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天子一怒,浮屍百萬”,每位皇帝手裡都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任何人不敢招惹的存在,大多數皇帝都精通帝王之術,把每個朝臣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物盡其用,想把自己的江山社稷打理得井井有條,偶爾有不臣之心,皇帝馬上就會露出殺伐決斷的狠戾手段,這就是帝王獨有的氣場。

不過,並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如此的魄力,中國歷史上不乏“傀儡”皇帝,西漢的朝廷重臣霍光,其鼎盛時期有著“任免”皇帝的權力;北魏權臣楊堅把持朝政,最後自己當了皇帝,細數這些皇帝幾乎都沒有什麼好結果。但是有一位“傻皇帝”卻是例外,太監把這個“傻子”推上皇位,結果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就讓太監叫苦不迭,這其中又有怎樣的宮廷秘闈故事呢?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叛將侍妾,誕下皇子

唐朝在唐玄宗手裡有過“開元盛世”的壯景,但也因“安史之亂”而快速衰敗,接下來的幾任皇帝想努力“扭虧為盈”,結果還是沒有改變衰落的軌跡。到了唐憲宗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二任皇帝,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國家政治才趨於平穩,史稱“元和中興”,其中他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削平藩鎮”,提高了中央集權的力度。

鎮海節度使李琦就是被平定的一位,他手中權力大了便開始膨脹起來造反,結果朝廷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琦最終被腰斬,他的財產與女人都被充入宮中。鄭氏是李琦的侍妾,之所以能夠成為侍妾,是有懂相術之人說她能生下天子,李琦這個有野心之人自然不會錯過任何好的兆頭,鄭氏就這樣成為了李琦的女人。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李琦被斬,鄭氏充入宮中為婢,當時唐憲宗最寵愛郭貴妃,鄭氏僥倖成為了郭貴妃的宮女。唐朝對男女這方面的世俗觀念一直很開放,先有兒子娶了父親的女人,後又有父親搶了兒子的老婆,而到了唐憲宗這,他見到鄭氏有幾分姿色,就順便寵幸了她,不久之後鄭氏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李忱,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個皇子。

皇子不慧,倍受欺辱

唐憲宗兒子眾多,不下二十位,後宮雖然常說母憑子貴,但在皇子產出如此量大的情況下,比拼的還是母家的勢力,顯然鄭氏在這一點上絲毫不佔什麼優勢。自己曾是叛將的女人,即使被皇帝寵幸生下了皇子,也改變不了她曾是宮女的卑賤身份,更讓她無法抬頭的是,她生的兒子是個傻的。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史料上記載,李忱稍大一些後明顯與正常孩子不同,反應遲頓,宮中人都認為他“不慧”,這是礙於李忱是皇子的身份往好聽了說,直白了說就是個“傻子”。這樣的出身與天賦明顯與皇位無緣,在鄭氏與李忱的心中,只要能夠在宮廷爭鬥之中存活下來就是幸運,至於皇位是他們母子倆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李忱11歲的時候,他的哥哥唐穆宗繼承了大統,哥哥憐惜弟弟,封李忱為光王,只是他這個光王在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可以用倍受欺辱來形容。唐穆宗的兒子們根本不把這個比他們還小的皇叔放在眼裡,時不時在他的身上搞惡作劇,甚至把他丟進了廁所中,他們沒有看到李忱的憤怒,李忱痴傻的表現讓他們開懷大笑,同時也卸下了對李忱的提防之心。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宮闈莫測,一朝成帝

越是亂世,宮闈爭鬥越是明顯,皇子們的傾壓讓李忱沒有出頭之日,在他們的眼裡,李忱就是一個供人取樂的物件。唐穆宗去世後,他的五個兒子中先後有三位成為了皇帝:唐敬宗命短被太監所殺,在位僅有3年;唐文宗在位16年,可最後還是死於太監的軟禁;唐武宗長期服食丹藥毒死了自己,在位僅有6年時間。

三個兄弟先後稱帝已經是歷史上的奇蹟,但在背後看到的是太監專權與朝堂爭鬥的結果。唐朝時期太監成為了最大的蠹蟲,倚仗自己曾是皇帝最親近之人逐漸獨攬大權,把皇室攪成一鍋粥,他們從中謀取自己的利益。唐敬宗、唐文宗就是太監爭鬥的犧牲品,而唐武宗雖是毒死了自己,但是他的上位也是被太監所扶持。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先後死了三位皇帝,國不可能一日無君,此時太監馬元贄等人掌握著皇帝的“任免”權,他們物色來物色去,最後發現被遺忘的皇叔李忱是最佳的皇位繼承人,原因很簡單,李忱是個傻子,這樣的人當了皇帝方便左右,大權仍然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於是傻子李忱就這樣被推上了皇位,這一年他36歲,史稱唐宣宗。

雷霆手腕,扮豬吃虎

在唐宣宗還是李忱時,他經歷了五位皇帝,同時也見證了“牛李黨爭”的殘酷,以牛僧孺、李德裕為首的朝臣之間的傾壓,皇帝都成為了犧牲品。唐武宗在位的時候重用李德裕,形成了“李黨”獨大的局面,而把李忱推上皇位的太監馬元贄就是“李黨”之人,他們的用心猶如司馬昭的野心,路人皆知。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當李德裕、馬元贄正在暗自竊喜時,唐宣宗這個傻皇帝下了第一道聖旨:貶謫李德裕,這讓太監馬元贄叫苦不迭。兩人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李德裕倒了,馬元贄也好不到哪去,他畢竟是太監沒有實權,無非倚仗的是李德裕的勢力,如今他沒了靠山,在宮中的日子也自然不會好過,而這正是唐宣宗想要的結果,此時太監馬元贄才真正見識了唐宣宗的雷霆手腕。

唐宣宗結束了長達近40年的“牛李黨爭”,對太監的權力也進行了嚴厲的打壓,之後他又收拾先皇們留下的爛攤子,就連安史之亂丟失的領土都被他收了回來。唐宣宗在位期間,江山社稷有條不紊地發展,一度出現“大中之治”的穩定局面,他因體恤百姓而被尊稱為“小太宗”,頗有唐太宗李世民當年的風範。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透過唐宣宗一系列的政舉,絲毫看不出他的“痴傻”,這時候太監與朝臣們才看出,之前的三十多年李忱是一直在隱忍,充當的是扮豬吃虎的角色。宮闈爭鬥殘酷時他明哲保身,推上皇位時殺伐決斷,俗語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他那些侄子們鬥來鬥去時,他才是最清醒的一位。

小結

唐宣宗確實是一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皇帝,沒當皇帝前他倍受各種奚落與欺辱,可他都隱忍了下來,起初是為了苟活,未成想苟活出一個契機,當人人都把他當作“傻子”時,他在成為皇帝后終於表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唐宣宗顯然是宮闈鬥爭中的勝利者。

太監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聖旨,卻讓太監叫苦不迭

只可惜唐宣宗也是痴迷丹藥,這個“習俗”從李世民那一代就開始流行,唐宣宗也沒擺脫掉被毒死的命運,五十歲的時候自己毒死了自己。如果唐宣宗多活幾年的話,也許還能延長大唐的穩定局面,而不是像他一樣曇花一現。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