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元朝覆滅的導火索竟然是一個石人?這個石人究竟有何來歷?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改變歷史的民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元順帝執政時期,元朝政治黑暗,吏治腐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廣大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奴婢。官府橫徵暴斂,盤剝百姓,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了20倍。丞相脫脫施行的變鈔法,導致物價飛漲,經濟凋敝。加上天災不斷,黃河水患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境遇悲慘,出現了“死者已滿路,生者與鬼鄰”的慘景。反抗的烈火在百姓心中燃起,只差一根導火索,就能蔓延成燎原之勢。

“獨眼石人”被挖出

這跟導火索不久就來了。公元1351年初,元廷派工部尚書賈魯徵發15萬河工治理黃河,河工勞動強度很大,而一些官員卻剋扣他們的伙食錢,河工們忍飢受凍,群情激憤。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抓住這一時機,大力宣傳“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世道將變,還到處散佈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並暗地裡鑿了一個獨眼石人,在背部刻上“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字眼,埋在將要施工的河道上。獨眼石人被挖出後,震動大河南北,百姓們都認為造反乃是天意。韓山童、劉福通趁勢揭竿而起,於1351年5月在潁州境內正式宣佈起義,起義軍頭纏紅巾以做標誌,所以自稱紅巾軍。

元朝覆滅的導火索竟然是一個石人?這個石人究竟有何來歷?

紅巾軍起義

在韓山童、劉福通起義的帶動下,北方各地貧苦百姓紛紛起義響應,芝麻李率領義軍攻佔徐州,王權攻佔鄧州、南陽,郭子興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他們都打著紅巾軍的旗號,所以都屬於北方紅巾軍系列。起義隊伍發展很快,短短三個月時間,就發展到了10多萬人。在北方紅巾軍起義如火如荼之際,南方也不甘示弱。同年8月,徐壽輝等人在蘄州起義,建立天完政權,孟海馬在襄陽起義,他們也都打著紅巾軍的旗號,這樣南北紅巾軍彼此呼應,起義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

郭子興

北方紅巾軍隊伍裡,韓山童、劉福通所部起義最早、實力最強、影響最大。韓山童起義不久被捕犧牲,劉福通成為起義軍事實上的領袖,他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權。郭子興以及後來承繼他衣缽的朱元璋,表面上都聽從大宋政權的號令。劉福通在1356年9月組織三路大軍北伐,佔領元上都,直逼元大都,給元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但由於三路大軍缺少配合,孤軍深入,最終被元軍各個擊破,北伐失敗,劉福通也在戰鬥中犧牲。這樣,紅巾軍起義最早的發動者韓山童、劉福通先後犧牲,沒有品嚐到最後的勝利果實。

陳友諒

南北紅巾軍起義持續了10多年之久,歷經大浪淘沙、分化整合,最後在江南地區彙集成了三大勢力集團。第一個是陳友諒集團,他原是南方紅巾軍首領徐壽輝的手下,後來殺徐自立,建立大漢政權,佔據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全省以及安徽、浙江、福建的小部分地區,是後期反元割據勢力中實力最強者;第二個是朱元璋集團,他原是北方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的部下,郭子興死後,他成了郭部的首領,率部強行渡江南下,攻佔集慶(今南京),把浙江中部、南部和江蘇、安徽的一小部分納入了勢力範圍。

元朝覆滅的導火索竟然是一個石人?這個石人究竟有何來歷?

朱元璋

第三個是張士誠集團,他最初率領18個鹽丁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先後攻佔了泰州、高郵。元朝丞相脫脫率領百萬大軍圍攻高郵,在即將破城之際,脫脫卻被元廷陣前罷職,導致百萬元軍潰敗,戰爭形勢從此逆轉,張士誠成為滅亡元朝的最大功臣。他隨後向南發展,控制了江蘇東部和浙江大部,以蘇州為都城,自稱吳王。

張士誠

以上三大勢力集團都處於江南地區,筆者認為這是“避強擊弱”戰略原則的體現。因為蒙元人力有限、軍力有限,在北方的統治力量強,在南方相對較弱,而且蒙古鐵騎擅長陸戰、野戰,到了南方水鄉難以施展,這恐怕也是北方紅巾軍遭遇失敗,而南方紅巾軍蓬勃發展的一個因素。三大勢力集團中,陳友諒軍力最強,有水軍60萬,大型艦船無數;張士誠佔據了江浙富裕地區,財力最雄厚;朱元璋是兩頭不沾,實力最弱,而且位置最差,處在陳友諒和張士誠的中間位置,最容易受到夾攻。

但最弱的笑到了最後。在元廷無暇無力顧及江南地區的情況下,三大勢力集團進行了終極決戰。朱元璋以小打大、以弱勝強,經鄱陽湖大戰,一舉殲滅陳友諒水師主力,箭殺陳友諒。隨後與首鼠兩端、坐失良機的張士誠交手,幾經鏖戰,最終滅掉張士誠所部,擒獲張士誠,張士誠上吊自盡,朱元璋完成了北伐前的力量整合。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1368年建立大明,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元朝覆滅的導火索竟然是一個石人?這個石人究竟有何來歷?

朱元璋北伐

縱觀此段歷史,可以看出,元朝滅亡的直接源頭在於紅巾軍起義,劉福通、徐壽輝、郭子興等人的頑強奮戰,嚴重打擊了元朝的統治力量,為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的崛起創造了條件,也為後來朱元璋的北伐成功打下了基礎。而紅巾軍起義的導火索就是那一句諺語、一座石人。“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一句改變歷史的民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