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至今令人津津樂道的名言:“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西方科學家都很重視這百分之一的靈感的透發,認為那是發明創造的源泉。

在16世紀以前,東方中國的科技水平可以說遙遙領先於西方。

據統計,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約有300項,其中175項是中國人的發明。

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青銅、陶瓷、中醫中藥……無一不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光芒。

那時的成就,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人對修身明德和三墳經典的重視,從而啟慧益智,誕生了一大批古代科技成果。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中國特有的慧智圓融之學,在古代有一個不一樣的稱謂,稱為“幾”學。

熊春錦先生在《簡帛釋解》一書中對這一學說作了系統闡述,重新建立起一個古為今用的學術體系,稱為“幾學”。

據《簡帛釋解》闡釋,古之幾學在周朝之前就已形成並被廣泛應用,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幾學並未被詳載於史冊,但從一些典籍當中仍然零星可見其蹤影。

如《易·繫辭上》:“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韓康伯注:“極未形之理則曰深,動適微之會則曰幾。”

三國·魏·曹植《文帝誄》:“研幾六典,學不過庭。潛心無妄,亢志清冥。”

南朝·齊·王屮《頭陀寺碑文》:“語彝倫者,必求宗於九疇;談陰陽者,亦研幾於六位。”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阿踰陀國》:“其弟世親菩薩於説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達學研機。”

清·方文 《喜左又錞見訪即送其歸裡》詩之一:“學《易》元同舍,研幾爾獨能。”

需要注意的是,幾字與幾字在古代字義有很大區別,現代人如果單純用“幾”來表述幾學,就會混淆甚至喪失幾學深刻的學術內涵。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幾學到底有何特色?我們僅從我國古今兩位藥物學家的事蹟中,就可以窺其一斑。

第一位就是炎帝神農氏,這位祖先除了在農業方面的貢獻外,還是醫藥的發明者。

其中我國現存最早的醫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是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而成書。

《神農本草經》記錄了365種中藥的性、味、主治、功效等內容,樸實有驗、歷用不衰,至今仍是中醫臨床的必讀之物。

比如常見的人參這味藥,書中是這樣記載的:“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年祖先們對藥物的認識不單純是智識層面的經驗之談,而是一種慧智同運狀態下對藥物精氣在體內執行的觀察結果。

相傳神農氏的肚子像水晶般透明,藥物在腹中的執行變化了然可見,其實就是對其慧性狀態神話式的描述記載。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另一位就是“青蒿素”的發現者,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和醫學獎的藥物學家屠呦呦老前輩。

她最終能夠成功發現和提取青蒿素的靈感來源,是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關於青蒿抗瘧的記載,這給在黑暗中摸索的課題組帶來了一抹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當初篩選青蒿,也僅僅只有68%的有效率,遠遠達不到普遍治療的效果。

瘧疾作為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東晉時期很多醫生還專門對這個病進行過論述。

拿一把青蒿絞成汁能治療瘧疾。

”這給了屠呦呦很大的靈感,因為這個“原始”的治療方式恰恰顯示出了老祖宗們的智慧!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青蒿的用法,老祖宗們是“絞汁”服用,而不是我們常見的中藥煎煮。

屠呦呦忽然意識到問題,為何她做青蒿只有68%的有效率?

因為她也是按照傳統思路去水煎或者乙醇浸泡,是不是就是這步出了問題,反而把青蒿的有效成分破壞了?是不是高溫才是最忌諱的?在此之前,屠呦呦已經篩選了200多種中藥,無一成功。

事後屠呦呦回憶到這個老祖宗的智慧的時候,認為的確有道理,在傳統水煎中藥一統天下的時候,為何老祖宗們偏偏對青蒿就是不煮?而是榨汁來喝?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屠呦呦決定用沸點只有34。6℃的乙醚來提取青蒿。

“那時藥廠都停工,只能用土辦法。

我們把青蒿買來先泡,然後把葉子包起來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實驗,我們才真正發現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說。

中國古人那麼多科技發明的靈感從哪裡來?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可看出,慧智圓融的幾學是以慧馭智,是在慧觀狀態下對事物達到更為深刻細緻乃至精微的認知。

而純智識的單一認知事物的方法,就顯得堅難和耗時,不僅需要點狀透發的1%靈感的引領,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付出99%的汗水。

所耗時間、精力、物力和財力與幾學慧智方法對比而言是巨大的,這一點很值得身處今天的人們去思考和認識。

END

本期話題

讀完本文,你有什麼感悟呢?

歡迎在留言評論與分享

作者:王尚軍

配圖:趙小莉 美編:心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