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上期關於人的三層境界的文章,有朋友說這標準太高了,達到第二層境界的都沒幾個,那豈不是大家一樣,都在最下一層。

按照《莊子》的文字解讀,確實是這麼回事。

現實中,人分三六九等,官大官小,錢多錢少,但在莊子看來,一個人只要沒有開悟,還完全活在感官的幻象中,那麼不管你什麼身份、地位,財富多寡,在高維度的人眼中,都一個樣,都是夢中人。用佛教的說法,都是“凡夫”。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所以《逍遙遊》的主旨,就是讓我們從幻象中覺醒,從內在空間著手,把生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維度。

文章的最後,莊子當然要給個結論:怎麼樣才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在這重要場合,莊子的老朋友惠子出場了。

惠子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謂“名家”,就是研究概念、邏輯這一套學問的。

惠子的思維、口才在當時都是一流的,否則他也當不上魏國的國相,正因如此,所以莊子最喜歡拿他練嘴,這老哥倆在一塊沒事就開始互懟。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這一回,惠子先說了個事,說魏王送他一個葫蘆種子,他給種出個巨無霸葫蘆來,這葫蘆多大呢?“實五石”,論重量大概是600斤,這個兒得多大?

惠子就犯愁了,這麼大的葫蘆沒法用啊,拿都拿不動。所以沒辦法,只能把它砸碎了。

莊子一聽,就說“夫子固拙於用大矣”,你這人太不會用大的東西了。接著他講了個故事:

宋國有個家族,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業,漂洗絲絮,得長年累月在水裡泡著,特別傷手,尤其是冬天。

好在他們家有個秘方,用來製作防手龜裂的藥物,藥效很好。

有個人聽說了,就出價百金買這個秘方,這家人禁不住百金的誘惑,就同意了。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這個人拿到藥方後,直接去獻給了吳王,當時正是冬天,吳王就派這個人領兵去和越國打水仗,有了這不龜裂手的藥,結果吳軍大勝,吳王很高興,就封賞這個人很多土地、財物。

可見,同樣的一個秘方,用處可小可大。

故事說完了,莊子就說惠子,你有這麼大的葫蘆,多難得啊,居然還嫌它太大,你不會把它做成腰舟,浮游於江湖之上嗎?你這個人真是“蓬之心”,太笨了呀!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惠子被呲了一頓,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他又說了,我還有棵大樹,名叫“樗”。這種樹,樹身臃腫不合乎繩墨,小枝捲曲不合乎規矩,生長在路旁,那些木匠都不搭理它。

現在你的話,就像這樗樹一樣,大而無用,誰都不會信你的。

莊子說,你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為了捕食小動物,一會俯下身子,一會上躥下跳,結果呢,經常踏中獵人的機關,死於非命。而那斄牛,大得能遮蓋天空的雲,有大的本領,卻不能捕鼠。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現在你有大樹,愁它無用,何不把它栽種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這樣你就可以在樹下或走或臥,多麼悠閒自在,而這樣的樹又不會遭受斧子或蟲子的傷害,看似沒用,又有什麼禍患呢?

重點來了,什麼叫“無何有之鄉”?

“無何有之鄉”,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地方?

其實,莊子描述的仍然是內在的精神世界。

“無何有”,一種心無掛礙、自然空靈的心理狀態,一種已經超越了人間的小大、是非、優劣、貴賤的境界。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鯤要有海,鵬要有風,還不是真正的“逍遙遊”,只有達到“無何有”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這個境界,有點像禪宗六祖那首著名的偈子說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正是意識進化到更高維度的一種境界,一般稱之為“化境”,到了老莊這樣的修為,才可以“和光同塵”,自由出入於化境。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逍遙遊》到這裡就講完了,總結一下: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小大之辯”,二是“人的三層境界”,三是“無何有”。

莊子先一一指給我們看:

這個是小的境界,這個是大的境界;

這是沉睡中的人,這是半睡半醒的人;

這個是真正的覺悟者,也就是“神人”,而神人的境界就是“逍遙遊”。

那麼怎麼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呢?

結論就是三個字“無何有”。

莊子:怎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原來這三個字才是根本

“無何有”看似玄奧,其實我們日常都可以體驗,很簡單,給自己10分鐘時間,就是坐著,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看看你體驗到了什麼?

歡迎評論區留言,這裡是蟬大俠國學頻道,咱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