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唐朝時期,白山黑水之間除了高句麗以外,還生存著一大批靺鞨

[mòhé]

人。他們就是後來宋代的女真、明清時期的滿洲,之前在商周時期叫肅慎,是中國東北古代土生土長的民族。

武周時期,靺鞨人利用武則天一次戰爭失敗,創立了本民族的第一個政權——渤海國,與復辟的唐王朝幾乎同生共死,最後滅亡在崛起的契丹遼國手中。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靺鞨人)

【渤海國的建立,與武則天的一次戰爭失敗有直接關係】

靺鞨是李世民初期就內附唐王朝的羈縻勢力,分佈範圍幾乎覆蓋了現在的東三省以及外東北。

唐高宗李治時期,唐王朝消滅了高句麗,作為懲罰,把與高句麗關係不錯的一部分靺鞨人向西遷徙到了營州(現遼寧朝陽)。這裡是山地丘陵地帶,與遼西走廊相距不遠,一直是唐王朝東北方向的邊陲重鎮,後來盛唐時期的平盧軍節度使就駐軍在營州。

武則天稱帝之後,由於當時的營州都督沒有處理好與契丹的關係,契丹反叛,波及到了周邊幾個州郡,武則天幾次派兵討伐都失敗,後來藉助後突厥人的力量才得以消滅叛亂,史稱營州之亂。

營州之亂不但讓後突厥得以發展壯大,也使契丹脫離唐王朝投靠了後突厥,還放出了靺鞨這一頭被關了近三十年的猛虎,使它得以重新傲嘯於白山黑水之間。

從這個角度來說,營州這個地方可以稱為少數民族政權的培訓基地,包括契丹、渤海國,以及安祿山的燕政權都與此地有很深的關係,更不用說之前的鮮卑慕容氏了。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營州,現遼寧省朝陽市) ?

契丹反叛的時候,靺鞨人也加入了契丹的隊伍共同反周,後來反叛即將失敗,靺鞨人首領認為再呆下去沒有好果子吃了,就舉族東逃渡過遼河,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

這是渤海國後來滅亡的原因之一,逃離營州某種程度是對共同反叛的契丹的背叛,二百多年後遼國在征服渤海國的時候還拿這個事情說事兒,說渤海國是“世仇”。

當時武則天一方面對靺鞨人首領封官許願赦免他們反叛的罪行,另一方面派遣契丹降將李楷固追殺,靺鞨人傷亡慘重,原來的首領戰死或病死,卻使大祚榮這位渤海國的創立者有了一個出頭的機會。

大祚榮率領族人退到了遼東,李楷固緊追不捨,雙方在天門嶺爆發了一次意義深遠的大仗,靺鞨人和投靠大祚榮的高句麗人有著地利優勢,武周軍幾乎被全殲,李楷固僅以身免。

由於史料缺乏,天門嶺的具體位置一直沒有定論,但在遼河流域應該確定無疑。天門嶺地勢險要,後來安祿山為節度使時,曾在天門嶺討伐契丹戰敗,損失了十萬大軍。當然,這裡應該有些水分,安祿山不太可能派出十萬大軍深入荒山老林,加上配屬的其他部族隊伍應該也達不到這個數量。(也有說法兩個天門嶺,一個在遼河東,一個在遼河西)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大祚榮)

之後

2

年,沒等武則天再次出兵,後突厥卻與武則天鬧翻了,大舉入侵河北,加上投靠後突厥的契丹和奚,整個東北變了顏色,武則天更是無法派兵征討大祚榮。而大祚榮認為時機難得,就在東牟山(現吉林敦化)建立“震”國,這就是渤海國的前身,“震”國名字據說是來自武則天封大祚榮父親的震國公爵位。

周邊各強大勢力都騰不出手來壓制大祚榮,“震”國有了大發展的機會,除了本族的靺鞨人,還吸納了不少高句麗遺民,兵力數萬,各族人口十餘萬戶,領土方圓五千裡。

但表面上,在唐王朝復辟後,大祚榮還是接受了唐王朝統治,唐中宗時期大祚榮同意內附唐王朝,並把兒子派到長安當質子;幾年後李隆基時期大祚榮正式接受了唐王朝的冊封,任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其領土屬於大唐忽汗州都督府管轄,這時開始,渤海國的名字才算是出現。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李隆基時期複雜的多角關係】

李隆基初期唐王朝周邊接壤的大國包括吐蕃、後突厥等國,西部的吐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對抗,北方的後突厥是要解決的當務之急。而後突厥與唐王朝爭奪的重點就是契丹、奚族的控制權,雙方都沒有完全達到目標,契丹和奚時而投唐時而投突厥。

唐王朝期間,一直沒有能夠徹底解決契丹、奚族問題,使契丹成為下一個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政權,很大程度起源於李治、武則天時期對後突厥的控制不力。

這種情況下,唐王朝和後突厥在東北能夠投入的力量都受到了限制,於是,最北方原本依附後突厥的黑水靺鞨投靠了唐王朝,唐王朝的藩屬國新羅逐漸把唐王朝的影響力排擠出了朝鮮半島。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盛唐時期周邊形勢)

夾在中間的渤海國很是逍遙,如果能夠在後突厥和唐王朝之間保持中立的話,就可以得到兩方面的爭取,也就有了更多的好處,這也是渤海國大祚榮和之後的大武藝能夠在白山黑水之間縱橫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交方面渤海國很是靈活,先內附了後突厥,又內附了新羅,之後又接受了李隆基的冊封,這個關係有些亂,至少在唐王朝方面,新羅是唐王朝的藩屬,渤海又是新羅的藩屬,渤海又是兒子又是孫子,但至少這三個政權在解決重要問題之前,還不會對渤海國下手,這就給了渤海國足夠的發展時間。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渤海國與唐王朝關係惡化,大門藝奔唐事件】

大祚榮去世後,他的兒子大武藝繼位,這也是個人中豪傑,採取“斥大土宇”政策對外開疆拓土,這段時間發生了一次著名的“大門藝奔唐事件”,唐王朝與渤海國的關係一下跌到谷底。

事情的起源是剛才提到的黑水靺鞨,同為靺鞨一族的黑水靺鞨派人來到了長安請求內附,李隆基成立隸屬安東都護府的黑水都督府,把大唐版圖擴充套件到了外東北黑龍江下游地區,在渤海國的勢力範圍北方。

於是,大武藝說“必是與唐家通謀,腹背攻我也”,開始出兵黑水靺鞨。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大武藝)

這明顯是一種過激反應,當時黑水靺鞨捨棄後突厥投奔唐王朝,是夾在大國中間的小勢力一種無奈選擇,也是李隆基時期唐王朝對後突厥逐漸佔優的結果,與渤海國無關。

換個角度來考慮,渤海國立國之日起就想遠離大唐,對遼東之地也幾乎沒有領土野心,更多的是想向東、向北發展,畢竟遼東離中原距離近,一旦大唐舉國來攻渤海國就是第二個高句麗。而北方黑水靺鞨是大唐勢力不及之地,在這裡做些什麼大唐是管不到的,黑水靺鞨早就被渤海國視為囊中之物,為此寧可與大唐碰一下。

當時的唐王朝在東北地區的優勢並不明顯,包括在與後突厥爭奪契丹的過程中一直沒有大規模戰爭,同時安東都護府的治所從遼東遷移到了平州(河北盧龍),減少了對渤海國的直接軍事壓力,意圖是讓渤海國攻打契丹,但某種程度上卻給了大武藝一種唐王朝準備放棄遼東的訊號。

於是,大武藝在唐王朝和後突厥之間選擇了後突厥。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靺鞨人)

大武藝準備派的主帥是他的弟弟大門藝,大門藝曾在長安當過質子,生活了六年之久,對唐朝的情況很是熟悉。大門藝反對出兵黑水靺鞨,認為這是一種對唐王朝的背叛,唐王朝實力強大,一旦背叛有亡國的危險。

大武藝不從,強令大門藝出征,大門藝勸說不了哥哥,又有被哥哥砍頭的危險,就獨自跑到了長安投奔了李隆基,李隆基授予大門藝一個不低的官職。大武藝派遣使者來長安,說大門藝有罪,請求李隆基殺了大門藝。李隆基肯定是不能答應大武藝這個要求的,就把大門藝先派到西域、再派到了嶺南,以敷衍大武藝。

按理說這個面子已經給的不小了,雖然沒能殺了大門藝,但以流放的名義讓大門藝離開長安,也算給大武藝一個交代,這對藩屬國君主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讓步了。

這段時間大武藝制服了黑水靺鞨,渤海國後方穩固就可以在前方嘗試一下。黑水靺鞨雖然表面上還是唐王朝的黑水都督府,但已經開始與大武藝共同行動了。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現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大武藝從敵對到服從,出現了一個

180

度的轉變】

大武藝兩路齊攻出兵攻唐,一路攻打幽州,被唐將烏承玼佔據地利修築工事擋住,“承玼窒要路,塹以大石,亙四百里,虜不得入”(《新唐書》);另一路渤海軍渡海攻擊登州(現山東蓬萊),突襲得手,唐朝的登州刺史在官舍當中被殺死。

大武藝這是一種嘗試,也是渤海國立國初期選擇戰略方向的一次嘗試,看看能不能從唐王朝身上咬下一塊肉。

大武藝的這些舉動就是徹底與唐王朝撕破臉了,李隆基一方面派人去討伐,又召回了大門藝,在幽州整頓軍隊準備討伐渤海國;另外還派人出使新羅,讓新羅協助出兵。這種幾路夾攻對渤海國這種小國是滅頂之災,可惜當時正逢隆冬天降大雪,新羅士兵凍死不少,此次出征無功而返。

這就體現出安東都護府內遷的弊端了,本來安東都護府駐軍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而存在的,一旦在遼東沒有駐軍,就恢復了李世民徵高句麗之前的局面,要從中原千里跋涉才能到遼東,一年只能打幾個月的仗。

這也是李隆基在戰略決策方面的缺陷,在西域也是讓出了碎葉城給突騎施,當時有效,長遠看問題多多。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渤海與新羅)

大武藝的這種嘗試在幾年之後停止了,原因卻不是因為遭到了唐王朝李隆基的迎頭痛擊,而是後突厥的可汗在內部爭鬥當中被權臣毒死了,而他毒發之前竟然弄死了這個權臣。

這樣的結果就是後突厥實力大減,本來之前與唐王朝的多年爭霸就已經開始衰弱,這次更是瀕臨死亡。

大武藝體現出一個領導人的政治敏銳性,他知道失去了後突厥的支援,渤海國是沒有與大唐對抗資格的。於是立刻停止了與唐王朝的敵對狀態,開始交好唐王朝,並扣留了後突厥的使者押送到唐朝。

這些行為取得了李隆基的諒解,渤海國重新成為唐王朝藩屬國。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渤海國的最後一刻,契丹刀下護佛)

【餘下二百年】

開元后期,唐王朝在李隆基領導下進入鼎盛時期,渤海國大武藝這個僅比李隆基晚幾年掌權的一代梟雄死去,從壽命上遠遠不如李隆基。但從大武藝開始的相對獨立立國政策一直貫穿渤海國曆史,對中原唐王朝表示臣服,但內部以帝王自居。

與之類似的是渤海國不佔遼東的國策。在安史之亂期間唐王朝無力顧及遼東,渤海國並沒有打大唐的主意,為此得到唐代宗的獎賞,允許渤海立國,在唐王朝藩屬國當中地位很高。後來到了渤海國中期,唐王朝唐文宗前後,渤海國達到鼎盛時期,被稱為海東盛國,這時遼東地區才被渤海國控制。

(此處有爭議,史料不一致,但至少晚唐時期唐王朝已經失去了對遼東的統治)

大武藝與唐王朝和新羅同時開戰,還把新羅也嚇壞了,彷彿又處在當年高句麗居高臨下要滅亡新羅時一樣。雖然唐王朝受到渤海國的牽制再無法加強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但新羅也與渤海國一樣,失去了再向遼東地區發展的念頭,而且這種思想一直貫穿到近代,臣服於中原政權是半島政權最正確的選擇。

除了金和後金,東北女真人還建立了一個海東盛國,唐朝時的渤海國

(韓國發行的渤海國郵票)

唐王朝滅亡後的

19

年,契丹消滅了渤海國,其人民或者融入其他女真部族,或者融入蒙古族或漢族,還有一部分融入朝鮮半島高麗,這個存在了

229

年的中國古代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政權就此消亡。

高句麗已經被某些人認錯了祖宗,由於渤海國初期有一些高句麗人,這些人又開始打渤海國的主意,把渤海國說成是高句麗的一個分支,這樣渤海國也是他們的祖宗,按這個邏輯,金國和後金滿清也能和高句麗扯上關係。

不如索性認那位走出非洲的原始人露西當祖宗,這樣整個地球都是他們的。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