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北宋首都開封,因是京都又稱為東京,一些文學作品直接以東京代指,如《東京夢華錄》。很多人會猜測為什麼叫“東京”,難道還有西、南、北三個京都,所以才要把汴京稱為東京?

恭喜你,答對了!由於五代戰亂,很多朝代都喜歡在首都之外再設陪都,以備不時之需。北宋也不例外,也擁有四個都城: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北宋四京位置示意圖

東京開封府

自周秦以降,五代以前,都城主要在長安和洛陽之間選擇,這是當時社會經濟與政治形勢所決定的。但是唐朝末年,戰亂頻繁,長安、洛陽作為當時的軍事政治要地,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長安在它千餘年的首都生涯中可謂鞠躬盡瘁,建造一朝又一朝的宮室民房,養活一輪又一輪的人口吃喝,原本森林密佈、沃野千里的關中地區到了唐朝已是“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田盡而地”。長期缺糧的關中地區只能從富庶的江淮一帶運糧進長安,為此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把江南地區的財賦從淮河運到黃河,再逆黃河而上運到關中。但是路途遙遠,且經黃河險灘,漕運成本極高,可以說是“一斗錢運一斗米”。長安糧食長期供應緊張,甚至遇上大旱之年皇帝也要就食洛陽。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隋朝大運河分佈圖

而當時的開封,也就是隋朝的汴州,地處中原腹地,又是連線大運河和黃河的樞紐,早在五代時期,這裡已是“水陸要衝,山河形勝,乃萬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達之郊”。在漕運上則已無黃河天險,大大縮短了與江南的距離,所謂“均天下之漕運,便萬國之享獻”。汴河、蔡河、五丈河,作為漕運各地物質進京的黃金水道,被趙匡胤誇作寶貴的“三帶”。汴河,更被視作東京的生命線,“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每年漕糧定額為600萬石,最高年份有800萬石,這些漕糧足以保證百萬人口的生存。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圖中自北向南依次為五丈河、汴河、蔡河

因此,從五代開始,除後唐外,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先後定都於開封。而原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登上皇位,其主要的政治勢力也在開封,所以在建國伊始,內憂外患尚未平定之時,承襲北周定都開封不失為明智之舉。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況且,有鑑於唐朝後期各節度使手握重兵,造成藩鎮割據不聽皇帝號令的混亂局面,宋朝建立後將地方精銳部隊集合到開封充為禁軍。禁軍號稱“天子衛兵”,是承擔“守京師,備征戍”任務的職業軍隊,由國家財政贍養。但是,禁軍數量一路增長,從宋初的20萬漲到80萬,如《水滸傳》中就提到“豹子頭”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要養活如此多的人口,即使後期統治者想要遷都也難以離開漕運便利的開封了。

西京河南府

“興亡一覺繁華夢,只有山川似舊年。”

恰如這一詩句所描述,曾經盛極一時的唐王朝成為歷史記憶,唐東都洛陽也隨著唐王朝的衰亡而殘破不堪:“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者無餘處矣。”洛陽作為都城的宮殿建築等硬體條件在戰爭中喪失殆盡。即使經過五代時期的逐步恢復,也只不過“使隋唐洛陽城恢復過半”而已。

五代時期的古都洛陽與新秀開封曾互為陪都,但總的趨勢是西京洛陽政治地位的下降。後晉、後漢時期保留在西京洛陽的郊祀大禮活動,也在後周“天子所都,則可以祀百神,何必洛陽”的話語聲中戛然而止。開封完全取代了洛陽的政治地位。

趙匡胤建立的北宋繼承了北周的政治衣缽,仍以洛陽為西京陪都。但是,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相比開封的無險可守,洛陽優越的地理位置仍然吸引著統治者,讓他們時時想著“新不如舊”。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開封因無可依仗的山川形勝庇護,只得養禁軍護衛,為了養活禁軍就得保證漕運疏通,為保漕運又不得不派兵守護,久而久之形成“禁軍-漕運-防守”的惡性迴圈。宋太祖深切意識到這一點,有了遷都洛陽的念頭,希望能夠“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是此事在趙光義以及群臣的反對中不了了之。

雖然不讓遷都,但是宋太祖對洛陽的偏愛也是有恃無恐,他把祖墳遷過來了!趙匡胤在西京鞏縣卜佔陵地,將其父趙弘殷改葬到西京鞏縣,並且確定了西京宋陵區,北宋皇帝駕崩後均葬於此,使西京具有了皇陵所在地的神聖光環。從此,“內守宮鑰,外奉園寢”,成為西京河南府的重要職能。此外,他還重新修葺了洛陽祭天郊壇,使洛陽再現皇家盛典!

此後,從宋太宗到宋仁宗,不斷強化洛陽的陪都功能。宋太宗親征太原之前,在西京進行過閱兵活動;設定了足以與東京中央財政部分庭抗禮的財政機構。宋真宗時又設定國子監、太祖神御殿等設施、機構,明確了洛陽在重大政治禮儀活動中的首要地位。宋仁宗時大規模修建西京外城,使其具有了名副其實的陪都氣勢。

洛陽以其獨特的政治地位,自五代開始就吸引大批官僚聚居於此。由於洛陽官僚集中,一些政見相同者打著以文會友的旗號形成了政治小團體。特別是在神宗時期,圍繞變法之爭,洛陽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反變法派“耆英會”,很多人都是電視劇《清平樂》中“背誦天團”的成員,包括富弼、文彥博、司馬光、王拱辰等13人。同時,還有文彥博組織的“同甲會”、司馬光組織的“直率會”……神宗逝世後,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迅速從洛陽各種“會”中物色了一幫人馬,很快就把新法廢除,其政治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並不是現在的首都北京,而是在今河北省大名縣境內。大名府能升為陪都,最重要的資本是它的軍事地理位置。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大名府石敬瑭在與後唐末帝李從珂爭奪皇位時,為了得到契丹的軍事幫助,不僅自降身份稱“兒皇帝”,還割讓了燕雲十六州。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石敬瑭與耶律德光

華北平原基本上是一馬平川,而燕雲十六州有著燕山山脈和太行山的分支,正好形成一個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可以保護中原腹地。燕雲十六州丟失後,中原王朝盡失地利險要,而遼政權卻將燕雲地區變成進軍中原的橋頭堡,直接威脅宋都開封的安危。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燕雲十六州地圖大名府地處南北通衢,是中原地區通往河北及塞外的咽喉,也是北宋黃河以北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北宋北方諸城中,“惟北京為河朔根本,宜宿重兵,控扼大河南北,內則遮蔽王畿,外則聲援諸路”,素有“北門鎖鑰”之稱。

寇準鎮守大名府時,契丹使節路過大名,對寇準施展挑撥離間之術:“你這麼有才華的人物,你們皇帝不讓你坐鎮中央,咋把你弄過來看門了(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書)?”寇準答道:“我這麼厲害的人物國內風平浪靜用不上我,就得在大名府時刻準備收拾你們(皇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除了選任能臣鎮守大名府,宋初皇帝北征或者出巡北方,也以大名為行在震懾契丹。宋真宗時,“大駕既駐鄴下,契丹終不敢萌心南牧”。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大名府的地理位置

宋仁宗時,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不斷對宋發動戰爭。契丹又瞅準時機,聯手李元昊準備一起進攻。當此危難之時,宋廷官員有要和談送錢的,有要遷都避禍的。倒是跟范仲淹不太對付的呂夷簡站了出來:“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

意思是如果讓契丹人過了黃河,哪怕城高池深,也要讓人家敲個粉碎,契丹人欺軟怕硬,咱們匆匆忙忙往洛陽跑,正好是示弱了。應該建都大名,表現皇上親征的決心,彰顯絕不退步的意志。”

宋仁宗能被稱為“仁”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他採納了呂夷簡的建議,建大名府為北京,任以重臣,號令全路,對故城營建一如“東京故事”,建成的北京外城周長48裡,宮城周長3裡。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修建了陪都,料到北宋要殊死抵抗,果然打消了這次侵略計劃,大家就當無事發生過。

此後,宋遼百年無大戰,北京大名府作為軍事重鎮的功能也日益衰落。金國崛起後,先聯宋滅遼,又大舉南下滅亡北宋,幾乎所有的北宋皇族被掠到北方。漏網之魚趙構雖建立了南宋政權,但談“金”色變,整個北方領土全部被金朝佔領,北京大名府輝煌不再。

外患那麼多,北宋為何還要設定四個京城?都有啥用?

南宋幅員圖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