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韓非與李斯是同學,為何他要陷害韓非,最後自己也沒落得好下場

公元前233年,咸陽獄中,獄卒遞給韓非一包du藥,說到:“我奉丞相李斯之命,今晚送您上路。”韓非驚愕不已,說:“我與李斯乃昔日同窗,我也沒犯什麼罪,為何要殺我?”獄卒冷冷一笑:“先生難道沒有聽說過一山不容二虎?當今亂世,人才如果沒有被用,那剩下的就是死路一條了。”韓非悲憤不已,卻又無處陳情,只能一死了之。李斯為何要置韓非於死地?是因為嫉妒其才能還是有各為其主的苦衷?李斯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年輕的時候曾是楚國上蔡的一名小官。一次他上廁所,看見廁所中的老鼠見人來了倉皇逃竄的情形,將其與官倉中的老鼠比較一番後,不由大發感慨。李斯認為廁所中的老鼠常常受到人的侵擾,還常常忍飢挨餓。而官倉中的老鼠。不僅吃得膘肥體壯,還很少受到人的騷擾。造成這兩種不同的境況,難道是因為官倉中的老鼠聰明,而廁所中的老鼠愚蠢嗎?非也,那是因為選擇的不同。

韓非與李斯是同學,為何他要陷害韓非,最後自己也沒落得好下場

頓悟後的李斯決定要做官倉中的老鼠。於是他拜當時的儒學大師荀子為師,專門學習帝王之術。就在荀子門下,他也邂逅了韓國的貴公子韓非。荀子是先秦時期儒家的最後一名大師。他不是單純地繼承孔孟學說。而是與時俱進,以儒家學說為根本,吸取了道家、法家的思想,而且法家思想在荀子的著作也佔了很大的比重。韓非與李斯成了荀子的得意門生。他們都是法家的著名代表。韓非子成為了著名的法家理論家,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是法家著名的政治家、實踐家。兩人學成之後,韓非選擇回到當時已衰微的韓國,想盡自己的力量幫助自己的國家。而李斯看出當時的秦國,劍指東方,意欲吞併六國。也許秦國才能夠發揮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他毫不猶豫地來到了秦國。學成歸國的韓非並沒有被平庸的韓王所重用。這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韓非有口吃的毛病,使他看起來不像能說會道的人那麼聰明,雖然韓非著書立說不在話下且很有才能。在政治上不得志的韓非只得關起門來做學問,他寫下了《孤憤》《五蠹》《說林》等長達十萬字的政論散文。李斯來到秦國之後,先是拜在呂不韋門下做了一名舍人。後又由呂不韋推薦給秦王嬴政,嬴政拜李斯為客卿,李斯終於有了接近政治核心人物的機會。

韓非與李斯是同學,為何他要陷害韓非,最後自己也沒落得好下場

雖然中間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因為韓國派來的間諜——鄭國修水渠的事件,秦王下令驅逐各國的人才。但最後李斯上了一道萬古流芳的《諫逐客書》,就讓秦王收回了成命。李斯得以安然無恙地回到了秦國。秦王對李斯的才能愈加欣賞,拜他為廷尉,成為當時秦國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屬當時秦國的九卿之一。此時韓非與李斯並無交集。但有一天秦王政讀到了韓非的那些政論散之,不由大發感慨說道:“如果能有幸與這樣有才的人生活在同一時代該多好啊。”李斯馬上告訴秦王,說韓非與自己當年乃是同窗,他是韓國的貴公子。如果大王想見到此人,直接派兵圍攻韓國,逼他們交出韓非就可以了。秦王當時野心勃勃,正要吞併六國,馬上聽從了李斯的建議,便下了急攻韓國的命令。韓王嚇得不輕,當他明白這一切只是因為秦王想見韓非時,便派韓非作為使者,去說服秦王停戰。秦王政終於見到了心中期盼已久的賢人,他們徹夜長談。秦王對韓非的才能欽佩不已,想用他為客卿,行滅六國之計。正是秦王的過度熱情,點燃了李斯心中的嫉妒之火。他知道,論才能自己遠不如韓非;論寫文章,自己也只能屈居下風。如果秦王一旦重用韓非,豈不是搶了自己的飯碗?於是他向秦王進讒言,說韓非是韓國的貴公子,一切都以本國的利益出發,他的建議不可取。

韓非與李斯是同學,為何他要陷害韓非,最後自己也沒落得好下場

這招果然奏效。因為鄭國的事蹟還在時刻提醒著秦王,必須多注意這些外國人。秦王愛惜韓非是個大才子,不忍殺他。秦王說不用他,將其趕回韓國就可以了。李斯做人很絕,此時全不顧同學情誼,他說當年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都來過秦國,秦國不用而把他們放回本國,他們卻反過來與秦國為敵。所以放虎歸山必有後患,當下之計就是把韓非殺掉。於是秦王採用了李斯的建議,隨便給他網織了個罪名,將其關押在牢獄之中。李斯隨便給了獄卒一包毒藥,就把韓非毒死了。李斯這個人,從不避諱對官位、名利的追求。正如他當年離開荀子時所說:垢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他才會死死地抓住自己的權利,不顧一切地往上爬。而他最終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官至丞相。這種過於偏激的想法,也成為他的死穴,這就導致了以後他助紂為虐,幫助趙高發動了沙丘之變,為大秦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他自己也於公元前208年7月,被趙高“腰斬咸陽市”“而夷三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