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人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yíng)姒(sì)等都加女旁,這暗示先民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後來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按:以上所說有待未來考古學澄清其錯誤。我們這裡僅指出,對原文不做改動。)例如舊說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後來分為殷、時、來、宋、空同等氏。這樣,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了。《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聯絡。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晉鄭衛虞虢(guó)吳燕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羋(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

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

齊姜晉姬秦嬴陳媯(guī)國姜(國,氏。)

2.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

秦姬芮姜息媯江羋

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yǔ〉妻)

秦姬(秦遄〈chuán〉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shì)號(諡號,下文就要講到)。例如:

武姜(鄭武公妻)昭姬(齊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敬嬴(魯文公妃)

文姜(魯桓公妻)齊歸(魯昭公母)

氏的情況比較複雜。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此從舊說。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認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例如:

鄭捷(鄭文公)蔡甲午(蔡莊公)

齊環(齊靈公)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後裔則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例如:

屈完知罃(yīng)羊舌赤解(xiè)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例如:

東門襄仲北郭佐南宮敬叔百里孟明視

或以官名為氏。例如:

卜偃祝鮀(tuó)司馬牛樂(yuè)正克

古人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仲孫閱(魯公子慶父之後,慶父字仲)

叔孫得臣(魯公子牙之後,牙字叔)

季孫肥(魯公子友之後,友字季)

莊辛(楚莊王之後)

此外還有以技為氏的,如巫、陶、甄等。

關於姓氏,有幾點需要提出來說一說。

第一,上古稱呼婦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稱為姜氏,敬嬴被稱為嬴氏,驪(lí)姬被稱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況下,族和氏是同義詞。《春秋·成公十四年》:“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左傳》說:“稱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說:“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左傳》說:“舍族,尊夫人也。”這裡所謂稱族、舍族,指的是稱叔孫,不稱叔孫,可見族就是氏。《戰國策·秦策》:“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這裡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參看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二“姓氏”條則認為“蓋三代以前,姓與氏分;漢魏以後,姓與氏合”。),並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後世有非漢族的複姓。例如長孫、万俟、宇文、慕容、賀蘭、獨孤、拓跋、尉遲、呼延、禿髮、乞伏、僕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結髮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jī)禮(結髮加笄)時取字。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絡。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又如顏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回是旋轉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須和遲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例如曾點,字晳(xī)。(《說文》:“點,小黑也。”引申為汙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時候我們看不出名和字的聯絡,這主要是因為語義變遷的緣故。

周代貴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fǔ)”或“甫”字表示性別,這樣構成男子字的全稱。例如:

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興父

有時候省去“父”(甫)字,例如:

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

禽父尼父羽父

有時候以排行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周代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別,這樣構成女子字的全稱。例如孟妊(rén)車母(見《鑄公簠〈fǔ〉》),中姞(jí)義母(見《仲姞匜》,中即仲字),等等。有時候省去“母”字,例如季姬牙(見《魯大宰原父盤》);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見《應侯簋》);有時候單稱“某母”或“某女”,例如壽母(見《魯生鼎》),帛女(見《帛女鬲》)。但是最常見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羋,等等(見前)。

春秋時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這是因為“子”是男子的尊稱。例如:

子產(公孫僑)子犯(狐偃〈yǎn〉)子胥(伍員)

子淵(顏回)子有(冉求)子夏(卜商)

子我(宰予)子貢(端木賜)

這個“子”字常常省去,直接稱顏淵、冉有、宰我,等等。

附帶說一說,古人名字連著說的時候,通常是先稱字,後稱名。(漢代以後,也可以名在前,字在後。例如《漢書》卷七十二有唐林〈名〉子高〈字〉唐尊〈名〉伯高〈字〉;又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蕭君圭〈名〉君玉〈字〉等。)例如孟明(字)視(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紇(名),等等。

古人尊對卑稱名,卑自稱也稱名;對平輩或尊輩則稱字。(稱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稱名也不稱字。例如孔子,在《論語》二十篇中只有《子張》篇稱孔子為仲尼。)試以《論語》為例。孔子自稱為丘,這是謙稱。孔子對弟子稱名,例如:

求,爾何如?(《論語·先進》)

赤,爾何如?(同上)

弟子自稱也稱名,例如: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論語·先進》)

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同上)

弟子當著老師稱呼其他弟子也稱名,例如:

夫子何哂(shěn)由也?(《論語·先進》)

記錄《論語》的人對孔門弟子一般都稱字,例如:

顏淵、季路侍。(《論語·公冶長》)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

只有對曾子稱子不稱字,對有若也有一次稱子不稱字,所以有人推想《論語》是曾子和有若的門人所記的。直到後代稱名、稱字基本上還是依照這個標準。

後人通常用兩個字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陸機字士衡,鮑照字明遠,等等。除名和字外,還有別號(別字)。別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絡。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三個字以上的別號,例如葛洪自號抱朴子,陶潛自號五柳先生,蘇軾自號東坡居士;第二類是兩個字的別號,例如王安石字介甫,別號半山,陸游字務觀,別號放翁。兩個字的別號和字在應用上沒有什麼顯著的區別,甚至不大稱字,反而以稱號為常(如陸放翁)。三個字以上的別號有時候也可以壓縮為兩個字,例如蘇東坡。

後來有人以為稱字稱號還不夠尊敬,於是稱官爵,稱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

此外,唐代詩文還常常見到以排行相稱,或以排行和官職連稱,例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李紳被稱為李二十侍郎。唐代女子也有被稱為廿幾孃的。這種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長幼次序來排算的,並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這是值得注意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