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名著之一,無論是文學上、歷史上和社會上影響力都非常深遠。國際上,也有很多人學習《三國演義》,在日本,更有很多三國迷,那麼《三國演義》何以有如此影響力呢。我認為,其中一點是因為《三國演義》教給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這裡就簡單列舉六條。

第一條道理:事業成功的關鍵取決於自己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多少豪傑、梟雄粉墨登場,為何最終唯獨曹操能獨得天下之大勢,為何曹操能為曹魏政權打下紮實根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曹操自身的素質、能力、胸襟、抱負等等,都遠遠強過與他同時代的那些豪傑、梟雄。

曹操具有深遠、精準的政治眼光,透過一系列軍事、政治、經濟措施,穩定北方統治,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牢牢掌控在手裡,也就掌握了全國形勢。曹操雄才大略,文韜武略無所不精,又有非凡的氣度和胸襟,這些特質使他善於用人、善於用權、善於用謀,所以最終能實現曹魏一家獨大。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條道理:經得起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還是以曹操為例,曹操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即便是慘敗,也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立即從失敗中走出來,謀求更大的發展。

曹操赤壁之戰,可謂慘敗,但他能正確面對失敗,千方百計保住性命逃出去,回到自己的根據地之後重整旗鼓,釋出《求賢令》,採取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收羅到一大批需要的人才,為下一步發展做好了人才儲備;接著平定關中、南征孫權,激化孫權與劉備的矛盾,協助孫權趁機擒殺關羽、奪取荊州,打破孫劉聯盟。

透過這些舉措,曹操在朝中的地位與日俱增,“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進公爵為為王”,成了比皇帝更像皇帝的最大實權派人物。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三條道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是最頂尖的人才,當時的人們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以安天下。

可見諸葛亮的才華的確如他自己所說,可以比得上管仲、樂毅了。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跟隨劉備後的確是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為蜀漢大業操碎了心,幾乎到了周公“一握髮三吐哺”的地步。

但為什麼諸葛亮至死都沒能一統天下呢?原因就是他選擇錯了人,倘若他選擇為曹操效力,對曹操來說肯定是如虎添翼,很有可能可以幫助曹操掃平天下。

因為當時的形勢看,曹操是順應歷史發展的,而劉備則是逆形勢而動,諸葛亮跟著劉備就是再怎麼操勞,到頭來還是偏安一隅。所以,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四條道理:酒香也怕巷子深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實際上,“酒香也怕巷子深”。諸葛亮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高臥隆中的時候,就為自己進行了絕妙的宣傳、策劃和包裝,使自己的聲名遠播,還未出山建立寸功就已經名聞朝野,上至名人高士,下至凡夫俗子,無不稱頌孔明之才堪比管仲樂毅。

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倘若劉備得了諸葛亮,那就像周得了姜子牙、漢得了張子房一樣,必可輔佐明君一統天下,這個說辭,對於野心勃勃的劉備來說,豈能不誘惑?

事實上,諸葛亮隱居南陽,高臥隆中,不曾建過寸功,沒有經過實踐檢驗,誰又知道他究竟有沒有本事,究竟有多大本事呢?誰又敢說他的才能比得上管仲樂毅和呂望張良呢?還不就是諸葛亮善於宣傳、策劃和包裝,讓自己的名聲從這些清高的名士憨實的村民口中流傳出來?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五條道理:才華不夠形象補

《三國演義》中“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段可謂膾炙人口,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認為劉備和自己才是當世英雄,餘人皆不足道。

其實,客觀來說,若和曹操相比,劉備哪裡稱得上英雄呢?曹操文韜武略無所不精,他部下雖然謀臣如雲,但往往曹操自己成竹在胸,已經有了清晰、成熟的想法,謀臣的建議往往只是作為參考意見。

有的時候,甚至謀臣還沒有他考慮得深遠、沒有他那般洞若觀火,比如公孫康斬殺袁尚、袁熙一事就是例證。而劉備腹無良謀,每逢大事都要諸葛亮拿主意,一旦諸葛亮不在身邊,就容易招致慘敗,比如落鳳坡龐統之死,就是由於劉備自己沒有主見導致的結果。

劉備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知道才能不足,就拼命打造自己“愛民如子”“厚道善良”的形象贏取人心,劉備也就是靠著這一點贏得了諸葛亮等人的忠心輔佐。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六條道理,其中一條: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六條道理:失敗也可能是滅亡之母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是勸誡世人,要經得住失敗的考驗,能經受得住若干次失敗,就有可能迎來成功。

的確如此,對於那些經不住失敗的人來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往往會變成“失敗是滅亡之母”,劉備就用自己的慘敗檢驗了這句話的正確性。

當劉備一聽聞荊州失守、關羽被孫權擒殺就方寸大亂,把復興漢室的宏偉目標拋諸腦後,就連向來視同魚水關係的諸葛亮說話也聽不進半句,只是一個念頭要發兵征討東吳為二弟關羽報仇,這架勢十足的綠林好漢火併的派頭,眼裡只有兄弟情與復仇觀念,哪有半點政治家的格局與胸懷?

接下來一出出悲劇開始上演,蜀國由此開始急劇走下坡路,劉備身為蜀國之君尚且如此惶惶不可終日,急切東征孫權要拼個魚死網破,帶走蜀軍精銳,卻無良將,也無得力參謀跟隨左右,一夕慘敗,精銳盡失,自己也命喪黃泉,把諸葛亮費盡心血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當然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經歷,會有不同的看法。關於《三國演義》教給我們的道理,你有什麼想補充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