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自學中醫快速成才的捷徑

每一個學中醫的青年學子,都希望自己早日成才,像老中醫一樣顧客盈門,施展才技,解人疾苦,受人尊敬。但又苦於自己年輕,經驗匱乏,只能自嘆: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慢慢熬吧。那麼有沒有縮短這個過程的可能和辦法呢?我認為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方法思路正確,就一定能提前達到理想的彼岸——一名受人尊敬的中醫大夫。下面就談一談我的認識和經驗。

自學中醫快速成才的捷徑

中醫從古到今一直分為兩大派,一為醫經派,走的是辨證施治的路子,以《黃帝內經》為主;二是醫方派,走的是湯方辨治的路子,尊奉的是《傷寒雜病論》。二者孰長孰短,客觀的說,醫經派優於醫方派,但只要學好都能達到著名中醫的水平,即中上工的水平。要是從客觀實際來看,醫方派之路更適合想快速成才和生存的青年朋友。從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來看,都是先從具體的事物開始的。先認識香蕉、蘋果、西瓜,才進而認識水果的概念;如果沒有香蕉、蘋果的具體形象。你再怎麼告訴別人水果的含義,他都很難理解。學中醫與此同理,中醫理論學得再好,沒有具體的方藥病案基礎,也還是不會看病。過去的老中醫,尤其是民間的,沒有很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學個兩三年就會看病,就是先掌握了具體的方藥;相反的是,現在的中醫藥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博士生學了五六年,(飽讀經書,滿腹經綸)卻不會看病,是什麼問題呢?一是因為學院派受西方醫學的影響,拋棄了傳統中醫的根本,二是學習過程顛倒了,如果先不學高深的理論,而是先學習方藥,學具體看病,一招一式積累個2年,增長些具體形象的知識,再學習《內經》《難經》一類的,恐怕就不一樣了。這就叫做先易後難,先具體後抽象。湯方辯證就是具體的、形象的。大家只要記住,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用桂枝湯就行了;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就夠了,就可以先看簡單的病,實際上經驗多了一樣可以看複雜的病(但要看危重病還是要以辨證施治為主)。不必先要去弄懂什麼營衛不和、少陽太陽之類的理論。說明一點,不是不讓弄明白理論,而是說暫時不要去糾纏這些東西,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臨床經驗增多,再看書研究,自然而然就會懂了,也就會運用了。專方專藥相對好掌握,也容易見效,從而可以大大的增強學習運用中醫的信心。實際上,過去的中醫大家走的都是這條路。

自學中醫快速成才的捷徑

我開始學中醫時,也不是一開始就學的《內經》《難經》陰陽五行等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先學的湯方辯證,因為易學、易懂、易用。

現在的青年中醫,初出茅廬。走上社會後,首先面臨的是生存,要養家餬口,安身立命,如果不能很快的開啟局面,爭得顧客,獲得收入,那怎麼能行呢?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麼去解人疾苦,治病救人!要想開啟局面,迅速出名,專病專方,湯方辯證為一條捷徑,舍此無二。我見過很多中醫大夫僅憑一個方子、僅憑一招吃一輩子。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孜孜於理論研究,搞辨證施治,我可以不客氣的說,沒有長期臨床經驗的你根本辨不了;即使辨出來某證,又面臨一大堆方子的選擇,因為沒有實踐經驗你也選不了。一個腎陽虛,就有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陽和湯、四逆湯等湯方,沒有經驗怎麼選?辨不好,治不了病,沒有收入,吃什麼喝什麼?湯方辯證就沒有這個弊病,一病一方,死模式。好學,好掌握,又容易見效。只要你治好幾個患者,病人就會蜂擁而至。要知道病人是最實際的,他不管你年齡大小,資歷深淺,是專家還是教授,只要能治好病他就認你。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就是真理。先走湯方辯證之路是年輕中醫成才生存的最佳選擇。

那麼,辨證施治的路子可不可以走?當然可以走。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慢慢積累個十來年臨床經驗,再用點心,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想沒有哪個年輕中醫願意慢慢熬,等到白了頭才出名。實際上讓我看,先走湯方辯證的路不吃虧,既能早出名、早得利、早積累經驗,後期也能走到辨證施治的路子上。各位想學中醫的不妨試試,這是我的個人體會,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