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人工甜味劑或增患癌風險

人工甜味劑或增患癌風險

湖北宜昌市民在超市裡選購果汁飲料。(視覺中國/圖)

甜味的誘惑,很少有人能夠抵擋。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吃糖會長胖,還不健康,以“零糖”飲料為代表的各類工業食品更傾向於用人工甜味劑來替代糖。一來,人工甜味劑通常只含有很少熱量,甚至不含熱量,從營養成分表上看,似乎更健康;二來,人工甜味劑往往比糖甜數百倍甚至數萬倍,從生產來看,更少的甜味劑就可以達到產品所需的甜度,成本也更低。然而,關於人工甜味劑的安全性,特別是致癌的風險,一直存在爭議。

最近,法國一項較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透過對人們飲食和癌症資料的分析,為人工甜味劑的健康風險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發現,飲料、酸奶、冰淇淋等大量食品中常用的人工甜味劑的攝入與癌症風險升高有關,特別是阿斯巴甜、安賽蜜等常見甜味劑,相關癌症風險升高得很明顯。

不是糖的安全替代品

具體來看,該研究在對10萬多成年人進行了長期隨訪後發現,相比不吃甜味劑的人,甜味劑總體攝入量更高的人患癌症的風險也更高。對癌症種類而言,研究中發現,風險更高的是乳腺癌和肥胖相關的癌症。而從甜味劑的種類看,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對應的癌症風險更高。這一研究2022年3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

開展這項研究的巴黎北索邦大學營養流行病學研究人員夏洛特·德布拉斯(Charlotte Debras)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與好些個公共衛生機構的官方建議一致,這些發現並不支援用人工甜味劑作為食物或飲料中糖的安全替代品。”

糖的健康危害有目共睹,不僅會導致人體重增加,造成超重和肥胖,還會影響牙齒和口腔,造成蛀牙等。而肥胖作為一個常見的健康風險因素,還會進一步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在內的一系列心血管代謝類疾病。綜合各類科學證據,世界衛生組織很早就開始建議人們控制遊離糖的攝入量,認為不論成人還是兒童,至少要將每日遊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到佔總體能量攝入的10%以下,如果可以的話,降到5%以下更好,換算來看,成年人最好每天攝入不超過25克糖。這對甜食愛好者來說,可能有點難。

而最新研究意味著,人工甜味劑可能也並不能完美地解決糖所帶來的健康威脅,相反,可能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這些發現基於當地一項開始於2009年的大型營養與健康調查,超過10。2萬志願參與調查的都是成年人,平均年齡達到約42歲,調查時收集了他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和鍛鍊習慣等大量基本資訊,尤為特別的是較詳細記錄了他們的飲食情況,調查參與者不僅要告知他們吃的和喝的東西,還要透過拍照或標準容器等方式提供食物分量的資訊。在人工甜味劑攝入量方面,還會透過常規收集具體商品名稱的方式去評估。經過中位數近8年的隨訪,共有三千多人診斷出癌症。從這些病例中,研究人員可以探究人工甜味劑和癌症之間的關聯。但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關聯,卻不容易回答。

致病機制尚不清楚

早在2019年,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曾以小鼠為研究物件,在《科學》雜誌(Science)報告過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在促進腫瘤生長方面的作用。研究發現,由於攝入高果糖玉米糖漿,小鼠患癌部位果糖和葡萄糖的濃度有所升高,腫瘤內部的糖酵解得以啟用,脂肪酸合成增加,支援著腫瘤生長,為甜味劑的致癌機制提供了一個證據。但阿斯巴甜等非糖甜味劑與之有明顯的區別。

最新研究雖然發現了人工甜味劑攝入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但尚且不能識別潛在的致癌機制。參與該項研究的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科學家馬蒂爾德·圖維爾(Mathilde Touvier)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機制在起作用,最新研究中觀察到的人工甜味劑攝入和癌症風險的關係,部分可能是由超重相關的代謝失調驅動的,其他一些機制可能也包含在內。基於體外和體內的試驗結果,人工甜味劑的致癌性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懷疑,與炎症、血管生成、促進DNA損傷、抑制細胞凋亡有關的一些機制可能在致癌性中有起作用。

“當然,對於無熱量的人工甜味劑,比如糖精、蔗糖素、阿斯巴甜等,有觀點認為,它們參與了腸道菌群的改造,在小鼠和健康人體內導致失調和葡萄糖耐受不良,這轉而又參與到一些癌症的發展中。”馬蒂爾德·圖維爾強調,要想弄清潛在機制,仍然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重新評估風險

事實上,由於科學證據的積累,近年來一些國際衛生機構已經在著手重新評估人工甜味劑的安全性,包括歐洲食品安全域性、世界衛生組織等。2022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針對非糖甜味劑健康效果的科學證據進行了新的系統性研究,發現甜味劑的攝入會導致成年人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略為減少,但對於肥胖或者空腹血糖、胰島素、血脂和血壓等心血管代謝健康的指標沒有顯著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以人工甜味劑來替代糖的話,可以減少能量攝入,所以能起到一點減少體重的作用。

但這不意味著多吃就更好。研究報告也發現,在一些佇列研究中,更高的非糖甜味劑攝入與體重增加,以及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率風險升高有關。孕婦研究顯示,較高的非糖甜味劑攝入與早產風險升高有關,後代肥胖的風險也更高。還有研究表明,非糖甜味劑糖精的攝入與膀胱癌的風險有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該系統性研究中發現的非糖甜味劑健康效果,證據的可靠性程度大多都不算高。

這些分析是在德國弗萊堡大學研究人員英格麗德·託伊斯(Ingrid Toews)等人此前的研究基礎上開展的。2019年,他們曾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報告過關於非糖甜味劑健康風險的研究,與世界衛生組織最近更新的分析相比,當時總體上認為,非糖甜味劑食用群體和未食用群體之間,大部分健康結果方面沒有發現差異。當時還指出,少量發現了風險關係的研究中,大部分參與者少,持續時間短,因而研究質量有限,證據的可靠度不高。

對比來看,最新的基於法國人群的較大規模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一些優勢。夏洛特·德布拉斯介紹,關於人工甜味劑攝入和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之前還沒有佇列研究在整個飲食中直接調查定量的人工甜味劑攝入量本身,並區分不同的甜味劑型別的。實際上,主要是採用一些代理的方式,比如去分析人工甜味劑飲料。儘管這些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證據,但是,考慮到酸奶、早餐穀物、冰激凌等許多其他食物也會含有人工甜味劑,只測量人工甜味劑飲料可能不足以準確地計算總體飲食中甜味劑的攝入量。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表的系統回顧與薈萃分析研究中,好幾個病例對照研究已經分析了人工甜味劑或人工甜味劑飲料與不同部位癌症的關係,然而,這種研究設計較強的潛在反向因果偏差限制了這些研究的解釋能力。”夏洛特·德布拉斯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相比之下,他們的研究依託於一個大樣本的長期研究,而且在個體的層面上詳細評估了人工甜味劑的量,這使得相比此前的研究而言,可以更精準地分析人工甜味劑攝入與癌症風險的關係,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最新研究中能夠發現二者之間的相關性。

不要把甜味飲料當水喝

當然,雖然有優勢,但最新研究的侷限仍然是存在的。一方面,納入的調查人群雖然超過10萬,但因為不是代表性抽樣,且樣本中女性佔比近八成,受教育水平、年齡都偏高,健康意識也相對更強,調查中人們飲食里人工甜味劑的攝入量相比其他一些大型研究偏低,因而,相關結論不宜直接推廣到整個人群。考慮到很多重度甜味劑食用者的存在,最新研究中識別出的癌症風險從整個人群來看,很可能是低估了。實際上,正是因為這種侷限,被調查人群中人工甜味劑蔗糖素的食用相比阿斯巴甜和安賽蜜來說非常少,因而,未發現與蔗糖素相關的癌症風險也並不意味著它就是安全的,應該謹慎看待。另一方面,從癌症案例數量來看,有限的案例數也影響著對更多部位患癌風險的認識,這些都有待更多的大規模長期研究去確證。

而更重要的侷限是,最新的觀察性研究仍然不足以在人工甜味劑攝入和癌症風險之間建立準確的因果關係,雖然,該研究已經考慮了年齡、教育、性別、生活習慣、疾病史等大量可能對結果造成干擾的因素。

“我們的結果表明,人工甜味劑和過量糖的攝入看起來都與癌症風險有關。”馬蒂爾德·圖維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諸如法國食品、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署這樣的公共衛生機構早年針對人工甜味劑提出的一些官方建議,仍值得關注,它認為,在公眾中減糖的目標雖然很重要,但並無有意義的資料可以證明要在公共衛生框架內鼓勵用高強度甜味劑替代糖。減糖要從低齡人群減少甜食入手,建議不要把人工甜味劑和含糖的飲料當水喝。

不論是對人工甜味劑還是各種糖來說,控制相關甜味飲料的攝入都是一個重點。因為,相比固態甜食所帶來的飽腹感,液態的飲料飽腹感不強,容易導致人不知不覺攝入超量的糖,或增加對人工甜味劑的食用量。如果養成習慣把甜味飲料當水喝,潛在的健康危害更大。

從發展歷史上看,人工甜味劑其實並不算新事物。阿斯巴甜發現於1965年,安賽蜜發現於1967年,蔗糖素髮現於1976年,糖精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879年。除了最新研究中涉及的這些甜味劑外,日常生活中作為食品新增劑的常見甜味劑還有很多,包括紐甜、甜蜜素、阿力甜、甘草酸銨等不同型別。可以適用的食品除了甜味飲料外,餅乾、麵包等甜食,還有調味品等都可以有所新增。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相關科學證據存在衝突,目前,世界各地的食品監管機構總體上認為甜味劑對人體是安全的,只要按照規定的劑量限度新增在允許的食物型別中。然而,科學證據是在不斷累積和更新的,包括最新基於法國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在內,隨著越來越多長期研究的開展,以及公共衛生機構對相關風險的重新評估,科學界和監管機構對人工甜味劑是否致癌等安全性的認識,可能會達成新的共識。

就目前而言,基於有限的證據和潛在的風險,對甜味劑的消費至少應有所節制,不能因為人工甜味劑熱量少,理論上不會明顯增胖,就大量食用,更不宜將各類甜味飲料當水喝。

南方週末記者 王江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