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原詩:錢受之東山詩集末附甲申元日詩云“衰殘敢負蒼生望自理東山舊管絃”戲題一絕

興亡江左自傷情,遠志終慚小草名。

誰為謝公轉一語,東山妓即是蒼生。

(1954年,此絕另一錄稿第三句作“我為謝公轉一語”。)

(此詩標題中的兩句選自錢謙益的《初學集》末附的七律《甲申元日》中的兩句。)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歷史背景:

1953年9月復旦大學教授蔣天樞(字秉南)到廣州看望陳寅恪。1953年開始屬草《柳如是別傳》,陳寅恪口述由助手黃萱女士筆錄。11月21日至12月1日,北大歷史系副教授汪籛帶著郭沫若、李四光的親筆信到廣州勸說北上任職,遭到拒絕。1954年春,北京再次派人請他出任歷史研究所二所所長,被他拒絕;《論再生緣》全部完成,無法正式出版,陳寅恪只能請人用蠟版刻印,分送友人。同年,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一書被官方檢查。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出生於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被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1610年中探花,後為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1641年迎娶23歲的名妓柳如是。1645年五月清兵逼近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後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被錢謙益硬托住了。5月15日,錢謙益率大臣開城向清軍投降,當時與之交好的河南巡撫越其傑和河南參政兵巡道袁樞相繼絕食而死。1646年正月任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半年後稱病辭歸。1647年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1648年被柳如是救出,1664年6月17日因病去世。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柳如是:1618年生於浙江嘉興,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明末清初女詩人。1632年嫁與大學士周某為侍妾。後來與李待問、宋徵輿、陳子龍等都發展過一段戀情,但迫於禮教所阻。1641年嫁給了錢謙益,生有一女。錢謙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1647年錢謙益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1648年)救出了錢謙益。1664年錢謙益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為了保護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享年四十六歲,葬於虞山拂水山莊。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賞析:

“ 興亡江左自傷情”句中“江左”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為左,江左也叫“江東”,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也指東晉、宋、齊、梁、陳各朝統治的全部地區,此處指錢謙益和柳如是居住的南京。全句直譯為在興旺與衰亡時,南京自然會引發傷感之情。此處暗喻錢謙益在南京抵抗清軍、投降清軍又脫離清朝政權的史事。

“遠志終慚小草名”句中“遠志”又名葽繞、蕀蒬等,多年生草本,可入藥。全句化用《世說新語·排調》中郝隆答曰:“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的典故。全句直譯為遠志終歸慚愧是個小草的名字。此處暗喻錢謙益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隱居,韜晦自養成清流魁首,弘光時依附馬士英、阮大鋮而起,終以失節降清而身敗名裂。另有觀點將此句解析為暗喻張東蓀,是否有些牽強附會,存此供愛好者參考。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誰為謝公轉一語”句中“誰為”在作者《柳如是別傳》中載此詩題時將“誰為”作“我為”。“謝公”指《世說新語·排調》中具有始有東山之志的謝公。全句直譯是誰為具有東山之志的謝公轉達一句話。此處暗喻我為錢謙益轉達一句話。

“東山妓即是蒼生”句借用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裡“別有狂言謝時望,東山妓即是蒼生”而來,“東山妓”是指晉朝謝安隱居上虞東山,曾攜妓出遊,被人稱“東山妓”。全句直譯就是龔自珍的詩意,謝安攜帶的妓女也是具有生命的百姓(人)。此處暗喻自己當時已開始動筆寫《柳如是別傳》,其寫作原因之一就是倡導眾生平等的悲憫情懷,當然作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此沒有表述。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全詩表面上描述南京城見證的興亡、遠志出則為小草的歷史典故,實際是讀到錢謙益《初學集》末附的七律《甲申元日》後有感而發,探求錢謙益革職隱居韜晦自養成清流魁首、依附馬士英和阮大鋮、失節降清而身敗名裂的人生密碼,借用龔自珍《己亥雜詩》裡的詩句,表明自己寫《柳如是別傳》為一個妓女立傳的原因。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此絕句的詩眼是“東山妓即是蒼生”,突出眾生平等的悲憫情懷,顯現人性底部的蒼涼。結合歷史,陳寅恪寫《柳如是別傳》而為一個妓女立傳的根本原因是:在國難當頭,錢謙益作為清初詩壇的盟主、東林黨的領袖、官至禮部侍郎,竟然不如一個妓女柳如是。1645年錢謙益說:“水太冷,不能下”,而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形成迥然對比,正如五代時期花蕊夫人在《述國亡詩》中所言“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附詩1:錢謙益《甲申元日》

又記崇禎十七年,千官萬國共朝天。

偷兒假息潢池裡,倖子魂銷槃水前。

天策紛紛憂帝醉,臺階兩兩見星聯。

衰殘敢負蒼生望,自理東山舊管絃。

(此詩的歷史背景為1644年:正值大明、大清、大順、大西政權交鋒之時,史稱“甲申國難”。李自成大順軍入主北京,崇禎皇帝自盡,史稱“甲申之變”,百姓多死傷。不久清朝入主中原,遭到武裝抵抗,清軍多次大屠殺,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

(詩中首聯記載“甲申之變”,江南出現祭祀朱天大帝的活動,寄託漢民族的亡國故土之思。頜聯借潢池(靜止的水)、槃水(死水)等意象,表述苟延殘喘的南明弘光政權或各地武裝抵抗。頸聯借司馬遷《報任安書》,敘述清軍逼近南京,厄運當頭時仕子們憂心離散。尾聯表自己已入花甲之年,難以擔當拯救天下蒼生的責任,只能繼續自己的舊業。)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附詩2:陳寅恪《稿竟說偈》(初稿完成時)

奇女氣銷,三百載下。

孰發幽光,陳最良也。

嗟陳教授,越教越啞。

麗香鬧學,皋比決舍。

無事轉忙,燃脂瞑寫。

成卅萬言,如瓶水瀉。

怒罵嬉笑,亦俚亦雅。

非舊非新,童牛角馬。

刻意傷春,貯淚盈把。

痛哭古人,留贈來者。

(1964年夏。此偈錄自《柳如是別傳》初稿完成時。)

(此偈是《柳如是別傳》初稿完成時的說明,敘述自己著書的心跡,寫完後的愉快心情,以及在寫作過程中許多難堪的回憶。)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附詩3:陳寅恪《稿竟說偈》(最終稿)

剌剌不休,沾沾自喜。

忽莊忽諧,亦文亦史。

述事言情,憫生悲死。

繁鎖冗長,見笑君子。

失明臏足,尚未聾啞。

得成此書,乃天所假。

臥榻沉思,然脂瞑寫。

痛哭古人,留贈來者。

(1964年夏。此偈錄自《柳如是別傳》最終稿的末頁。)

(此偈是《柳如是別傳》完成後的最終說明,表明自己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志至死不變的氣節。)

陳寅恪詩歌鑑賞:錢受之東山詩集戲題一絕

(所有照片均為網路下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