”上體前俯,兩手盡力前伸,臀部後引,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和伸膝送髖動作連貫進行,脊柱就形成了由摺疊到展開的波浪式的湧動,兩掌下按、上提動作更能促進全身的協調運動。

脊柱是人體極其重要的結構,軀幹四肢的感覺和運動,以及體內臟腑的各種功能都依靠脊髓內的神經與大腦的連線溝通才能進行。脊柱的病變和損傷往往導致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肢體的麻木、不遂,某些感覺和活動功能的喪失等。現代人們常見的頸椎病、腰椎病也多是由於相應的脊柱部位出現病變而導致的。

但是保護脊柱並不是小心翼翼,不去觸碰和損傷它,反而應該是多做適當的伸展運動,增強脊柱的柔韌性,這樣脊柱及其周圍的各個組織結構才能更好地抵抗外來衝擊和損害,處於一種健康的狀態。

脊柱的伸展摺疊,還能有效地溝通任督二脈。

任脈為陰脈之海,運行於腹部正中,督脈為陽脈之海,循行於背部正中,伸展腹、背可以促進任脈和督脈的氣血執行。

經絡理論認為,全身的十二條正經都分別歸屬於任、督二脈,因此任、督二脈通暢則全身的各個經脈也會相應的通暢,所以對任、督二脈的調理也是對全身陰陽的調理。

各種武俠小說和影視中常常說到“打通任、督二脈”就可以練成絕世奇功,雖然是誇大其詞,並且將其過於玄妙化,但任、督兩條經脈在身體中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適當伸展脊柱更可以刺激脊柱旁的夾脊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上很多重要的穴位,起到增強體內臟腑功能的作用,“虎撲”一式便是活動脊柱的極佳動作。

(五)虎視眈眈 怒目調肝

兩目在“虎戲”中要求神發於目、虎視眈眈,並隨著舉、撲的動作移動。傳統理論認為,目為肝之竅,在五臟中和肝臟關係非常密切。

一是肝之經脈上連目系。足厥陰肝經自下而上,沿喉嚨之後入鼻咽部,上行連於目系而出於額後直達巔頂。近代研究也證實,十二經脈之中,肝之經脈與眼的關係最為密切,其經經穴的針刺感測比其它經脈之經穴均敏感。

二是肝之氣血上濡於目。肝主藏血,人體各部血量的增減,與肝的藏血功能密切有關.這一功能又依賴於肝氣疏洩協調完成。若肝氣疏洩、肝血充盈、升降適當、出入有節時,肝之氣血源源不斷上濡於目,目才能正常精明視物。

三是肝有病變常累及於目。肝病常可累及至目,這是臨床所習見的。如肝陰不足,可致兩目乾澀;肝血虧損,可致視物不清或罹患夜盲;肝經風熱,可見目赤癢痛;肝火上炎,則見目赤疼痛;肝陽上亢,多見目眩頭暈;肝風內動,常見兩目斜視等。現代醫學亦認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種肝病均可引起眼科併發症。臨床上肝病患者出現鞏膜黃染、視物模糊、眼睛乾澀、眼疲勞、眼花、複視等症狀頗為常見。

《黃帝內經·靈樞》中說,人體“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說明眼睛不僅和我們肝臟的功能有關係,其實它和我們全身的五臟六腑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虎視”順應了肝臟生髮的特性,與動作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調節肝臟的作用。不光是“虎戲”,在八段錦中的“攢拳怒目增氣力”,六字訣中的“噓字訣”也要求穿掌時眼睛慢慢睜大,這些都是調節兩目在練功中應用的典型動作。

綜上所述,健身氣功·五禽戲中的“虎戲”,不僅從動作方面充分體現了虎剛勁威猛的特點,“虎舉”“虎撲”的動作剛柔相濟、內外相兼、形氣神並練,對於調理三焦、脊柱、肝臟的功能,以及五臟六腑全身經脈都有很好的健身、養生作用。

ID:chaq_org

主辦:石家莊市體育局、石家莊市體育總會

監製:張曼

編輯校對:王亞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