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當意識到自己或者所愛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時,你可能會感到天塌了下來。但透過正確的自助與治療,你也可以控制住疾病並過上充實的生活。

作者

/ Melinda Smith, M。A。, Lawrence Robinson, and Jeanne Segal, Ph。D。

封面

/ James Fenner

出品/

神經現實精神健康團隊

丹尼今年21歲了。

六個月前的丹尼是大學裡的好學生,也是電器商店倉庫裡的優秀兼職員工。然而最近,他的想法開始變得越來越偏執,行事也越來越怪異。

第一次異常出現在學校:丹尼開始覺得教授們正在準備動手把他“解決掉”,原因是他在課堂上的發言聒噪又莫名其妙。隨即他告訴室友,其他同學也參與了這場陰謀。不久後,他便輟學了。

自此,丹尼的症狀開始惡化。生活上,他不再洗漱以及打理個人衛生。工作上,他覺得老闆一直在透過植入在電視螢幕裡的監控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隨即他聽到有人叫他找到並毀掉這個裝置。

丹尼選擇了聽從腦中的指令,於是情況變得愈發不可收拾。他砸碎了幾臺電視,咆哮著說他再也不會忍受他人的非法監視了。老闆被他瘋狂的舉動嚇得不輕,連忙報警。

最終,丹尼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被強制送往醫院接受住院治療。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Michael Driver

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什麼?

是多重人格嗎?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較難治療的精神疾病,

其症狀主要表現在真實與幻想的混淆、思維不清、情緒管理失調、無法與他人產生正常的連結或發揮正常的社交功能等

等,常常嚴重干擾患者的思維、行為,與對世界的感知。

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見的一種是

偏執型

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對現實有著扭曲的認知,他們總是看到或聽到不存在的事物,說話沒有條理和邏輯,妄想他人試圖傷害自己或感到自己被監視了。由於這些和現實相悖的認知,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際關係、日常生活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乃至無法完成工作學習,甚至是沐浴、進食、運動等日常活動。一些患者還會出於試圖自我治療的目的嘗試酒精和毒品,但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與世隔絕,每日活在困惑與恐懼之中。尤其在急性發病期、抑鬱期,以及治療的前六個月,這些患者的自殺風險會顯著升高。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

慢性疾病

,需要很長時間的治療,但是好訊息是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都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而不是加重。並且,由於醫療手段的持續進步,我們能夠控制病情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樣、有效。

精神分裂症的發作通常是

間歇性

的,所以在恢復期,患者可以自主採取策略來減少病情復發的長度和頻率。只要加以合適的幫助、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能夠控制好他們自己的症狀、生活自理並過上和常人並無大異的生活。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Jackkrit Anantakul

儘管精神分裂症並不是一種罕見的病症,大眾對它卻有著數不清的錯誤認知和非理性恐懼。下面就是四個關於精神分裂症的常見誤區:

誤區1:精神分裂症指的是人格分裂或者多重人格。

事實1:多重人格(現稱分離性身份障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精神分裂症且非常罕見的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並沒有分裂,他們更像是從現實中“分離”了。

誤區2:精神分裂症是非常罕見的疾病。

事實2:精神分裂症並不罕見。每一百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誤區3: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傷害周圍的人,是危險的。

事實3:儘管精神分裂症帶來的妄想和幻覺有時會促使患者做出暴力行為,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並不會這樣,更不會給他人帶來危險。

誤區4:精神分裂症患者無可救藥,我們不必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事實4:精神分裂症確實需要長期規範的治療,但這不代表我們對於精神分裂症完全束手無策。實際上,只要合理治療,他們一樣能夠過上充實且富有創造力的生活。約翰·納什就是個例子。

我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

有得精神分裂的風險嗎?

許多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系列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要想知道一個人得精神分裂的可能性,我們既得看基因,也要看環境。

遺傳因素

儘管已經有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存在家族遺傳,約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並沒有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近親家屬。從另一個方向來說,基因上易感精神分裂症的個體也並不一定會患病。這些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發生發展還有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參與。

環境因素

研究表明遺傳基因決定個體的易感性,而在這易感性之上加以環境影響才會最終使個體患病。換而言之,遺傳基因在個體內埋下了疾病的種子,但不同的環境會決定這顆種子是否會發芽。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產婦在懷孕和哺育胎兒最初幾年的壓力水平是決定孩子是否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一大環境因素。引發壓力的因素包括:

胎內感染

生產時間過長或早產導致分娩過程中胎兒缺氧

嬰兒期病毒感染

早期喪失父母或父母離異

童年期遭受軀體虐待或性虐待

異常的大腦結構

許多研究指出,除異常的神經遞質分泌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結構也與正常人有顯著的差別,這說明大腦結構的異常在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過,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多個腦區,而非某個具體腦區的病變導致的。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Katherine Lam

得了精神分裂的人

會變成什麼樣子?

精神分裂症有五大典型症狀,其中四個陽性症狀:

妄想、幻覺、語言紊亂、行為紊亂

,以及所謂的“

陰性症狀

”。然而,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患病模式與嚴重程度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並不是每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這些症狀,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症狀。

妄想

妄想指的是個體堅信但明顯可被證明錯誤的想法。超過9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妄想的情況,是精神分裂症中極為常見的症狀。通常這些妄想涉及一些毫無邏輯的荒謬想法與幻想。妄想的型別具體包括:

被害妄想:認為自己正在遭受一個模糊的“他人”迫害、監視。這些妄想往往荒誕離奇,常常侵擾患者的心智。如,“火星人想把放射性顆粒投入到我的自來水裡毒死我。”

關係妄想:認為一項中性的事件具有特殊的個人意義。如,認為廣告牌上或是電視裡一個人隨口說出的一句話都是在向自己傳遞特別的資訊。

誇大妄想:認為自己是一位著名且十分重要的人物(如耶穌轉世或拿破崙轉世)或具有超能力(如會飛)。

被控妄想: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被外部、外星力量控制。常見的被控妄想包括思維被廣播(“我的想法正在被傳輸給他人。”)、思維被植入(“有人往我腦中植入一些不屬於我的觀念。”),以及思維被帶走(“中情局竊取了我的想法。”)。

幻覺

幻覺是指那些當事人自覺真實體驗到,但實際上只發生在其頭腦中的聽覺或其他知覺。幻覺可以涉及任何感覺通路,不過幻聽是最普遍的症狀,常在患者無法區分腦中的對話和外部聲音來源時發生。幻視則是另一種相對常見的幻覺。

精神分裂症所帶來的幻覺對於患者本身來說通常是有意義的。很多時候,患者幻聽的聲音來源是患者認識的人,且這些聲音往往是刻薄、粗俗、具有虐待性的。這些幻覺往往在患者獨處時更嚴重。

言語紊亂

精神分裂症會導致患者難以集中和維持注意力,而這往往會反映在患者說話的方式上。患者往往會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後語,以及邏輯混亂。

常見的言語紊亂的表現包括:

思維鬆弛:患者從一個話題迅速轉移到另一個話題,上下文毫無連線和邏輯。

新語症:患者會編造一些只對他們自己有意義的詞彙。

持續言語:指患者不停重複說同樣話語的病態表現。

音連:指患者經常基於詞的發音而不是含義把兩個詞語聯絡在一起。(如“他打發麻喀哈爬吧”。讀不懂這個句子是很正常的,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個結構正常的句子。)

行為紊亂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不能執行目標清晰的行動,他們失去了工作、與他人互動甚至照顧自己的能力。行為紊亂的特點有:

完成日常活動的能力不斷下降

情緒迴應難以預測且不合情理

行為怪異且沒有目的

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

陰性症狀

當患者喪失了某些正常人具備的能力,從而表現不出某些行為,陰性症狀就出現了。陰性症狀指的是正常行為缺乏的種種表現,與異常行為增多的陽性症狀相對。陰性症狀因為看上去不如陽性症狀嚴重而容易被人忽略,但強陰性症狀往往暗示著更加不良的預後。它們包括:

情感受限:神情淡漠、語調單一、缺乏眼神交流,面部毫無表情。

意志減退:缺乏主動開始一件事情並堅持下去的動力,無法照顧自己。

社交退縮:對周圍環境不聞不問,與社會疏離。

言語困難與異常:不能正常進行對話。回答問題簡短,有時答非所問,說話語調單一。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的醫學診斷需要基於整套的精神病學評估、病史評定和體檢。醫生甚至可能需要一些化驗檢查來幫助判斷病人的症狀是否有精神分裂症以外的起因,來儘可能減少誤診。醫學知識儲備不夠的我們不應該自己根據症狀隨意判斷,妄下定論的。

精神分裂症的DSM-5診斷標準

A。 兩項或更多下列症狀的出現,每一項均出現超過30天(如經成功治療,則時間可以更短),至少其中一項必須是1,2或3;

1。 幻覺

2。 妄想

3。 言語紊亂

4。 有明顯紊亂的行為或伴緊張症

5。 陰性症狀(情感受限、與之前不同的寡言少語等)

B。 在工作、學習、社交和生活自理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功能明顯低於障礙發生前的水平(若障礙發生於兒童期或青少年期時,則人際關係、學業或職業功能未能達到預期的發展水平)。

C。 這種障礙的體徵至少持續6個月。此6個月應包括至少1個月(如經成功治療,則時間可以更短)符合診斷標準A的症狀(即活動期症狀),可包括前驅期或殘留期症狀。在前驅期或殘留期,該障礙的體徵可表現為僅有陰性症狀,或有輕微的診斷標準A所列的兩項或更多症狀(如奇特的信念或不尋常的知覺體驗)。

D。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其他精神障礙(如分裂情感性障礙,或心境障礙伴隨精神病性症狀等)、某種物質(如毒品等)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神經現實》封面人物:他是如何讓自己走向天使| 精神健康訪談

SARAH GONZALES

那我能否預知

精神分裂症的發作呢?

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迅速且毫無徵兆,但是大多數患者的發病還是緩慢且有跡可循的。

在第一次急性發作前,他們往往會表現出認知與社交功能上的逐步衰退。

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朋友和家人往往會察覺到他們的古怪行為,但大多數人缺乏相應的知識,因而難以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在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可能會動力減退、情感減少,開始變得不願進行社交。ta會開始與外界隔絕、不修邊幅、言出荒謬,對生活漠不關心。ta開始放棄做一些平日裡常做的愛好和活動,在事業和學業上逐步下滑。

常見的預警訊號包括:

情緒抑鬱,社交退縮

對他人充滿敵意或猜忌,對批評極度敏感

不講究個人衛生

面無表情,眼神空洞

情感表達受限(無法哭泣或表達開心)或不合時宜的情緒表達(在悲傷的情境下開懷大笑或在高興的情境下嚎啕大哭)

睡眠紊亂(嗜睡或失眠);容易忘事;無法集中注意力

離奇、荒謬的言論;怪異的用詞或說話方式

雖說這些預警訊號不一定是精神分裂症帶來的,但它們無論如何都值得高度注意和警惕。當週圍的人反覆做出了這些離奇的行為時,我們應及時尋求醫學建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任何一種精神障礙的治療都是大有裨益。

我/我的親人朋友得了

精神分裂症,還有救嗎?

在自己或親密的人身上看到精神分裂症的症狀的確令人恐懼,但正規的專業治療和自身的努力可以幫助患者儘可能控制住病症,從而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至於具體的治療和自助指南,詳見下篇推文分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