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龍口市諸由觀鎮有個“冶基村”,人口千餘戶,歷史底蘊深

在龍口市的範圍內,共有二十三條(成規模的)河流(《龍口市志》資料)。其中最大的一條,名叫黃水河。

黃水河,發源於棲霞,自龍口市黃河營村東注入渤海,其幹流總長55公里,在龍口市內長32公里。

河流在入海口附近形成的沖積平原,通常是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帶(平坦、有水源且交通便利),而黃水河下游也不例外。在古代,先民很早就來此定居,經過千百年的繁衍,這裡也形成了眾多的村落。

龍口市諸由觀鎮有個“冶基村”,人口千餘戶,歷史底蘊深

(▲龍口市諸由觀鎮冶基村的位置示意)

在這些村落當中,“冶基村”(屬諸由觀鎮)是知名度較高的一個。它的知名度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個是歷史底蘊,一個是人口規模。下面就依次做個簡要介紹。

1、村莊的悠久歷史

據地下出土文物考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定居生活。此後在西周和南北朝時期,這裡也曾有過輝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整地改田中出土的西周青銅鼎和北齊兵部侍郎鞠儼之墓碑,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不過,由於年代久遠且資料有限,唐代之前的歷史已經難以詳細考證而來。

根據《龍口市村莊志》的記載,現在的冶基村大概是唐代時建立。關於冶基村之名的由來,眾說紛紜。

有一種說法為:唐太宗東征路此,建寶唐寺冶煉千尊銅佛;也有說法為:舊時此地屬野極社轄,後音譯改為冶基;還有一種說法是:舊時寶唐寺前臧英河多野雞,被寺內和尚稱野雞溝,後演化為冶基。

龍口市諸由觀鎮有個“冶基村”,人口千餘戶,歷史底蘊深

剛才提到的寶唐寺,是黃縣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古剎。寶唐寺又名寶塔寺,俗稱八塔寺,唐代所建,佔地十餘畝,有廟田百畝,清末僧人達三百之餘,位居黃縣“三觀八寺”之列,寺南四公里處建於順治年間的叢林寺也位“三觀八寺”之列,在清末卻屬寶唐寺管轄,可見寶唐寺之影響和實力。

除了寶唐寺之外,冶基村還有一座老姆廟和一座姑子庵,建廟時間無考,供奉的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四月十八為廟會。這座廟曾是清末黃縣會基鄉和第七區的區駐地,現無存。

姑子庵舊址位於村西老學校附近。供奉觀音娘娘,建築恢弘,古柏參天,雕樑畫棟,香火旺盛,清末被毀。無存

而說到冶基村的歷史,“平山頭”不能不提。所謂“平山”,是舊時黃縣東北部一片低海拔丘陵耩地,上面平坦,故名。

就外觀而言,“平山”並不太起眼。但這裡的歷史典故相當多,據傳唐太宗東征時於此駐紮馴馬。而明清時期,黃縣實行都社制,黃縣東北部就以平山而命名為“平山都”。

龍口市諸由觀鎮有個“冶基村”,人口千餘戶,歷史底蘊深

2、村莊規模和

冶基村歷史悠久,地廣人稠,根據統計,全村有1100餘戶,人口超過2700,是諸由觀鎮乃至龍口市都有名的大村。

由於交通便利(靠近老煙濰公路及欒家口、黃河營等海港),冶基村的人口流動相對頻繁,既有外遷闖關東的群體,也有從外地遷入的移民。正因為這一點,冶基村的姓氏較雜,約有百餘姓。

相對而言,姜、馬、鞠、臧、呂、李、劉、陳、王、卞、曲等姓氏規模較大,佔總人口比例的九成以上。

根據記載,鞠姓是唐末由汝南遷來;姜姓有三支,在明初洪武及中期分別遷來,現姜姓人口最多;馬姓則是明永樂年間由本邑小河口社馬家遷來;而呂、卞二姓明洪武由山西遷來;臧姓明中期由青州益都府遷來;曲姓有部分是由鞠姓改姓而來……此外,冶基村還有“生”姓人,老輩曾是老姆廟的道士。

冶基村不僅人丁興旺,而且出過不少名人。清末有位姜紅鬍子—姜樹春,字蔭喬,早年在奉天城闖蕩,“洪順盛”絲房掌櫃,相傳曾和張作霖拜把子稱兄;清末鞠紅鬍子—鞠岱山,字選基,在關外買賣土地發家,後入奉天城為大北關大街“德興和”掌櫃;村人馬福厚,字德普,曾任安東商會會長。

龍口市諸由觀鎮有個“冶基村”,人口千餘戶,歷史底蘊深

3、村莊的相關榮譽

冶基村土地肥沃,澆灌便利,歷來以高產穩產聞名遠近,是個產糧大村,1953年首批過“綱要”,1965年一躍跨“長江”,1972年又闖過千斤。最高產量的1986年,畝產962公斤、總產291。6萬公斤。最高小麥單產是2011年“菸農24”畝產767。98公斤。1976年最高完成售糧任務1070噸,佔全公社的七分之一。

發達的農業生產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吸引大批考察團參觀學習,尤其是198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斯塔。克里和美國友好人士韓丁先生考察冶基村小麥、玉米兩茬套作生產機械化情況,並編寫入相應的技術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專案檔案。

冶基村教育事業發展較早,清末就有馬姓族人高瞻遠矚,出資興辦女校、男校,後合稱“育才小學”,發展至今是及小學初中為一體的農村九年一貫制的冶基學校。並培養出馬儀(曾任國家經委副主任)、馬子玉(曾任空軍司令部軍務部副部長)、 姜憲恕(老支書),田常英(小兒推拿界專家)等有突出貢獻的人才。

(本文作者:大林木,系冶基村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