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在三國中,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絕對算得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天才級別選手,可兩人在政治上的願景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諸葛亮主張的是忠於君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司馬懿主張的是步步為營,取而代之。

在兩人不同的願景之下,造就了後代不同的結局,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蜀漢興盛努力奮鬥,就算自己死後,也希望子孫後代繼續堅持下去,而司馬懿為子孫後代奠定了一定霸業基礎,死後子孫後代可以步步為營。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死後,可以說剩下的事情就得靠年輕人去自己拼搏了,從當時的歷史結果來看,我們會發現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為司馬家後來的江山奠定了紮實基礎,可以說兩人都是人中龍虎,反觀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孫子諸葛尚,都在綿竹之戰戰死,一生似乎沒有什麼建樹,也不得志,為何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如此平庸呢?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對比

可以說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的存在,恰好就是三國當時英雄惜英雄的典範,只有有了諸葛亮,才能襯托出司馬懿的才能與存在必要,也只有有了司馬懿,才能突顯出諸葛亮的厲害之處。

兩人相愛相殺了大半生,總共有過兩次直面交戰,一次是第四次北伐的滷城之戰,另外一次就是五丈原之戰,兩次直面戰爭,第一次以司馬懿失敗告終,成為司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敗仗,第二次司馬懿總結經驗教訓,堅持不出戰,以此活活將諸葛亮熬死了,自己也算是扳回一局。

從兩人大半生的爭鬥來看,諸葛亮在整體實力上是要比司馬懿略勝一籌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打敗司馬懿,至於政治謀略等方面,其實兩人還是旗鼓相當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兩人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以及終極願景有所不同。

諸葛亮是典型的儒生思想,尊崇仁、義、忠、孝,他認為獲取天下應該取之有道,對待有恩於自己的劉備家族更應該是忠誠以待,對待天下蒼生應該像劉備那樣以仁義為主,不可濫殺無辜。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有了這種思想之後,諸葛亮就算後來在劉備去世後,自己手握蜀漢實權,也從來沒有過篡權的想法,而是始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的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生命,有人覺得劉禪太傻,要是諸葛亮取而代之,有可能情況會更好,可是那樣諸葛亮就已經不再是諸葛亮,並且也不值得後人稱讚了。

司馬懿與諸葛亮就是截然相反的,他不看重過程,更加看重的是結果,所以對於是否忠誠,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透過自己努力,步步為營,實現自己最終謀權篡位的目的。

曹操顯然是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所以教導後代曹丕等人不能過於重用司馬懿,曹丕終其一生都在考驗司馬懿,司馬懿在曹丕時期自然沒有辦法做出什麼大事情,一直到後來的曹叡,實在是無人可用,才不斷重用司馬懿,給了司馬懿後來篡權的機會。

司馬懿的理念就是,只要能夠實現篡權的目的,一切手段都是可用的,比如在高平陵之變中,不管是陰養三千死士,還是後來一舉將曹爽滅三族的行為,從嚴格意義上而言都是不仁不義的殘暴行為,曹爽就算有錯,也不至於滅三族,司馬師僅僅是一個臣子,卻敢公然陰養三千死士,關鍵司馬懿知道後還覺得司馬師很棒。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也就是在諸葛亮與司馬懿不同的願景影響下,後代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差距,下邊我們接著來看一看司馬懿兒子與諸葛亮兒子的區別。

司馬懿兒子與諸葛亮兒子對比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司馬懿的兒子代表司馬師以及司馬昭,這兩人是司馬懿的嫡子,除了兩人之外,司馬懿還有7個兒子,其中老九司馬倫還參與了後來西晉司馬家族內部的八王之亂,自立為皇帝,是司馬懿兒子當中唯一一個稱帝的。

當然其餘兒子我們暫且不說,今天就單純說一說司馬師和司馬昭,兩人是司馬懿兒子當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時也是最出名的。司馬師的能力我們不需要多說,整個高平陵政變,可以說是司馬師才是真正的老大,不管政變前陰養三千死士,還是政變中鎮定自若的指揮,都充分證明了司馬師能力不凡,就連司馬懿也讚揚司馬師。

在司馬懿死後,司馬師也能順利搞定第二次別人對司馬家族的反對(淮南二叛),並且直接把皇帝曹芳換成曹髦,雷厲風行的手腕,讓人不得不對司馬師能力表示肯定。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司馬昭雖然沒有司馬師那種魄力,但好歹也是能夠搞定淮南三叛,並且任命鍾會、鄧艾等人滅了蜀漢,將自己地盤增加,為後來司馬炎稱帝奠定基礎,同時也為三國的統一做出貢獻,由此可見,司馬昭也絕非等閒之輩。

反觀諸葛亮的兒子,養子諸葛喬年紀輕輕就去世,沒有過什麼建樹,兒子諸葛瞻,受到諸葛亮的蒙陰,在諸葛亮死後得到劉禪重用,可是在史料記載中,除了綿竹之戰外,似乎沒有其餘關於諸葛瞻的記載。

關鍵是在綿竹之戰中,諸葛瞻率領的數萬大軍,居然被鄧艾偷渡陰平的二千士兵擊敗,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瞻軍事能力應該一般,再從諸葛瞻臨死之前所說的一句話,自己一生有兩大遺憾,對內不能牽制黃皓,對外不能控制姜維,由此可見,諸葛瞻的政治能力也是一般的,至少比起諸葛亮來,還是相差甚遠。

經過這些對比之後,我們一定會發現,就單純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結果來看,確實司馬懿的兒子要比諸葛亮兒子優秀很多,可是事實真的如此麼?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司馬懿兒子真比諸葛亮兒子優秀麼?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需要先丟擲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取向問題,要是僅僅以結果論成敗,那似乎司馬懿的兒子成功一些,可是一旦我們以過程或者是做事的手段來討論成敗的話,毫無疑問諸葛亮的兒子才是成功的,為何這麼說呢?

最開始我就說過,司馬懿做事情是不擇手段的,這個特點剛好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師以及司馬昭,所以後來司馬師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是不擇手段的,最明顯的就是陰養三千死士,明明自己吃著曹魏的軍餉,卻在私底下養著三千死士試圖謀反,這種行為從儒家思想來看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可是司馬懿的教育就是這樣的,只要能夠得到結果,不需要去管過程和使用的手段如何,這就是司馬家族當時的家教,有了這種家教之後,司馬師可以輕易直接把皇帝廢除換成另外一個,有了這種家教之後,司馬昭可以殺皇帝,有了這種家教之後,司馬炎才敢篡權改朝換代。

要知道曹操比司馬家族更有實力稱帝,可是為何曹操沒有稱帝呢?最主要原因就是曹操深刻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必須等到有足夠好的機會到來,讓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稱帝的時候,自己再稱帝,反觀司馬家族,他們是不管有沒有機會,自己先稱帝再說,誰不服就把誰殺了,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從司馬家族上位的過程來看,無異於就是一場考試作弊,明明他們都是普通學生,可是卻直接去把老師的參考答案搶來抄寫了,誰要是敢說他們,他們就把誰滅了,試問這樣的一種做事手段,是我們所提倡的麼?這樣得到的結果,就算再好,又怎麼能算成功呢?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自己完全可以靠著父親的關係去走捷徑,可是他沒有靠著父親光環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堅持父親所教育自己的那些東西,做人要知道仁、義、忠、孝,所謂仁,就是不能因為自己私利而草菅人命,所謂義,就是可以為了大義捨生,所謂忠,就是忠於國家,所謂孝,就是孝順父母。

諸葛瞻在自己的私利以及國家利益面前,他只能選擇不斷忍讓,所以才會導致自己對內無法制衡黃皓,對外無法控制姜維,試問要是諸葛瞻也像司馬師以及司馬昭那樣不擇手段,或者說諸葛亮就已經像司馬懿那樣篡權,那麼諸葛瞻的結果顯然要比司馬師和司馬昭更好。有的時候,想要走捷徑很簡單,並且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也很簡單,但是從長遠來看,那就是自欺欺人,不信我們繼續來看看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王朝。

走捷徑可以獲得短暫收益,可是從長遠來看,必然是得不償失的,司馬家族建立起來的西晉,僅僅經歷過司馬炎一個皇帝之後,就開始動亂不已,關鍵這些動亂還不是來自外力,而是產生於內部,我們熟知的八王之亂就是司馬家族內部爭奪權力的典型。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為何這些王爺要內鬥呢?這就是司馬懿家教的問題所在,總強調不擇手段,只看結果,子孫後代都很好遺傳了父輩的做事風格,開始不擇手段也不管國家利益,去爭奪屬於自己的利益。

他們內鬥的結果就是直接導致了五胡亂華以及西晉的滅亡,前前後後,司馬家族總共經歷了四個皇帝,分別是司馬炎、司馬衷、司馬熾以及司馬鄴,但是後邊三個皇帝都是傀儡皇帝,活得生不如死。

更加糟糕的是,因為司馬家族產生的內亂以及導致的外族入侵,促使我華夏民族遭遇了歷史上最大的屈辱,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司馬懿的後代不僅沒有什麼建樹,還成為了歷史罪人,要是沒有他們那麼亂搞一通,怎麼可能出現外族入侵那種事情呢,畢竟五千年的華夏曆史上,這樣的事情少之又少。

反過來看一看諸葛亮的後人,雖然諸葛瞻在綿竹之戰去世了,但是諸葛亮還有一個有史料記載的兒子諸葛京,這個兒子一直隱忍,後來司馬炎還重用了諸葛京,讓諸葛家族得以延續,諸葛京得以善終,諸葛亮的後人自然是不少的。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但是在歷史面前,卻讓人們永遠記住了諸葛家族在那個時代的堅持,這難道不是一種成功麼?很多事情,也許我們不能單純從表面來看,需要深層次進行分析方可,在這個社會上,有德無才之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有才無德之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危害,遠遠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諸葛亮的兒子卻很平庸?我看未必

結語

不管什麼時代,有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比如人們的主流價值觀,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更加提倡人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發展,而不是不擇手段走捷徑,雖然說慢慢發展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是至少不會危害社會,而那些不擇手段的人,就算他一開始取得很不錯的成績,從長遠來看,依舊是弊大於利的!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