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許多男孩子小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幻想,某天在放學路上撿到一本武學秘籍,或者偶然間得到高人指點,修得蓋世神功重返江湖,而武俠劇意味著一種情懷,成為影響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然而,由於武俠劇中的情節設定比較誇張,經常有一些違反人體和醫學常理的鏡頭動作,如果被小朋友盲目模仿,也會造成潛在的危險。

此前曾有一名重慶的四歲男孩手持水果刀,在街邊扮演《神鵰俠侶》中的楊過,不慎摔倒後脖子被刀劃傷,所幸傷情不重。

那些看起來視覺衝擊力很強的畫面,蘊含著哪些與血有關的健康誤區呢?

01

受傷就吐血?個個都有胃病嗎?

要說武俠劇裡最常見的,莫過於各種吐血的鏡頭,高手過招時被對方掌力所震,哇地一聲吐出一口鮮血來,或者突聞噩耗急火攻心,嘴角緩緩流下一股血跡,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一段打鬥:

黃藥師飛身而下,以雙掌和周伯通單掌相交,勁力送出,只聽得“騰”的一響,周伯通一跤坐倒,閉上雙目,然後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臉色登時慘白如紙。

在武俠劇裡發生激烈打鬥,出現這樣的吐血情況,是由於內力的衝撞,導致五臟六腑受到損傷,進而透過口腔將破損處的血液排出。

上文提到的兩人都是內功上乘的一派宗師,高手過招比拼內力,內力雄渾者更可“以氣傷人”。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再如《天龍八部》裡,本相和尚與鳩摩智纏鬥,接了對方四招狠辣凌厲的“火焰刀”,在鳩摩智極強內勁的陡然衝擊下,本相身形一晃,“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在小說中,火焰刀是一種結合高深內功才能施展的掌法,傳聞可摧人肺腑於無形。

由此可見,武俠劇中的受傷吐血,似乎都與一種玄之又玄的“內力”息息相關,但如果以現代醫學的視角來進行觀察,要造成這些大俠受傷吐血,而且吐成影視劇中的那個樣子,就必須存在非常嚴重的消化道出血,但這種情況實際上是較為罕見的。

武俠劇中逢傷必吐血,除非古代俠客們各個懷揣腸胃頑疾,否則絕難出現。而這“吐血”一說,其實有著更為細緻的劃分。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02

吐血還能美美的?

我們看到影視劇中的吐血,有些呈鮮豔的紅色,有些呈晦暗的紅色,受傷者多半手扶胸口作痛苦狀,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想要安安靜靜地吐出鮮血來,其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醫學中通常用“嘔血”和“咯血”來形容經口腔排出血液的情況,而不會說“吐血”。

嘔血指嘔吐出的血液,

一般出血位置在上消化道,嘔出的血大多為棕褐色或者咖啡色。

咯血指下呼吸道或肺組織出血,

多伴有咳嗽,咯出的血多為鮮紅色。

然而,如果上消化道出血,只要不是出血非常快、出血量非常大,都不會從口中嘔出;如果是下呼吸道出血,會伴有咳嗽和鮮紅色泡沫。

所以影視劇中那樣安靜美好、嘴角淌過一條血痕,其實是很難發生的。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在日常生活中,

咯血常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疾病,

嘔血多見於肝硬化後食管靜脈曲張、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如果沒有實在的病灶,單憑外力所傷或急性事件刺激,是絕難導致嘔血或者咯血的。

所以,武俠劇裡那種能一掌震裂別人胃部血管的“蓋世神功”,只是一種帶有神話色彩的想象,但嘔血和咯血往往意味著消化道或呼吸道存在病變,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類現象,還需要提高警惕進行區分,並及時就診。

03

斷臂後還能瀟灑騎馬?

在江湖上,各家武功絕學少不了神兵利器的輔助,也會出現各種兵器切割的負傷場景,在極端情況下還會有就義犧牲、殺身成仁的英雄壯舉。

比如《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斷臂,原著中有這樣的描寫:郭芙惱怒之下揮劍斬斷楊過右臂,一陣慌亂過後,楊過隨即鎮定,割下被單緊緊縛住肩膀以止血流,再用金創藥敷上傷口,慢慢扶著牆壁走了幾步,只因流血過多,眼前一黑幾欲暈去。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

身體裡有4000-5000毫升的血液,

這些寶貴的血液,一部分在身體裡奔流不息,運輸各種營養物質,另一部分貯存在肝臟等器官中以備不時之需。

一旦出現快速失血,體內血液無法及時補充和代償,就會造成生命危險。

作為一名亞洲人,楊過上臂的動脈潛藏在皮下13毫米處,上臂肱二頭肌內側的肱動脈被截斷,而肱動脈的每分鐘輸血量可達到30L,一旦斷裂就會出現急速失血,甚至

導致失血性休克。

如果被切斷時間達到60秒,整個人會因失血過多而昏迷,流血達2分鐘就會死亡。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在楊過斷臂失血的描述中,已經出現了“眼前一黑”的暈厥症狀,說明其短期內失血已經超過800毫升,即將出現面色口唇蒼白、手腳無力、全身冰冷、呼吸急促和脈搏微弱的症狀,儘管楊過及時包紮止血、保住了性命,但接下來的動作有些不合常理:

楊過猛力吸一口氣,從房中衝了出去,他伏在馬背之上昏昏沉沉,漸漸行至荒谷。一個剛剛斷臂之人,失血量大到出現昏厥症狀,竟然能夠躍上馬背從容逃亡,這隻能說是楊過的主角光環和劇本設定的需要了。

失血,尤其是快速而大量的失血,是一種最為危急的情況,會讓人體在極短時間內驟然失去生命力,沒有一種“神功”能夠阻止,

需要進行準確有效的急救止血和體液補充。

04

咬舌與刎頸,沒有看起來那麼從容

在武俠劇中,只要劇情需要,不僅想活就能活,而且想死就能死,比如被敵人逼入絕境的死士選擇“咬舌自盡”,而且往往一咬舌即斃命,又穩又準又狠。

這種聽起來異常慘烈的傷害方式,在

醫學上卻很難成立。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平時生活裡咬到舌頭,都會立刻傳來鑽心的疼痛,更不要說將舌頭齊根咬斷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劇痛會啟動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來防止舌頭被咬斷。

因此,咬舌需要常人所無法具備的心理素質,也必然經歷一個極其漫長而痛苦的過程,絕不可能像影視劇中那樣嘴角一歪流出血來當場去世。

咬舌自盡的畫面,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裡,其疼痛造成的暈厥會在幾十秒內恢復,而且

舌部創傷的失血量相當少,幾乎不會成為致死原因。

每個成年人擁有4-5升血液,當失去血量達到全血量的30%,會導致生命危險,而舌尖血管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這種程度的出血量。

再比如武俠劇中常見的刎頸,也經過了影視化的藝術處理。在刎頸時,傷口的皮肉會發生外翻,情況非常可怖,並且頸部動脈被割破後,鮮紅色血液會噴濺出很遠,不會像電視裡那樣只在粉白的脖子上,留下一道淡淡的嫣紅血痕。

刎頸也需要外科手術一般精確的刀法,不可能輕輕鬆鬆一揮劍就如願以償。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05

割腕自殺成功的難度,不亞於一場外科手術

在武俠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女主下定決心,選了一個月黑風高的良夜,躲在某個僻靜無人的角落,掏出一柄寒光閃閃的利刃,然後咔嚓一聲,伴著鮮血湧出,她一生的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而螢幕外的觀眾忍不住扼腕嘆息。

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這種創傷被賦予了過多藝術色彩。

實際上,常見的割腕主要觸及的位置是靜脈和毛細血管,而真正的

割腕需要傷害到動脈,

人體的動脈隱藏在面板以下6-7毫米的位置,比你看到的要深很多。

如果想要割到動脈,首先要撕開肌膚,然後切開肌肉,再刺透動脈並反覆切割,這個過程可不是電影裡輕描淡寫的劃一刀那樣,從切入角度和深度都有極高要求,甚至要達到外科手術的級別。

如果未傷及動脈,由於人體凝血機制的保護,就算像影視劇裡將手腕放在水盆中,或者整個人躺進水裡,都要經歷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手腕處就像有一千根容嬤嬤的銀針在扎那樣,其痛感可想而知。絕不會像武俠片中那樣錦衣華服,在手腕處輕描淡寫地劃上一刀就美美地撒手去世。

血流成河只是一種想象,武俠江湖中的死亡存在著刻意美化,這些外力造成的真正傷害,往往和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表現形式有所區別,切不可在生活中進行模仿和嘗試。

武俠劇中的那些醫學BUG,看得我尷尬到腳趾抓地

武俠小說和武俠片被稱為成人的童話,它們塑造了一個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的江湖,充滿情義的魅力,又承載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青春想象。

在那些激烈過癮的武林切磋中,確實有與日常邏輯和醫學原理相互碰撞的瞬間,需要合理區分藝術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邊界,避免被健康誤區所誤導。

無論是受傷噴血,還是壯士斷腕,這些畫面都停留於紙上江湖,象徵著具有共情的集體回憶,當嬉笑怒罵的江湖歷險終了,還是要面對真實的人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