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說起蒙宋戰爭爆發的原因,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南宋聯合蒙古攻金。不過,這大概是後來蒙古人提出的論點。

“靖康之變”的往事,讓南宋對蒙古的崛起極為警惕。早在公元千多年,蒙古軍隊在中國北方橫行的時候,鐵木真就派出使節對南宋進行試探性的訪問,希望借宋金不和之機,攻打金。可見,“聯盟”是蒙方首先提出的。然而,當時宋寧宗及其朝臣的最後選擇是保持中立,遣返蒙古使者。

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後來金玄宗帶領朝廷遷都開封。不到一百年前,這裡還是宋朝的都城,這無疑踐踏了南宋的尊嚴。面對這種挑釁,並考慮到徐進的嚴重衰落,宋朝暫停了對徐進的“歲幣”。按道理,此時的金朝應該放低身段,透過調整與宋朝的名分來維持與宋朝的關係。畢竟,儘管宋朝討厭徐金國,但它也知道蒙古人的恐怖,如果徐金國釋放善意,它會支援金人對抗蒙古。真正害死他的是金玄宗,他在北方與蒙古作戰後,異想天開地選擇了“向宋朝索取賠償”,以宋朝停止歲幣為藉口,發動了對宋朝的全面入侵。原本猶豫不決的宋寧宗和主和派失去了以徐進為屏障的幻想,雙方陷入了消耗戰的泥潭。當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正在西進,但徐進與宋、西夏和華北的一些地主打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

金玄宗終於意識到這種行為的荒謬,所以在蕭聲之後,他開始向宋朝派遣特使,希望實現和平。這一次,南宋堅決拒絕和談。惱羞成怒的金玄宗加緊了對宋朝的攻勢。這場反宋戰爭直到金玄宗去世才告一段落。結果,金玄宗沒能從南宋得到土地和金錢,反而嚴重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即便如此,南宋朝廷對蒙古的警惕仍超過了對徐進的仇恨。在至關重要的滅金蒙古之戰中,蒙古人希望向宋朝帝國借力,被宋朝拒絕。最後,拖雷不得不動用武力強行從南宋的領土上借兵,沿途燒殺搶掠,可以說是對南宋的不宣而戰。直到金軍主力全軍覆沒,隨後蒙古軍攻佔了河南大部分地區,包括開封。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顯示了自己的軍事實力,讓蒙古人不敢小覷自己,進而入侵;另一方面,只有蔡州等城的金愛宗還在荒誕地幻想著“進步興元”。最終,宋軍,孟珙部的精英,與蒙古人一起,消滅了徐進的殘餘勢力。金朝聯合滅亡後,蒙古和宋朝沒有對河南的金國舊地進行明確的劃分,於是蒙古人帶著掠奪的財富和人口回到了河北,只剩下一些名義上隸屬於蒙古的地方軍閥。

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考慮到蒙古一貫的擴張野心和前幾年隧道造成的可怕破壞,宋朝選擇收復汴梁,重建潼關和黃河防線,都是可以理解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河南地區在蒙古滅亡後不再繁榮,而是到處都是無人區,宋軍的補給線難以維持。最後不但沒有收復河南,反而損失了大量的機動部隊。

蒙古軍隨後以“端平入羅羅”為藉口,全面入侵宋朝。1235年至1241年,蒙古軍隊對宋朝發動大規模進攻。雖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曾與蒙古人合作滅金的宋朝名將孟珙,發動了一系列出色的機動防禦作戰,最終擊退了蒙古人,在長江中游的荊襄和長江上游的四川重建了抵禦蒙古人的防線。雙方形成了新的力量對比。

隨著公元1241年蒙古窩闊臺汗的去世,蒙宋戰爭第一階段結束。窩闊臺的死,不僅導致了一直僵持不下與南宋作戰的部分蒙古軍隊的撤退,也讓已經深入侵略東歐的蒙古遠征軍在近期暫時結束。闊太死後,蒙古進入了整整十年的內鬥。闊太族和拖雷族對可汗地位的爭奪日趨激烈,經歷了貴有漢時代和兩代皇太后時代。直到窩闊臺死後十年,隨著蒙古汗被選為蒙古新的大汗,蒙古帝國的汗位才正式從窩闊臺轉移到拖雷。

新當選的蒙古可汗即將開始新一輪的西起中東,南至南宋的擴張。

在蒙古十年內亂期間,南宋一直在努力加強自己的防禦。這一時期,對南宋防務貢獻最大的是賈思道,他與孟珙的戰略保持了連續性。由於南宋最終滅亡,在南宋末年,賈思道為了從佔據大量土地的大臣們甚至前線將領那裡獲取財源,得罪了大部分權貴派系,導致賈思道成為史書中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無論賈思道在南宋覆亡中的作用如何,無論他的政治品德如何,他早年為兩淮、長江中游地區的地方防務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不爭的事實。他是孟珙的老部下,賈思道是淮東總督賈赦的兒子,曾長期在淮東地區活動。

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他很早就考上了進士,升遷很快,後來擔任孟珙地方長官。他在整頓財政、組織屯田等方面表現出傑出的才能。,甚至還有餘糧供應給哥哥管轄的地區,因此一舉成名。由於賈思道能力出眾,在任上政績突出,孟珙在去世前推薦這位部下接替他的職務,負責長江中游的防務。

史書突出賈思道的妹妹賈貴妃對他崛起的影響,顯然只是一種政治宣傳。且不說賈思道的家世、他的考中進士的能力以及孟珙對他的賞識和推薦,賈貴妃在孟珙死後的第二年就病逝了。賈思道更上一層樓的仕途,顯然與她關係不大。

賈思道的能力很快將在蒙古可汗隨後的反宋戰爭中得到證明。

由於孟珙對蒙古前線的防禦已經相當成熟,蒙古人決定繞過大理,迂迴到宋的後方,先從北向南進攻四川,再沿長江突破宋軍線。四川戰爭前期,元軍大有長進,控制了川西很大一部分地區。於是,公元1258年,蒙古可汗率兵親征,蒙古帝國從四川分兵至江淮,向宋朝發起總攻。

當時,賈思道是兩淮大使傅玄的軍事職務。早在公元1250年,蒙哥還沒有繼位的時候,他就已經轉戰江淮流域,到現在已經將近十年了。史書包括賈思道的傳記都沒有明確記載這一階段的東線戰役,彷彿這裡沒有比長江中上游更激烈的大規模戰役。

然而,我們可以在《元史·列傳》中找到一個重要的記載:此處提到的“殺揚州”的柳乾,絕非小事!他是蒙古軍南下時東路蒙古軍的主帥,他繼承了“察汗將軍”的職位。察汗是成吉思汗的養子,西夏人,柳乾可以繼承他的軍職和各部,可見他的地位之高。

但就在他帶兵進攻賈思道兩淮防區揚州戰役時,不僅蒙古軍失敗,就連東蒙古軍主帥柳乾本人也戰死了!揚州是南宋兩淮使者的駐地,意味著賈思道本人直接領導和指揮了這場輝煌的勝利。”賈思道東線,蒙古軍大敗,主帥被殺。於是,朝廷提拔賈思道為右丞相,任命他為荊湖使,讓他可以回自己一直經營的荊襄,支援那邊的緊逼戰線。

當時,蒙古大汗蒙哥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從四川進軍,兀良合臺從廣西經舊址大理進軍,當時還是普通王子的忽必烈從河南跨過淮河,然後南下。三支軍隊在鄂州會師,然後一路沿江直抵宋帝國南部腹地。蒙古可汗的主力進攻了四川大量的郡縣,但最終沒能攻下釣魚城,陷入苦戰,疫疾在軍中蔓延。最終,蒙古可汗因傷或病死在軍中。

但是,蒙古可汗生前的安排還在起作用,忽必烈的軍隊已經到了鄂州城下。此時賈思道也率領宋援軍進入鄂州主持城防,在忽必烈大軍到達之前加固城防。

賈思道隨後率領宋軍與蒙古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並派遣鄰國宋軍前往援助。隨著廣西兀良合進軍湖南,宋朝廷被迫讓賈思道遷至黃州,以協調與兩蒙古軍的戰鬥。賈思道在孫虎臣七百兵的護送下,從鄂州成功突圍至黃州,在江西、淮北等地收編地方軍和援軍,有效整合了後備力量。

金帝國滅亡已成定局,南宋決定統一蒙古,滅金

在100多天的戰鬥中,賈思道不僅成功阻擋了忽必烈本部對鄂州的圍攻,還迫使四處奔走作戰的兀良合積極尋求與忽必烈會師。此時,蒙古人因為戰亂和流行病已經損失了將近一半的錢財。看到忽必烈打不贏,決定優先回到蒙古本部爭奪蒙古可汗死後空缺的汗位,於是選擇了退兵。

在這場由蒙古可汗發起的全面攻宋戰爭中,賈思道先在揚州擊潰蒙古東路軍主力並殺死其主帥,再在鄂州之戰中擊潰忽必烈和兀良合兩大蒙古精銳,再加上釣魚城軍民在戰爭中的勝利,挫敗了蒙古可汗的全面入侵。

著名文學家劉克莊對賈思道這一仗讚不絕口:連後來建立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也被迫撤退,他在公開場合說:“守城的只有一個秀才,打不贏,殺了幾個月。”可見賈思道此戰的勝利是貨真價實的,他在戰後的表中也報告了勝利:“各路已獲,湖北圍城已開始解決,江漢已消滅。社會安寧,平安無事,是無國界之福!”宋理宗在迎接凱旋的賈思道時,更是大加讚賞:“吾民已背之,皇族如重建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