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為什麼古代大臣還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古代的高官大臣,除了官職的名稱和品位等級以外,皇帝還按照他們功勞的大小授給爵位,作為恩寵。古代典籍中經常出現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稱,這就是爵位,還有食邑幾百戶等名稱,這就是按爵位等級給予的特殊待遇。它們與官職沒有關係。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早在西周的時候,實行分封制,就規定了爵位有五級: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是世襲的。當時,諸侯有封國,公爵稱公國,侯爵有侯國,在封國內,世代掌握統治大權,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貢述職,承擔出軍賦與兵役的義務。諸侯又分賜他所屬的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大小也按爵位等級而定,這叫做“采邑”,或稱“采地”。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並對諸侯承擔義務。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戰國時秦國商鞅變法,規定以軍功授爵,共有二十級爵位:1。公士;2。上造;3。簪嫋;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庶長;18。大庶長;19。關內侯;20。徹侯。這二十個爵位中,1到4級相當於士;5到9級相當於大夫。10到18級相當於卿;最後兩級相當於諸侯。其中有的原是官職名稱,如“庶長”原是春秋時秦國掌軍政大權的官職;“上大造”原是戰國初期秦國的最高官職,又叫“大良造”;但定為爵位名稱後,就只是榮譽稱號,不再是實際職官名稱了。當時這些爵位是沒有采邑的。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秦漢時代實行郡縣制。只是漢代初期仍有部分封國,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以後,就全部實行郡縣制了。漢代的封爵只有王、侯兩級。皇帝的子、弟封王;異姓的功臣封侯,通稱列侯。封了王、侯,就有了封地,但與周地大小區分者不同,漢代受封爵者既沒有封地內統治的權利,食祿也改為以徵收封地內民戶的賦稅拔充,按民戶多少計算。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有了爵位,不但享受封地的賦稅,還可以享受免除徭役等特權,而且,爵位是世襲的。後來,歷代對有功的人都授予爵位和封地,爵的人也都同樣享有特權,都是世襲爵位和封地。但如果一旦犯了錯誤或罪行,就會降低爵位或取消封爵,封地也就縮小或取消。反之,如果功勞更大,爵位可以上升,封地食戶也可以增加。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唐朝的時候,五品以上的官員可以封爵,爵位分九等:王,正一品,食邑萬戶;嗣王、郡王,從一品,食邑五千戶;國公,從一品,食邑三千戶;開國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戶;開國縣公,從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戶;開國縣侯,從三品,食邑一千戶;開國縣伯,正四品上階,食邑七百戶;開國縣子,正五品上階,食邑五百戶;開國縣男,從五品上階,食邑三百戶。這種爵祿制度從唐朝開始一直到中、晚唐時都如此。不過唐朝的所謂食邑多少戶,只是指多少戶的賦稅,並不專指某地了。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宋代的爵位和等級基本上繼承唐制,如岳飛被封為武昌郡開國侯,“郡開國侯”是岳飛的爵位,“武昌”並不是封地,與唐代一樣,只是爵位名號。所以人們簡稱他為嶽侯。又因為他死後諡號為武穆,所以又稱為“嶽武穆侯”。

歷代王朝都有主管封爵事務的官員,秦朝叫主爵中尉,漢朝叫主爵都尉。隋朝叫主爵侍郎,唐朝叫司封郎中,屬於吏部。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在古代,皇帝封爵給王族、大臣時都要舉行儀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讀授予爵位的冊文(等於發證書),然後連同寶印一起授給被封人,這叫做“冊封”。皇帝的妃嬪受封時則有冊文而無寶印。明清兩朝授予封爵的儀式,五品以上官員用皇帝的誥命授封,稱為“誥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封,稱為“敕封”。清朝封親王的冊用金質,封郡王的冊用銀質飾金。可見歷代對封爵是何等的重視和講究。

為什麼古代大臣會有公、侯、伯、子、男的稱號

當然,歷史上有不少人授予封爵,確實在當時是因為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也有不少封為王、公、侯、伯爵位的,只是剝削和壓迫人民的封建官僚,並沒有什麼實際功勞,只是善於逢迎拍馬,受到皇帝的寵信罷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