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三國演義》第103回中,司馬懿被諸葛亮在上方谷打得大敗,雖僥倖逃命,但失去了渭南的寨柵,形勢危急。這時,司馬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後來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即使諸葛亮送女人衣服羞辱也絲毫不為所動,最後果然熬死了諸葛亮。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如司馬懿所說的“出武功,依山而東”,究竟是軍事能力低下,還是另有原因?為什麼屯兵五丈原魏軍就會沒事?我們先看一下附近的地理環境。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五丈原位於陝西省岐山縣棋盤山北麓,南連秦嶺淺山,東、西、北三面均為懸崖陡坡,沿山寬0。5千米,北部寬1千米,南北長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傾斜。從地貌上看,五丈原屬黃土塬,位於渭河階地兩側,山前洪積扇前緣。由於斷層構造差異升降及流水作用,形成了階梯狀古地貌。五丈原頂部為黃土,夾有多層古土壤。

按照演義的說法,蜀軍在上方谷戰役後掌握了整個戰場的主動權,諸葛亮兵進五丈原,計劃和司馬懿面對面的決戰,想透過大兵團的決戰來一點一點選潰魏軍。但是,蜀軍勞師遠征,千里決戰,補給困難。反觀魏軍,不但兵多將廣,戰線短,補給便利。且不說魏軍有可能分兵威脅蜀軍大後方漢中,僅僅這麼耗著,蜀軍就耗不起。所以,進兵五丈原把戰場主動權乖乖在還給了魏軍。事實正如司馬懿所料,蜀軍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果然失敗。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那麼,諸葛亮如果如司馬懿所說的,“出武功,依山而東”,究竟有沒有可行性?

按照演義所說的形勢,從純軍事角度分析,“出武功,依山而東”是進行大迂迴的包圍戰,能夠切斷魏軍與長安方向的聯絡,掐斷司馬軍團的補給線,從而使司馬懿大軍堅守不下去。如果諸葛亮不去理會司馬懿的殘兵敗將,直接甩開司馬懿,兵出武功,一個側翼依託秦嶺,另外一個側翼盯住司馬懿,主力突入曹魏的關中地區。這樣一來,司馬懿將陷入極為困難的境地:如果司馬懿要阻止諸葛亮前進,他就必須出擊,和諸葛亮決戰。可是在剛剛打過大敗仗的情況下,和諸葛亮決戰可謂凶多吉少。如果不去阻止諸葛亮,那麼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諸葛亮切斷自己的後方,把自己困死。因此,司馬懿才會說出,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東,曹魏軍將十分危險的話。司馬懿深知諸葛亮一生唯謹慎,自然希望諸葛亮這次依然謹慎行事,不繞過自己,而是採取先消滅自己的策略。如果這樣,諸葛亮就會選擇五丈原紮營,司馬懿就可以與諸葛亮繼續耗下去。所以,當諸葛亮選擇在五丈原紮營的時候,司馬懿會高興得對天感謝。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但是,即便按照演義的說法,蜀軍東進,且不說,依蜀軍的兵力能不能切斷與長安的聯絡,蜀軍自己脆弱的補給線也暴露無疑。更重要的是,我們前面說過,上方谷一戰根本就是羅老先生的經典虛構,歷史上司馬懿並無此敗。所以,魏軍的處境並不危險。如果再分析一下雙方的軍隊結構,就更清楚東出武功有沒有可行性。諸葛亮的軍隊大部分是步兵,步兵山地作戰或許還有一定的優勢,但出武功向東進入關中平原。從地理角度看,關中平原實際上是一個斷陷盆地,南依秦嶺,北連黃土高原,西狹東闊。這一地形特點決定了諸葛亮的步兵既要下面迎戰魏國長安方向有騎兵優勢的大軍,側後面又遭受司馬懿軍隊的威脅,隨時可能被切斷後路。這樣危險的形勢,不要說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換做一向主張出奇制勝的魏延來統率,敢不敢出武功向東?或者說,出武功向東的勝算有多大?就是讓司馬懿來統率蜀軍,他敢如他自己說的這麼做嗎?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晉書》中這樣記載,(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司馬懿的話雖與演義相似,但語境完全不同。當時雙方剛剛交鋒,司馬懿對自己的部下,判斷諸葛亮的下一步行動,說出了上面的這番話。司馬懿這麼說,明顯有炫耀的意味,瞧瞧,我司馬懿對局勢洞察秋毫,他諸葛亮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所以啊,咱們不用怕他,現在不跟他打架,是因為用不著跟他打嘛,他諸葛亮又不是什麼勇者,依然穩紮穩打,本質是沒有改變滴。只要我們好好防守,一定可以耗死他!其實,司馬懿是根據地理環境、雙方的實力對比和對局勢的分析,做出這種判斷的。

所以,無論是出武功,還是上五丈原,蜀軍都絲毫沒有取勝的可能。最終諸葛亮壯志未酬,星落五丈原,給世人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五丈原也因此聞名於世。不過在這裡,諸葛亮敢公然讓士兵與魏民相雜種田,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如何看待諸葛亮屢屢北伐呢?易中天教授認為,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一是魏方地域遼闊,對蜀採取守勢,若任憑魏國進一步壯大,雙方的實力差距會越來越大。而北伐兵出隴右,有望獲得戰馬,增強與魏軍抗衡的實力。二是蜀漢內部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蜀地集團矛盾越來越尖銳,北伐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有效方法。我們知道,三國分立是歷史的插曲,統一是歷史大趨勢。不能因為後來三分歸晉,就認定由魏方統一天然合理,三方都有權實現國家的統一。

問題是,諸葛亮一再北伐,除了第一次打了魏國個措手不及,有一定機會,第三次派陳式佔了武都、陰平,取得一定的戰果,其他的所獲寥若晨星,反而大大消耗了蜀國有限的國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北伐,他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僅十個月後就倉促發動第二次北伐,進攻僅有一千多人的陳倉二十多天,傷亡慘重卻基本一無所獲,可以說是戰略上盲動,冒險進攻,戰術單一,缺少機變的典型。蜀軍攻堅能力之低,歎為觀止。這一次北伐,絕非網路某些三國愛好者所說的什麼“測試魏軍的救援速度”,什麼“鍛鍊蜀軍的攻城能力”。蜀軍千里勞師,消耗鉅額國家戰略資源,如果真是為這個目的,那簡直是匪夷所思,荒謬絕倫。事實證明,這根本就不是所謂的“一盤大棋”,如果真要比喻成棋,那也是典型的臭棋。

諸葛亮為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魏蜀決戰五丈原,司馬懿早已看破玄機!

誠然,諸葛亮作為一段時間的蜀國實際最高決策人,他的北伐得不償失。他事必躬親的性格,限制了部下的發揮,姜維在跟了諸葛亮之後,軍事才能似乎反不如以前。他在選拔人才方面,過於重視道德因素,固然有不得已的原因,難以選拔和培養出傑出人才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諸葛亮大概是最早實施依法治國的人,他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在我看來,諸葛亮的經濟建設措施與成效在後漢三國時期基本無人能比,他的治軍思想,他的軍事科技發明,都可以列為著名的軍事家行列。他的民族團結、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影響深遠。他《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時至今日仍廣為傳頌。特別值得一提是千古名篇《出師表》,那“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理想,以及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尤其是當國家遭遇異族入侵,山河破碎之時,會引起怎樣的共鳴!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為什麼會一再高度讚揚《出師表》。他在《病起書懷》中寫道:“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書憤》更是寫出“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詩句。文天祥也寫道,“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諸葛亮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