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文人出身的曾國藩,為什麼能打造出一支極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軍隊?

文人出身的曾國藩,為什麼能打造出一支極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軍隊?

帶領團隊走過了最初的產品階段,早期創業企業很快就迎來新的挑戰:組織快速壯大,管理不得其法。

這是螞上創業營二期在報名和麵試階段,創業者表達得最多的困惑。大家普遍感覺對組織問題的思考不得其法。那些被證明有效的管理方法照搬過來,十有八九是無效的。

其實創業者真正需要的,是戰略高度的思考:決定一個組織未來走向,最深層、最長遠、最根本的東西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從零開始,打造了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執行力和作戰力的組織。這就是曾國藩和他一手打造的湘軍。

在螞上創業營第一模組的課堂上,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湖畔大學導師宮玉振,從曾國藩其人、其事說起,循著他打造湘軍的軌跡,為學員打破了對組織的思考困局。

湘軍是怎麼練成的? 最核心的五大要素是: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用合理的制度規範人、用高尚的人格感化人、用共享的利益激勵人、用寬廣的胸懷容納人。

0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吸取綠營軍的失敗教訓,借鑑太平軍的成功經驗

洪秀全先是在廣西創立了拜上帝教,告訴流民和礦工,每個人都能獲得永生,都能獲得一份土地,死後能上天堂。太平軍其實是宗教組織演化而來的軍隊。士兵都是洪秀全的信徒,戰死了可以上天堂,根本不怕死。反觀當時的綠營士兵,當兵是他們的工作,上戰場就先想著保命,面對不怕死的太平軍就打不過。

曾國藩想明白了這一點,決定向太平軍學習:要有共同的信仰,讓士兵知道為何而戰。並且更進一步想到要共同進退:勝利了要謙讓功勞,打了敗仗,所有人都會拼死救你出去,因為我們是兄弟——“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賊有誓不相棄之死黨,吾官兵亦有誓不相棄之死黨。”

打造管理中層的共同信仰

太平軍有拜上帝教,曾國藩有儒家思想。建立湘軍時,曾國藩打的旗號不是忠君,而是衛道。湘軍的核心,就從政治、軍事層面一下子拉到了價值層面。

因為太平軍在佔領的地方,對孔孟之道的破壞很厲害,曾國藩因此吸引了痛恨太平軍的讀書人加入湘軍。讀書人有強烈的使命感,不輕易拋棄夥伴,爭公事不影響個人感情——這是他們共同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因為組織一開始就有共同的信仰,後來才有指數級的爆發與成長。曾國藩創業的時候只有1萬人的民兵隊伍,後來湘軍鼎盛時期達到35萬,取代了正規軍的位置。

向基層傳遞共同的信仰

普通計程車兵大字不識一個,怎麼向他們輸送理念?

曾國藩每逢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一定要召集士兵親自訓話。用士兵聽得懂的語言,跟他們講最樸素的道理:為什麼要不怕死,為什麼要忠於自己的長官,為什麼要保護自己的兄弟,為什麼要打太平軍……

他還教士兵讀書、寫字、學文化——“常教士卒作字讀書,書聲琅琅,如家塾然。又時以義理反覆訓諭,若慈父之訓其子,聽著潸然淚下”把軍隊當成學校來帶,又像一個父親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很多人被他打動得流眼淚。他把這些理念都編成軍歌:《戒騷擾歌》《愛民歌》《要齊心歌》,通俗易懂,早上起床唱,出操唱,晚上吃飯的時候唱,晚上睡覺之前也唱。這些內容慢慢地深入人心,士兵都接受了。

給我們的啟示

偉大的事業背後有偉大的價值追求,才有真正的使命。歷史上看,無論是軍閥還是亂世,真正成事一定是有理念的團隊。

02用合理的制度規範人

透過招募制,加強成員的情感聯絡

綠營的組織不合理跟制度有關:國家養兵,士兵有兵籍,世代都當兵。打仗的時候,各地抽調組成一支部隊,派一個軍官帶著打仗。

這樣兵將之間互不認識,沒有感情,一旦打起仗來,遇到危險沒人來救。所有人想著自己保命,面對不怕死的太平軍,綠營就總打敗仗。

而曾國藩先是實行招募制——上一級的長官負責招募下一級軍官或士兵。湘軍的待遇很高,招募一個下級進來,就是給了他升官發財的機會,所以被招募進來的人,都很感激自己的長官。平時大家有感情,臨陣就願意相互照應。

曾國藩說過:“有心人不以不能戰勝攻取為恥,而以不能樹人立法為恥”,意思是對領導來說打敗仗不是恥辱,真正的恥辱是不能尋找人才和建立制度。

把官兵間的道德行為變成利益行為

在招募制的基礎上,曾國藩做了第二層規定:“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從湘軍之制,則上下相維,喻利於義。”

這個規定的設計非常厲害:如果上一級戰死,他統管的這一級組織就地解散,一個不留。直接結果就是,讓所有人在打仗的時候,都拼命地保護自己的長官,否則長官一死,升官發財賺大錢的機會就沒了。

而長官知道在最危險的時候,下級拼命保護他,他也想著保護下級。

有了這個制度,上下相互維護,利益和道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將卒親睦,各護其長”。

保護長官本來是對軍人的道德要求,招募制加上這個規定,就把道德要求變成了最符合他們自己利益的要求。這是湘軍凝聚力非常重要的來源。

給我們的啟示

尋找人才和建立制度,這是決定組織未來的關鍵因素。中國歷史上王朝興衰,有的王朝可以持續幾百年,有的王朝只能持續幾十年,往往就是制度設計是不是合理。

太平天國失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問題:在政權上,洪秀全是君,楊秀清是臣;在信仰上,洪秀全是上帝的二兒子,楊秀清是上帝本人下凡。這個制度就出現了矛盾,最後導致幾個創始人自相殘殺。合理的制度,可以激發人性中向善的可能;不合理的制度,則會放大人性中作惡的成分。

用制度,讓提出的價值觀落地,這是曾國藩很厲害的地方。如果沒有制度,價值觀落不了地、改變不了人的行為,價值觀就沒有價值。他透過制度設計,啟用個體的行為和潛力,讓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一致,讓所有人為了同一個願景、使命去努力。

03 用高尚的人格感化人

曾國藩對部屬的影響力巨大

曾國藩身上有一種特別的力量,一見面就難以忘記,見識、度量都超過一般人。在他一度被皇帝罷免軍權、一生最潦倒的時候,他的老部下對他依然忠心耿耿。皇帝派來接管湘軍的將軍,湘軍管他叫客帥,言下之意,曾國藩是主帥。最後只能讓曾國藩繼續出來帶兵。

所以曾國藩說:“君子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須從自身做起”。一個人想成就多大的事業、有多少的分量,多少人願意跟著你走,就是你可以成就事業的關鍵。

為什麼曾國藩的手下如此忠心耿耿?

首先,有了功勞分給別人,有責任自己擔著。

曾國藩的接班人李鴻章評價他:“與人共事,論功則推以讓人,任勞則引以己責。易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繼而同僚諒之,終則各省從而慕效之。所以轉移風氣者在此,所宏濟艱難者亦在此。”

大家一起做事情,有了功勞曾國藩馬上就分給其他人,有了責任馬上就自己擔當起來。時間長了,大家都被他感動了,能站在他的角度,體諒他的用心。

作為領導,怎麼讓手下的人死心塌地跟你走?曾國藩說過8個字:“功不獨居,過不推諉”。下屬可以原諒領導的決策失誤,但絕不接受他的功勞裝進領導的腰包,領導的責任推到他的身上。這麼做一定會失去下屬的信任,而沒有信任就談不上領導力。

其次,坦誠相見,不跟手下玩權術。

曾國藩說:“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他和湘軍的高管、核心人才相處,最可貴的就是一片誠心。老闆一旦和員工玩權術,手下就會開始揣測老闆的想法。於是一個不說實話,一個不敢說實話,組織內部你猜我、我猜你,這個組織就完了。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一個組織最大的禍機就是從猜忌到互相猜疑、防範,一個國家的滅亡,一個家族的幻滅,一個人的覆滅,都是因為猜忌。

給我們的啟示

要在組織裡打造至誠的文化。

一個組織如果能夠打造至誠、至拙的文化,誰不願意在這樣的組織裡生存?曾國藩用十年的時間打造了坦誠的文化。

怎麼打造?就從自己做起,和手下講真話、講實話。領導對屬下始終輸出和回饋坦誠、信任,慢慢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形成相互的信任,坦誠的文化就一步步建立起來了。打破陰暗,做到光明磊落,這本身就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其次,“輕財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第一件事要把錢分好,才能把人聚起來一起幹事。

如果一個部門負責人得了一筆獎金,分得很公平,甚至自己少得、別人多得,沒有人不願意跟著幹。

第二件事,要求別人做什麼,自己首先做到。組織的最高領導,其實很容易成為制度最大的破壞者。當年聯想剛開始創業,9點開會,9點半人還沒有到齊。柳傳志就規定,開會遲到就罰站。有一次電梯出了故障,他被困在裡面出不去。到了會場柳傳志自己開始罰站。從此聯想開會再沒有人遲到。

第三,要心懷開闊,才能做到優秀的人才都可以為你所用。

第四,身先士卒,足以統一和激勵其他人。

作為領導,關鍵不是怎麼說,更重要的是怎麼做。用行為傳遞的資訊,比用語言傳遞的更有效。真正卓越的領導者都有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對人的吸引力、感召力是無可取代的。

04 用共享的利益激勵人

曾國藩對人性理解得特別透徹,他說“凡是勇於做事的人,都是因為心中有大的慾望。” 他自己特別廉潔,但也知道不能要求別人也做聖賢。

對官兵,給很高的軍餉

湘軍士兵每人每月軍餉4。2兩白銀,是正規軍的四倍,可以讓一家五口過一整年舒服的日子。湘軍軍官薪水也非常高,一個營官每月白銀200兩,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月4萬,分統、統領每月390兩到650兩不等。

再加上允許軍隊設卡收錢、分戰利品以及在有限的範圍內斂財。從利益上講,湘軍真的對得起那些拿命付出的人。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面前,湘軍的兵源前赴後繼。

對核心高層,給他們想要的發展機會

湘軍高層很多是讀書人,這些人對錢看得淡,對功名很看重。

從太平天國手裡打下武漢之後,曾國藩上報提拔了一批人,湘軍士氣大振。在不斷的提拔和保舉之下,湘軍成長迅速,從他手下出去的總督巡撫級的官員52個,三品以上大員50個,知州、知縣層出不窮。

對核心高層和管理中層來說,湘軍是所有人事業發展的平臺,每個人都能分享湘軍發展的機會,實現自己功名和抱負。

給我們的啟示

利益分配機制是推動湘軍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團隊最大的凝聚力之一。

作為領導,要承認人的私心,引導人的私心到組織目標上去。公和私之間、個人和組織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就能相輔相成。這樣,人在追求個人目標的同時,就能推動組織目標的實現。要利用人性求利的本性,把組織的基石打造得更牢固。

05 用寬廣的胸懷容納人

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規模越來越大,人越來越雜,各種分歧、矛盾、衝突一定會爆發出來。領軍人物和高管有容人之量,是處理好衝突的前提。

高管有合作意識,有大局觀念

湘軍的二號人物胡林翼心胸很開闊,他曾說,為大將之道,肯救人、固大局:要有合作意識,有大局觀念。這是對一個組織的高管最核心的要求。

胡林翼常說,事業能不能成功,根本不在對手力量強弱、人數多少,而在於我們內部團不團結、決策慎不慎重,只要內部團結,早晚可以成功。

曾國藩對左宗棠,始終以德報怨

左宗棠是湘軍的三號人物,能力出眾、待人忠誠,但是他的性格偏激,桀驁不馴,連曾國藩也不放在眼裡,經常頂撞。左宗棠得罪了永州總兵,被人報復,差點掉腦袋,是曾國藩想盡辦法營救。之後讓他獨當一面,招兵打仗。每次勝利,曾國藩都給他保舉,讓他三年就做到了閩浙總督。

後來左宗棠跟皇帝寫報告,在朝廷和曾國藩的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把曾國藩的疏漏說成捏造。曾國藩跟左宗棠從此斷交。即使這樣,曾國藩還告訴自己的兒子,這個事跟你沒有關係,不能對他生意氣。

斷交以後,左宗棠在西北打仗,必須靠東南富裕省份供應糧餉。只有曾國藩的轄區按時按量保證了給他的糧草供應。左宗棠平定西北,曾國藩還把老湘營交給左宗棠使用。

曾國藩在世時,左宗棠瞧不起他,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卻越來越敬佩他。後來左宗棠把曾國藩的後代都照顧得非常好。

領導者的格局和胸懷決定組織最終走向何方

湘軍的一號人物和三號人物之間有這麼深的恩怨,但湘軍作為一個團隊沒有解體,在大的格局上沒有受影響。不能不說,曾國藩的大格局和胸懷寬廣是很大的原因。曾國藩曾經說,橫逆是沒有天理的事情,先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找到原因,再考慮怎麼處理妥當。

湘軍團隊的核心人物,都是受了中國最好教育的精英: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等等。關鍵時候,素養決定了他們做事情的底線。

給我們的啟示:

組織的核心領導,不要凌駕於組織之上,也不能情緒化。情緒化的後果很嚴重,嚴重時會演化成內鬥,最後兩敗俱傷,組織受禍。這樣胸懷日闊,提升素養的過程,也是自我領導力的提升過程,最後才能奠定事業的基礎。

交流更精彩

提問:假設湘軍的兵將可以跳槽,然後複製了湘軍的東西自己當老大,這五大要素還是充分條件嗎?還是說要有其他方面的完善?

宮玉振:這是很多企業家非常擔心的問題,我分享了我做的東西,把手下培養起來,結果他出去變成了自己的對手。

這種情況,控制的手段是解決不了的。曾國藩的湘軍也有些人出走,早年吸引來的朋友、一些大將都有離開的,甚至有投奔對手的。但曾國藩能保證主要團隊的穩定。他透過什麼去保證?就是發展組織,給留下來的人更大的發展空間,讓所有人看到,出去單幹的回報比不上在這個組織裡的回報——精神上的、物質上的都有。

要留住這些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好、更有生命力,這是真正的吸引力。華為和阿里的人其實也可以出去單幹,為什麼他們還要在阿里繼續做副總裁、總裁?就是因為他們明白,這個組織有形的、無形的吸引力遠遠超過出去單幹。

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是控制、打壓的方法,就限制了自己的格局,你的手段會變成防範。一旦防範,就很難釋放出組織活力,只能透過更大的視野、更大的群體、更大的願景,更大的格局和胸懷,讓這些人心甘情願投入更大的事業,得到更大的回報。

提問:您講課時提到了“量寬得人”,那麼哪些人可以包容、哪些不能包容?

宮玉振:中國人在管理過程中有一條基本的原則,就是任何的原則不能用到極致,物極必反。“量寬所以得人”很重要,但並不意味著要縱容,要分具體的人和事,要看紅線在什麼地方。

曾國藩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看對方是什麼人:如果對方是君子,格局、胸懷比較大,價值觀比較接近,你敬他三尺,他敬你一丈,這沒什麼問題。如果對方是小人,他有一句話是“君子愈讓,小人愈旺”,你越讓步,小人越狂妄,他會認為你是軟弱,他就會勒索更多的東西。曾國藩說,對這種人要寸步不讓,所以他的格局和胸懷還在價值觀的大前提上。

我們如何去理解這句話?術的層面要建立在大的格局之下,量寬才會有價值,不然會被人利用。

創業早期沒有太多選擇餘地,必須去容忍,但是要控制。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既認可價值觀,又忠誠組織的人,要重點培養。價值觀不太一樣,甚至和你對立的,他的優勢可以發揮,但長遠看要轉換。有些人慢慢地能轉換過來,不能轉換可以慢慢邊緣化,等組織發展好了之後,再從容不迫地選擇。

長遠看來,他們能不能和你走到很遠,還是取決於價值觀。人在關鍵時候做的選擇,一定會暴露出深層的價值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