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走西口”,始於明朝中期,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蒙古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走西口”不僅承載著晉商的光榮與夢想,更銘寫了山西人移民謀生的血淚悲情。那麼,你知道“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嗎?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歷史上,由於“走西口”的人群極為龐大而繁雜,對於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確切所指其實並不相同。因此“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是指哪裡?一直存在爭議。

廣義上的“西口”泛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狹義的“西口”就山西而言,指的就是殺虎口。

從“殺胡口”到“殺虎口”

殺虎口,古稱參合口,唐朝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其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瓦刺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從這個名稱可見當時長城內與邊塞民族關係的緊張狀況。清朝時期,為緩和民族矛盾將殺胡口改名為殺虎口,從此沿用至今。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山西人為何要背井離鄉“走西口”?

人地矛盾尖銳是山西人“走西口”主要原因,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而自然條件惡劣,土地貧瘠,迫使山西人不得不遠離家鄉謀取生路。

明朝初期,中原王朝與“北元”蒙古衝突不斷。到了明朝中後期,隆慶和議後明朝與蒙古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雙方實現了通貨互市,許多窮苦邊民紛紛越過長城,到“口外”謀生存,由此揭開了“走西口”的序幕。

到了清朝時期,經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髮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進一步惡化,加上天災頻臨,不少底層民眾蕩析離居,動輒流移。而蒙古地區地廣人稀,當地人出於各種需要,主動招募內地民人墾種,加上清朝政府出於移民實邊等諸多方面的考慮,也逐漸放寬政策,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於是,眾多山西人前往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形成了“走西口”的移民潮。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走西口”有多苦?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手拉著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一聽到這首歌,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這是山西著名的民歌《走西口》。生離死別之際的難分難捨,讓這首民歌經歷百年滄桑後依舊能夠撩撥起那份心酸的情懷。

由於“走西口”完全是一種自發性的經濟行為,其移民活動遂呈現出無序的流動狀態。飢餓的人群、疲憊的身影、希望的眼神、遙遠的路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能想到的走西口的那副畫面。他們含著故土難離的悲傷,帶著親人沉重的渴盼,向著西口一路跋涉。他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運氣走到西口。因為飢餓、疾病倒在荒郊野外,有的人遭遇劫匪,命喪他鄉。即使那些有幸走到西口的人,同樣會遭遇到在陌生環境中生存的艱難。

“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走西口”極大地加強了口外邊地與內地的聯絡,也進一步加強了蒙、漢人民的相互交流。對口外蒙古地區而言,內地大批移民的到來,帶來了較為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口外農業的發展,移民的辛勤耘作,將傳統的農耕界線向北推移,使得當地單一的遊牧經濟發生變化,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之鄉。而大批經商務工者的紛至沓來,則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城鎮的興盛。“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復盛公”是山西喬姓商人的商號之名,他們之於包頭城的形成和發展,凸顯了昔日晉商與邊塞城鎮繁榮的密切關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