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多少人

從小到大

和媽媽之間有過這樣的對話:

流鼻血?

仰頭,用紙塞上!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魚刺卡喉?

吞口飯!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身體小問題?

試試偏方!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但其實……

這些“全國統一”的處理辦法

可以說是“自殺式”急救!

想必人人都流過鼻血。

幸運的人,可能是涓涓細流;悲催一些的,那就是奔騰不息的“滔滔血流”了。

甚至半夜迷迷糊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血泊”之中……場面十分壯觀。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所以問題來了?

我們為什麼會流鼻血呢[1]?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伴隨鼻血的,通常有父母的緊急行動:趕緊仰頭!立刻把衛生紙搓成條,堵進鼻孔止血!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但這種做法大錯特錯!

當你把頭仰起來的時候,本來在鼻部的血液會倒流至鼻咽、喉腔,可能會刺激胃黏膜,引發嘔吐;也可能被灌進肺內,引起嗆咳[2]。

如果血液凝固了,那就更危險了。血凝塊如果誤吸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

流鼻血還能讓人窒息?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前段時間就有類似的事上了熱搜:湖南長沙一位3歲男孩,流鼻血後仰頭止血,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血凝塊進入氣管造成窒息,最終搶救失敗。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圖片來源:網路)

仰頭止血是錯的,流鼻血塞紙巾也不正確。

如果紙巾塞少了,根本沒辦法止血;如果塞多了,紙巾粗暴旋轉硬塞進鼻腔的過程,很可能導致鼻黏膜損傷。舊傷正痛,又添新傷,讓脆弱的鼻子雪上加霜。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很簡單,就三步:

鎮靜,前傾,捏鼻子。

遇到事情不要慌,先把手機拿出來拍照發個……搞錯了,再來!

首先,身體前傾,避免鼻血流向口咽部;用紙巾阻擋外溢的血液,但不建議將紙巾捏成團塞進鼻腔裡!(如果有乾淨的醫用棉球,可以輕柔地壓迫止血。)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其次,用嘴輕輕呼吸,防止血液嗆入呼吸道;如果嘴裡有血液應該儘量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

最後,用手指緊捏兩側鼻翼10~15分鐘,繼續用嘴呼吸,就能簡易止血了。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這個方法適用於鼻腔前部出血的人。畢竟鼻子的出血點中,鼻腔前部最常見[3]。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如果15分鐘後還沒止住血,建議再來一次,繼續捏緊鼻翼10~15分鐘。

按照這三步走,流鼻血量不多時,很快就止住了!

流鼻血雖是小事,但也不要不重視,下面這些情況,一定要去醫院:

1。 流鼻血超過30分鐘,而且感覺頭暈,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去醫院。

2。 經常流鼻血(兩天一小流,三天一大流),建議去醫院查明原因。

3。 一次大量流鼻血(噴湧而出的朋友),你可能是鼻動脈出血,趕緊去醫院,保命要緊。

深夜耳鼻喉科的急診,是吃魚愛好者的專屬。

不知道有多少吃魚達人,被小小魚刺卡住,衝進耳鼻喉急診室。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甚至有很多人,抱有僥倖心理,一直拖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才去就醫。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魚刺卡喉怎麼辦?

在很多人心中,喝醋+吞飯糰可以說是“卡喉套餐”了。

扎心的是——傳統的“卡喉套餐”不僅沒用,可能還是“送命套餐”!

吞飯糰不僅不能幫助魚刺透過食道,還可能會造成穿孔[4]。食管比我們想象得更柔軟,有3處生理性狹窄,都可能被魚刺損傷甚至刺穿。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圖片來源:微博@豆瓣雜談)

卡喉時喝醋也是很多人的第一選項。雖然醋能軟化魚刺,但是要喝到能夠軟化魚刺的量……你是要喝“億”瓶醋嗎?此外,大量喝水、不停吞嚥甚至催吐都是不理智的行為[5,6]。

魚刺卡喉,應該怎麼辦呢?

1。 不要吞飯糰,不要喝水,不要喝醋;儘量避免吞嚥動作,防止魚刺卡得更深。

2。 可以張大嘴巴,讓身邊人打光看看魚刺位置,如果比較淺可以嘗試自己用鑷子取出(動作要輕柔,只是嘗試,如果取不出不要強行取出)。

3。 不過保命要緊,還是建議去醫院!

這似乎是一個玄之又玄的話題。

還記得那些年被媽媽和奶奶洗腦的偏方嗎?

這時,好多同學可能要坐不住了: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別激動,我們接下來一一盤點下。

困擾當代人的三大酷刑——痔瘡、脫髮、口腔潰瘍,以及那些對應的偏方。

1、痔瘡——菊花塞大蒜

不得不說,這哥們真勇。

但不好意思,大蒜本身帶有強烈的刺激性,不僅不能“以毒攻毒”,還會加重痔瘡。

除了大蒜,痔瘡患者還在網上查詢各種“痔”療方法:煙燻、坐浴、潤滑、草藥……甚至,自己割……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停停停,別再這樣“自殺式”治療了!

從醫學上講,痔瘡是一塊血管團,是肛門附近靜脈擴張形成的柔軟靜脈團,自己動手割血管可是要出大事情[7,8]!嚴重的痔瘡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這並不是說,痔瘡沒辦法自我管理[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預防是最好的管理!

痔瘡形成的風險因素有大便幹、大便次數多、蹲坑時間過長、嗜酒、嗜辛辣、缺少粗纖維食物攝入等[10,11]。

改變飲食和蹲坑習慣,比什麼偏方都強[12]!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2、生薑治脫髮——挺禿然的

除了頭上,其他地方毛髮都很旺盛,是所有禿頭者的痛。

頭髮甚至寶貴到……每一根都有自己的名字。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脫髮可能的原因有很多[13-16]。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在防脫路上,你是不是也試過這些方法:生薑片擦頭、生薑焗油、各種生薑洗髮水……

這些方法不但沒用,反而對頭髮有害![17]這是因為:

生薑的主要成分是6-姜酚,這玩意兒不但不能促進毛囊生長,還有可能抑制毛髮生長;

生薑外塗頭皮時,可能會刺激頭皮,導致接觸性皮炎,出現區域性紅腫滲液;

除了生薑洗髮水,市面上你見到的其他防脫髮洗髮水,大多數並沒有大樣本臨床觀察驗證,功效性有待證實。

對防脫髮洗髮水要平常心對待,不能完全指望。

那脫髮這麼嚴重,莫非虛了,該補?

在飲食上適當補充黑色食物確實有益,因為其中含有毛髮生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但同樣,把希望寄託在吃黑色食物上,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你脫髮嚴重,積極尋找病因,到正規三甲醫院診治才是明智選擇。

3、口腔潰瘍——別總含個維生素C片

口腔潰瘍這玩意兒,不算大病,就是很疼!

經歷過的人都知道,享受食物再也不快樂了……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面對疼痛,很多人會選擇維生素C片。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但其實……它可真不一定有用。

口腔潰瘍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免疫低下、營養缺乏、心理壓力、遺感測染、消化不良等因素有關,甚至女性月經週期也會影響口腔潰瘍發作。但目前沒發現,口腔潰瘍和缺乏維生素有關係。

有了口腔潰瘍了,怎麼辦?

記住一條:加速潰瘍癒合,愛護口腔,肯定不能刺激它(那些用生薑和青椒的方法當然不可取),具體可以做這些事情[18,19]:

避免用刺激性的含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牙膏,建議用醫生推薦的保護性軟膏;

用柔軟小頭牙刷(平時也要避免又大又硬的牙刷,牙齒不是地板也不是馬桶);

硬的、辣的、重口味、酸的、燙的食物就不要吃了。

避免誘發或加重潰瘍的因素,比如吸菸、喝酒、壓力大等[20]。

用藥會加快潰瘍癒合,可以選擇抗菌漱口水及止痛漱口水(兒童禁用)、皮質類固醇含片(12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中成藥西瓜霜等。

如果你得了口腔潰瘍備受煎熬,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一般比較輕的口腔潰瘍在1~2周內是可以自愈的。

所以——堅持就是勝利!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要是口腔潰瘍嚴重,就不要靠自我堅持了,就醫才是更好選擇。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去醫院看看: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總有人不信醫生說的,喜歡去聽信偏方,覺得偏方有種神秘的力量。

流鼻血仰頭、卡魚刺吞飯……這種自殺式“急救”坑了太多人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但其實,這些沒有依據的偏方,和“人血饅頭”沒啥區別!

相信科學,多多瞭解可靠的知識,這樣遇到病痛可以正確處理。該看病看病,該吃藥吃藥,不久之後你又是一條好漢!也可以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裡,給爸媽看看。

寫到這裡,突然發現,流鼻血-魚刺卡喉-口腔潰瘍-脫髮-痔瘡,這才是每個人從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的人生真相啊!

特約作者:胡秋慧

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放射科博士研究生

審稿專家:吳慶健

濟寧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 SCHLOSSER R J T N E J O M。 Clinical practice。 Epistaxis [J]。 2009, 360(8): 784-9。

[2]MULLA O, PROWSE S, SANDERS T, et al。 Epistaxis [J]。 2012, 344: e1097。

[3]PATEL R J F P S F。 Nasal Anatomy and Function [J]。 2017, 33(1): 3-8。

[4]VALLAMKONDU V, CARLILE S, SHAKEEL M, et al。 Neck abscess and vocal cord paresis: delayed complications of a self-extruded long fishbone stuck in throat [J]。 2013, 2013。

[5]ESPARAZ J, CARTER S, MATHIS M, et al。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Management in Children: Can It Wait? [J]。 2020, 30(12): 1286-8。

[6]STUBINGTON T, KAMANI T。 Food bolus and oesophageal foreign body: 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and proposed management process [J]。 2021。

[7]ACHESON A, SCHOLEFIELD J J B。 Management of haemorrhoids [J]。 2008, 336(7640): 380-3。

[8]NISAR P, SCHOLEFIELD J J B。 Managing haemorrhoids [J]。 2003, 327(7419): 847-51。

[9]SANDLER R, PEERY A J C G, ASSOCIATION H T O C P J O T A G。 Rethinking What We Know About Hemorrhoids [J]。 2019, 17(1): 8-15。

[10]陳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學。第8版 [M]。 外科學。第8版, 2013。

[11]JACOBS D J T N E J O M。 Clinical practice。 Hemorrhoids [J]。 2014, 371(10): 944-51。

[12]POURAN A, MAHMOOD K, MOHAMMAD K, et al。 Twelve vegetables use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Persian Medicine [J]。 2019, 39(4): 466-73。

[13]SINCLAIR R J B。 Male pattern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1998, 317(7162): 865-9。

[14]LIN R, GARIBYAN L, KIMBALL A, et al。 Systemic causes of hair loss [J]。 2016, 48(6): 393-402。

[15]BERTOLI M, SADOUGHIFAR R, SCHWARTZ R, et al。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2020, 33(6): e14055。

[16]ALESSANDRINI A, BRUNI F, PIRACCINI B, et al。 Common causes of hair loss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richoscopy and therapy [J]。 2021, 35(3): 629-40。

[17]ZGONC KULJ A, POLJ AK N, KO EVAR GLAVA N, et al。 Herbal prepar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J]。 2020, 312(6): 395-406。

[18]PALERI V, STAINES K, SLOAN P, et al。 Evaluation of oral ulceration in primary care [J]。 2010, 340: c2639。

[19]COVENTRY J, GRIFFITHS G, SCULLY C, et al。 ABC of oral health: periodontal disease [J]。 2000, 321(7252): 36-9。

[20]SCULLY C, SHOTTS R J B。 ABC of oral health。 Mouth ulcers and other causes of orofacial soreness and pain [J]。 2000, 321(7254): 162-5。

編輯:張小乙、張傑、張亮

運營:韓寧寧 | 統籌:吳維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歡迎微信搜尋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