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關注我們

上期我們介紹了明朝開國將領徐達在南京的墓葬,本期繼續介紹另一位開國將領岐陽王李文忠的墓葬。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李文忠去世較徐達早一年,葬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北麓太平門外蔣王廟西,與徐達的墓葬相距不過數百米。墓園分前中後三部分。前為神道,有石刻碑一、望柱二、石馬一,及石羊、石虎、武將、文臣各二;中為享殿遺址,後為墓冢,有李文忠後代立的碑。不過也同徐達墓一樣,因文物保護的原因,暫停對外開放。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李文忠墓神道

李文忠墓與其他功臣墓略有不同,一是神道碑不在中軸線上,而且是側立,方向朝西。二是西側石馬完好,馬倌身著朝袍,繫帶戴冠,而東側石馬卻是尚未雕刻完工的雛形半成品。對於這種奇怪的形制,有人認為這是李文忠生前因為胡惟庸案三諫明太祖,而使朱元璋有意懲罰他。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李文忠墓神道石刻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選擇了二十一位將領配享太廟,後人稱為明朝功臣廟。排在第一和第二的是徐達和常遇春,第三便是李文忠,可見李文忠備受朱元璋重視,在大明創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文忠出生於1339年,江蘇盱眙人,是朱元璋的外甥。12歲時,母親去世,他便跟隨父親李貞四處逃難。幸運的是,兩年後,他們在泗州遇到了朱元璋,彼時朱元璋準備脫離濠州,自立門戶。1353年,朱元璋回鄉招募士兵,徐達,周德興等人便是此時投靠朱元璋的。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李文忠畫像

朱元璋招募到大量士兵後,眼見濠州城內將領內鬥,不思進取,便率領徐達、湯和等心腹離開濠州城,南下途中擊敗元朝將領繆大亨,俘虜大量降兵,朱元璋趁機擴充軍隊,繼續南下攻破了滁州城。這時朱元璋姐夫李貞帶著李文忠前來投靠,朱元璋一見李文忠便非常喜歡,就將其收養為義子,此年李文忠剛滿14歲。

公元1357年,李文忠19歲,此年便開始跟隨朱元璋領兵作戰。李文忠親自率軍,支援池州,抗擊天完軍(徐壽輝政權),並且第一次作戰就立了功,擊敗在池州的趙普勝,又攻下青陽、石埭、太平、旌德四個縣。1358年,李文忠同鄧愈、胡大海等大將一同進入浙江,擊敗元朝軍隊,升為親軍都指揮。不久,李文忠又數次擊敗張士誠部,使張士誠不敢再在浙江和朱元璋搶地盤。胡大海則俘獲了陳友諒的部下李明道、王漢二,李文忠最後將他們二人釋放,以禮相待,並派他們去建昌招降,可見李文忠已經成長起來,目光長遠,深謀遠慮。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元末形勢圖

1362年,胡大海被叛軍所殺,朱元璋在浙江的地盤岌岌可危,這時李文忠被授為浙東行省左丞,穩住浙江的局面,並同張士誠趁機來攻的大軍作戰,成功抵禦了張士誠的進攻。1365年,張士誠派李伯升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浙江諸暨,李文忠前來救援,利用大霧天氣發動奇襲,李文忠率先衝鋒,披堅執銳,大破敵軍,斬首數萬,朱元璋聞訊大喜,對李文忠大加賞賜。

李文忠是窮苦出身,深知底層人民生活不易,於是整肅軍隊,嚴肅軍紀,對敵軍不再以多殺傷為主。1366年,李文忠進攻餘杭時,餘杭守將謝五,是投降張士誠的謝再興的弟弟,李文忠給他寫信招降,答應不殺他。謝五與謝再興之子五人出城投降。諸將請求處以死刑,李文忠既然已經答應不殺,便不同意諸將的請求。進攻杭州時,杭州守將潘元明投降,李文忠整肅軍隊進入杭州。潘元明以歌妓相迎,李文忠不為所動,指揮軍隊離去,駐紮在高樓,並下令:“ 擅入民居者死。”杭州城內因此井然有序,百姓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

開國大將很多都征討過北元,在1369年,也就是明洪武二年,李文忠跟隨常遇春出塞,任職偏將軍。同常遇春一起圍攻元上都開平,迫使元順帝逃走。到了7月份,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統率軍隊,會同大將軍徐達一起進攻慶陽。1370年,李文忠與徐達分道進攻北元,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當時元順帝已死,太子即位為元昭宗。李文忠又迫使元昭宗繼續北逃,俘獲大量后妃,宮女,諸王以及將相百官,並招降大量士兵,朱元璋認為李文忠功勞最大,封李文忠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曹國公。

南京的明朝功臣墓(四):李文忠

在此後數年,李文忠要麼出塞進攻北元,要麼去西南鎮壓番兵叛亂,功勳卓越,為邊境穩定立下汗馬功勞。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李文忠病重,朱元璋前去探視,但李文忠還是於次年去世,享年僅四十六歲。朱元璋親自致祭,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諡號武靖。

李文忠雖是朱元璋親姐姐的兒子,但他並不搞特殊,他憑藉自己的戰功,獲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他領導的軍隊軍紀嚴明,他本人也言而有信,賞罰分明。明初開國將領大都出身底層,他們能體諒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從不驕奢淫逸,這也是人們至今對他們有著高度評價的原因。

END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