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說起朝廷的六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因為六部制度從隋唐時期已經徹底形成,一直沿用到了清朝統治模式,延續了1000多年時間。但是,說起五軍都督府,相信有一部分朋友並沒有聽說過。因為五軍都督府屬於明朝特有的軍事管理機構,在明朝建立的初期,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屬於相互制約的兩個部門。但是,到了明朝統治的中後期,兵部已經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那麼,兵部如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呢?今天,我們聊聊這段歷史。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首先,我們聊聊三省六部制度。在隋唐統治時期,朝廷逐步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模式。三省分別是: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三省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六部則是:吏部、兵部、禮部、戶部、刑部和工部,各自負責不同領域的工作。其中,兵部負責全國軍隊的調動事務。三省六部制度從隋唐時期流傳到了宋元時代,公元1368年,吳王朱元璋稱帝,建立了明朝政權。

隨後,明朝大舉北伐,將元朝勢力驅逐回北方草原。明朝建立以後,在各方面基本上都繼承了元朝的制度。例如在朝廷設立了中書省,文官首領李善長擔任左丞相,名將徐達擔任右丞相,從而做到了文武平衡、文官與勳貴的制約。中書省管理六部,因此,在明朝統治的初期,六部的地位並不是很高。至於五軍都督府則是由大都督府改革而來的,公元1367年,朱元璋擊敗了漢王陳友諒以後,勢力範圍擴大到了兩湖流域,實力大大增強。此時,朱元璋需要一個專門管理軍隊事務的軍事機構。大都督府應運而生,由於這一機構非常重要,第一任大都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起初,大都督府的權力非常大,同時擁有調兵權和各地駐軍管理權。從明朝開始,皇權明顯加強。作為最高統治者,開國皇帝朱元璋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尤其是中書省和大都督府,公元1380年,朱元璋殺掉了丞相胡惟庸,並且撤銷了中書省這個機構。

從此以後,延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被廢除,六部開始直接向皇帝負責,六部的權柄明顯加強。就在同一年,朱元璋改革了大都督府,將大都督府改成了前軍、後軍、中軍、左軍、右軍5個都督府。每個都督府設立左都督和右都督,品級均為正一品。隨著五軍都督府的出現,標誌著武將集團對軍權控制力的削弱。五軍都督府喪失了大都督府擁有的議政權,開始不得不聽命於皇帝。此時,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仍高於兵部。因為各地軍戶的管理、各省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各地將領的升遷,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六部之一的兵部,在明朝初期僅僅擁有各地駐軍的調動權。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明史》中清晰講述了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的關係:“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由此可見,五軍都督府擁有統兵權,兵部則擁有調兵權。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一直在明爭暗鬥。從表面來看,這是兩個機構的權力鬥爭。但是實際上,則是武將勳貴集團與文官集團的博弈。

在明朝統治的前期,武將勳貴集團擁有很高的地位,各位國公或者侯、伯,基本上都在五軍都督府任職。隨著文官集團整體影響力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擠壓了武將勳貴集團的權力空間。尤其是內閣制度形成以後,內閣開始凌駕於六部之上,同時自然也凌駕於五軍都督府之上。內閣開始直接觸及軍事指揮權,與五軍都督府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至於兵部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一次軍事行動的慘敗,很大程度上大大削弱的武將勳貴集團的勢力,同時重創了五軍都督府。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在明英宗在位時期,明朝開始大規模北伐,反擊蒙古瓦剌部落的進攻。但是在土木堡戰役中,將近20萬明朝精銳力量全軍覆滅,明英宗朱祁鎮本人被俘。武將勳貴集團中,不少國公、侯爵、伯爵陣亡,武將勳貴集團的能力大大削弱。在這次浩劫中,五軍都督府暴露了各方面的問題。明代宗朱祁鈺上臺以後,親信官員于謙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提督京營。在此之前,這一權力一直屬於五軍都督府。在明代宗在位時期,兵部開始逐步插手武將的任免、各地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工作,並且把這些權力牢牢控制在兵部的手裡。

例如兵部的武選司,開始負責各地武將的升遷和調任。由此可見,五軍都督府的地位迅速下降。明英宗朱祁鎮復位以後,並沒有重新恢復五軍都督府昔日的權力和地位。按照《明史》的記載:“凡軍制內外相維,武官不得輒下符徵發。自都督府,都指揮司,留守司,內外衛守禦、屯田、群牧千戶所,儀衛司,土司,諸番都司衛所,各統其官軍及其部落,以聽徵調、守衛、朝貢、保塞之令。”在明朝統治中期,兵部已經開始逐步架空五軍都督府,,內閣則更在兵部之上。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由於武將石亨曾經密謀造反,引發了明朝皇室對武將勳貴集團的極度不信任,武將勳貴集團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衰落。此時的五軍都督府,只剩下了對各省軍戶和屯田的管理權。兵部則一片片割掉了五軍都督府所有的肉,在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期,軍戶和屯田管理權開始劃歸兵部。在此以後,五軍都督府徹底成為了一個虛職的軍事機構,主要是為那些武將勳貴集團的子弟們,安插工作機會,從此遠離了權力核心圈。

對於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關係,《明世宗實錄》中出現了一針見血的評論:“凡天下將士兵馬大數,蔭授、遷除與征討進止機宜皆屬之。十三年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見若以為品秩如其故者,而兵部陰移之,其權漸分矣。所謂五都督者,不過守空名與虛數而已。”由此可見,到了明朝統治的中期,兵部全面架空了五軍都督府,文官集團徹底架空了武將勳貴集團。在嘉靖、隆慶、萬曆時期,明朝各地的總督、巡撫們,以掛職兵部尚書或者兵部侍郎的身份,節制各地的將領們。

府部之間的爭鬥,明朝的兵部,如何徹底架空了五軍都督府?

至於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的工作關係,《明會典》中記載:“在京在外武職襲替優給,都司衛所呈送該府,行奏過送兵部奏請定奪。……後行奏俱改屬兵部。”到了明朝統治的末期,基本上出現了文官節制武將的模式,例如朝廷的督師、各地的總督、巡撫均為文官。清朝入關以後,由於自身並沒有行政管理經驗,因此幾乎照搬了明朝的各種行政制度。不過,清朝統治下,兵部的權力不如明朝,清朝形成了軍機處、兵部與地方上總督、提督相互牽制的作用。至於明朝建立的五軍都督府,清朝並沒有沿用,永遠成為了歷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