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西漢帝國有一位優秀的經濟學家,他叫卜式。他更是一位十分愛國的人物,數次在國家需要時捐出自己的財產。

也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和信任,然而在最後的立場選擇上,兩人卻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卜式,河南洛陽人,出生在經營畜牧業的家庭,算是有點小錢。但是父親去世之後,家裡便鬧起了財產糾紛。

弟弟想多分一點,母親又疼愛小兒子,自然也就向著弟弟。卜式也不是那麼計較的人,直接將大部分財產留給弟弟和母親,他自己只帶一百多隻羊另過。

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沒幾年,卜式卻又成了當地的畜牧業大戶,名下牛羊上千頭,還買了大宅子,是河南當地有名的富戶。

如此快速地發家,正是其經濟能力的體現。尤其是他創造出的後付費模式。對於那些錢不夠的人,可以先付一部分,後續按照一定的利息再補足。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如此雖然會承擔一定的風險,卻也大大地擴大了客源,公元前122年,卜式已是河南最大的畜牧戶。然而卜式不僅能掙錢,更捨得花錢。

此時漢朝反擊匈奴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國家花銷甚大。移民恢復生產要錢,駐軍吃飯要錢,打仗更要錢。

在很多商人都忙著發國難財的時候,不是卻主動上書朝廷,表示願意捐獻自己一半的家產,幫助抗擊匈奴。

如此與眾不同,自然遭到了漢武帝的懷疑,認為他別有用心,並沒有搭理他。只是後來實在是要用錢了,才想起卜式。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此時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招撫匈奴貴族,需要花錢;關中大地卻又連發黃河水災,賑濟災民要錢。此時的漢帝國財政卻幾近赤裸。

而卜式在河南發生災情後,已經主動拿出二十萬錢安置災民,如此情況下,漢武帝總算是相信卜式了。很快對他進行封賞,賞賜十二萬錢。

卜式分文未取,又將其捐了出去,還主動勸說各家商賈,給漢帝國募集了一百多萬錢。如此當稱得上模範人物,漢武帝將其事蹟昭告天下,讓全國學習。

卜式的名聲一下就大了,後來在關鍵時刻,卜式又主動捐獻,成了愛國標杆人物。但卜式並沒有因此自滿,對於漢武帝的賞賜一律推辭,官位更是推脫,安心地在河南養羊。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然而對於這樣的人,漢武帝沒準備就放過他,卜式稱自己只會養羊,好,漢武帝就讓他去上林苑養羊,如此卜式再沒了藉口,接受了中郎將官職。

當官後卜式仍然是兢兢業業的工作,所以官職也是一路高升。當然真正高升的原因,還是卜式提出的“養羊如此,治民更如此”,讓漢武帝看到了他政治上的才能。

起因是漢武帝見卜式羊養得極好,便問他方法,他一一作答,然後引出了後面那句話。在卜式看來,老百姓想要富足,國家想要發展經濟,就要給老百姓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

這和西方近代經濟學家馬爾克斯的市場培育理論是不謀而合的,而卜式卻比他們早了近兩千年。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當然,這個政策最終沒有被漢武帝採取,漢武帝大肆調整稅收等政策,採用的是另一位經濟學家桑弘羊的策略。

而卜式是和漢武帝持相反意見的,他並不是否定漢武帝的調整,只是對其中的鹽鐵官營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一旦國家對鹽鐵業管得太死,一切的經營權力都由國家壟斷,會造成鐵器質量下降。同時會因鹽鐵定價過高造成百姓的負擔。

尤其是對於鐵器強令購買政策,哪怕不需要,每家每戶每年也必須買多少,很容易激起民變。

西漢著名經濟學家卜式為何要向弟弟捐出財產?他的理想是什麼樣的?

這一系列問題,在後面確實都一一應驗了,但是當時的漢武帝嚐到了甜頭,國家府庫不斷充盈,自然就沒將卜式的話當回事。

而且卜式一直堅持自己的政見,不僅得罪了改革派桑弘羊,也觸到了漢武帝的底線。好在漢武帝念他毀家紓難的功勞,沒有過多處罰他,卜式還是得到了善終。

只是這對曾經互相信任的君臣,終究是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