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推恩令”的局,其實已經布了幾十年

公元前117年,一代雄主漢武帝決定採納名臣主父偃的建議,正式在漢帝國內推行“推恩令”。

主父偃: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

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於是上從其計。

然後,不到十年時間,從漢文帝時期開始,就已經“尾大不掉”、屢屢造反的諸侯王,就徹底消停了。

“推恩令”的局,其實已經布了幾十年

後世之人,每每提起“推恩令”,都會給予無限的褒獎,說它緊緊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就算諸侯王明明知道皇帝老兒在使壞,卻絲毫沒有辦法反擊,絕對堪稱古今“第一陽謀”。

誠然,即便時至今日,我們再來去看“推恩令”,它依然算是“無解”。

但是,不知道想沒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推恩令”這麼好用,為什麼後世王朝,在面對“藩王問題”時,卻沒有一個人去“抄漢武帝的作業”呢?

難道是後世君主“讀書少”,不知道此等妙計?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麼多的帝王之師在側,那麼多的飽學之士伴讀,肯定是有人知道“推恩令”這麼一回事的。

那麼,為什麼這麼好用的千古第一陽謀,竟再也沒有被人重新啟用過呢?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推恩令”的局,其實已經布了幾十年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最好的兄弟燕王盧綰,看著漢廷舉起的屠滅異姓諸侯王的40米大刀,不由地膽戰心驚。

驚恐又不知所措的盧綰,在手下的攛掇下,最終造反。

至此,從大漢帝國建立時算起,在不到七年的時間內,劉邦當年所分封的8位異姓王,除了安分守己且龜縮一隅的長沙王吳芮外,其餘的全部都走上了“造反”的老道路。

毫無疑問:這麼多的諸侯王,接二連三地造反,絕不是他們都有一個“九五之尊”的帝王夢,而是,皇帝(劉邦)容不下他們了!

當然,這並不是劉邦不講義氣;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作為一位親身經歷過戰國末年七國混戰、與秦末時期諸侯爭雄的、古往今來少有的傑出政治家,青史君堅信:漢高祖劉邦對“封建制”弊端肯定是感受頗深的;在其內心深處,絕對是頗為認可始皇帝當年所推行的“統一制”的。

然而,由於大漢帝國的建立,著實是依靠了眾位股東的幫扶。如果在建國之初,不給他們分紅讓利,說不定劉氏江山立馬就要翻盤。

故而,在自己即皇帝位的當天,劉邦就不得不冊封了以韓信為首的7位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是後封的)。

但是,後來的事情發展得很明顯:對於“異姓王會影響大漢江山長治久安的問題”,深謀遠慮的劉邦早就準備好了後手。

在此後七年間,劉邦以平均一年一個的速度,最終將這些不穩定因素幾乎消滅殆盡。

“推恩令”的局,其實已經布了幾十年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要問了:既然劉邦早就意識到了分封制的弊端,並且終其後半生都在致力解決這一問題,那麼,為什麼在解決異姓王的同時,劉邦不直接統一實施“郡縣制”,而是依然要大肆封賞同姓諸侯,為後世子孫埋下禍根呢?

依青史君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

那是因為,當時的劉氏江山還面臨著功勳集團能力突出、外戚集團勢力龐大、以及異族勢力環伺的多重困局;如果當時直接廢除“封建制”,確實可以一勞永逸,但是,一旦天下有變,卻會出現中央政府獨木難支的局面。

為了不重蹈大秦的覆轍,卓越的政治家劉邦不得不採取了一個比較穩妥(折中)的辦法——“郡國並行制”。

雖然,在後來呂后當政之時,由於其私心作祟,徹底統一一事情被暫且擱置下來(呂雉想要冊封呂氏族人為王,自然不會提“削藩”的事)。

然而,問題總歸是要解決的。

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經過一系列的權力角逐,劉邦的第四子、代王劉恆,入繼大統。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諸侯逐漸坐大的危險,於是,漢初之際最為有名的政論家賈誼,就不止一次的向漢文帝提出削弱藩王勢力、以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並推出了初代版本的“推恩令”: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然而,由於漢文帝自己是藩王上位,現在再去削藩著實有點“出師無名”;再加上當時漢廷還沒有“削藩”,濟北王、淮南王等人就先後造反(文帝的根基還不穩固)。

所以,審時度勢之後的漢文帝,並沒有正面回到賈誼的建議,每當賈誼說起此事,文帝就會顧左右而言他。以致於後世留下了“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典故。

但是,有意思的是,漢文帝雖然沒有采納賈誼的削藩建議,但是,在後來他卻把同樣主持“削藩”的晁錯,任命為太子劉啟的老師。

文帝雖不用其(晁錯)言,但奇其才,拔擢為中大夫、(兼太子太傅)···

讓一個主張削蕃的人去教導未來的皇帝,漢文帝的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有點不言而喻?

“推恩令”的局,其實已經布了幾十年

果然,漢文帝剛一駕崩,少年天子漢景帝就開始了轟轟烈烈地“削藩行動”。

雖然,此事的結果是直接導致了“七國之亂”,以致漢廷的江山差點就此擱淺。但是,當時的各路諸侯已然坐大,眼看著就要威脅到漢廷的穩定,正如晁錯所說: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故而,從這角度來看,削藩的這場戰爭是免不了的!

看到這裡,肯定又有人要問:漢文帝不削藩,是因為時機不成熟,那麼,到漢景帝時期,“削藩”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了,為什麼景帝不採用更為穩妥的初代版“推恩令”呢?反而要付諸於戰爭呢?

其實,這問題也很好解釋:任何行政命令的順利實施,都需要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的;沒有實力,聖旨也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比如清末的“東南互保”事件。

而我們都知道,所謂的“推恩令”,其實質就是削藩,是軟刀子殺人。

在沒有反抗實力時,諸侯只能認栽,但是在有機會翻盤時,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坐以待斃的!

史實表明:在當時不要說推行初代版“推恩令”,即便是漢景帝剛剛動了削藩的心思,不甘心淪為魚肉的吳王已然準備造反了!

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恐削地無已,因發謀舉事。

故而,朝廷想要消滅諸侯王、想要廢除分封制,戰爭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唯一的區別就是誰勝誰負的問題。

寫到這裡,青史君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

那些總是一味地誇讚“推恩令”的內在邏輯無解,是千古第一陽謀的人,都沒有真正領悟到,權謀的精髓。

在漢武帝時期,“推恩令”之所以會推行無阻,並不是它的內在邏輯無解,而是經過文景兩代帝王的佈局與努力,到了漢武帝一朝時,那些諸侯們已然沒有實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了。

所謂,真理總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

當然,從這件事裡,我們還可以得到這麼一條真理:其實,最厲害的謀略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溫水煮青蛙似的量變積累。

借用電影裡的一句話:既然已經瞄準了目標,那就不要急,讓子彈多飛一會!

那麼,你學會了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