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在大明王朝1566中,編劇劉和平用優秀的文化創作功底,硬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剛正不阿又保持聰明才智的海青天,使得不少只看過影視作品的人,也逐漸改變了對於海瑞的呆板印象。

而在展現海瑞強悍的同時,海瑞在淳安縣當知縣的日常,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明朝官場的細節。例如海瑞身為縣令,可以隨意玩弄稱為二老爺的縣丞大人。而這位被海瑞吃得死死的縣丞,在縣裡面又是一個橫著走的大人物。

所以我們難免就會產生錯覺,縣令在地方上是頭號人物,擁有絕對的權利,而縣丞沒有能力與縣令對抗,但也擁有相當的權力。可是當我們翻閱歷史會發現,縣令和縣丞一個是七品官,一個是八品官,好像差距沒那麼大,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電視劇這麼誇張嗎?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其實如果真的要討論兩者間的差距,我們不僅要討論他們的品級,而且還需要考慮不同的時期。當然了,在中國歷史上,如果要討論縣這個級別的官制的話,可能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可就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了。

由於大家對大明王朝1566中的場景印象最深刻,我們就拿明朝和清朝這兩個階段的縣來說事。

首先從品級上來看,縣令的級別一般都是正七品官,乃是妥妥的朝廷正規編製成員,而且擁有對整個縣行政,立法,司法甚至還包括警察等方面的權力,相比較於現在的縣長來說,那地位可高得多。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但是,和電視劇中帶給我們的印象有所不同,海老爺固然是正統的舉人出身,是朝廷的正七品官員。但是,縣丞田大人也不是什麼路邊人物,按照明清時期的規矩,他也是透過考試出身,擁有正八品官職。

我們可不要小看了這個身份,只要是入了品級的官員,那都擁有朝廷的補貼和朝廷的認可,甚至擁有對一個縣的莫大權力。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的出身可未必比海瑞差多少,一般會由由恩拔、副貢、舉人考授,亦有九品筆帖式、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按察司照磨、府知事、縣主簿、府州縣訓導等升任。

所以,像大家理解中的海瑞是編制人員,而田大人是非編制人員,這種身份上的差距其實不存在。當然了,也包括海老爺以舉人的身份去壓迫對方,有的時候也不一定靠譜,指不定對方的來頭比海老爺還大。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其次,從權力來看,兩者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誇張。以明朝的官員制度為例,縣令的確擁有對於一個縣的基本上的權力掌控權,也正如很多 TVB中的劇情一樣,縣令負責打官司,縣令負責收稅,縣令還要安排人抓到匪。一旦逼急了縣令還要組織人馬去安排剿匪。

但是,這可不是縣令所獨享的權利。因為,縣丞在明朝歷史上被稱為二老爺,這還真不是歷史上的虛構。

例如,縣丞可不是每天站在旁邊看著縣令簽字的,他和縣令一樣擁有獨立的辦公空間。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時候這些人和縣令不待在一起,而是被安排在交通要害之所,專門設立衙門分部,成為當地的主要負責人。很明顯縣令老大,縣丞老二,再加上山高皇帝遠,所以二老爺的稱號就這麼來了。

而且我們不知道的是,根據明朝初年的規矩,縣衙裡面所有的錢糧收支,甚至包括追捕盜賊,那不僅僅需要大老爺簽字蓋章,而且還需要二老爺的簽字同意。

這是什麼概念呢?假如海瑞決定要求縣丞去向縣裡的大戶借三天的糧草,縣丞覺得這件事情比較大,他就可以和縣令據理力爭,而且拒絕簽字。這是法律規定的權利,只要他不簽字,海瑞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幹不成,如果他繞開了縣丞,那就意味著這個命令不太合法,其他的縣裡成員可以拒絕從命。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還有,電視劇裡面有一個場景比較符合歷史,那就是當海瑞選擇罷官以後,二老爺可以代替縣令的職責,坐在縣令的椅子上,處理整個縣的大小事務,一直等到新的縣令到來,他都是大哥。

所以結合明朝的歷史來看,像海瑞這樣隨隨便便剛剛空降過來,就能夠壓服縣丞的現象,其實很大程度上有點不太科學,至少別人學不來。當然了,我們也可以說,海瑞是行走的大明律法,再加上一身正氣,所以別人玩不過他。但如果換一個人的話,恐怕遭殃的是縣令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是否可以就此認為,縣令的權利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大老爺和二老爺存在著制約關係呢?如果是在明王朝時期,那的確有這種可能,至少不會有第2個海瑞能夠表現的這麼剛。但就怕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明王朝時期,事實上這也只是二老爺們最後的風光時刻。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根據歷史記載,從清王朝開始,雖然這個王朝繼承了前代的基本地方官僚體制,但是清朝的皇帝就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從乾隆年間開始,縣令就已經成為一方獨霸的人物。

這還真不是亂來的結果,剛開始的時候清朝就規定,縣令並不一定要配縣丞,事實上我們去統計的時候,縣令的人數多於縣丞的人數,只有在發達的地區才會有縣丞。

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從清朝開始,縣丞就沒有資格和縣令一起蓋章的權利,那基本上就是縣令說了什麼就是什麼,如果想要據理力爭,那基本上就是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針對田縣丞的套路,被氣的像一個受氣包一樣,兩面不討好。

縣丞正八品、知縣正七品,雖然是一級之差,權力地位卻是天上地下

至於說管理錢糧等等權利,那就如同經歷軍機處改革的大臣權力一樣,所有的人都成了縣令的工具人,如果縣令老爺相信你,那麼你可能還能作威作福,一旦不相信你,那基本上就是沒轍。

所以,八品官和七品官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兩者的差距在清朝大到難以想象,進一步則是一方霸主,退一步則是工具小人,這可比高考中的一個名次的差距還要大得多。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