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孝文帝改革,也導致了北魏亡國

作者 風大可稍息否

孝文帝改革的一個要點是漢化,與之相似的改革,歷史上並不太多。在此之前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僅僅是引進了新型戰爭形態。秦國吸收三晉政治文化,推行變法,的確也有一些政治理念變化和文化因素的改變,但是談不上民族文化特質的變化。倒是晉國推動下週天子認吳國為遠親的做法,推動吳國實現了“周化”的改造,算得上民族文化的改變。楚國對越國的支援、改造,恰好與吳國的改革相映成趣。但是顯然人們很少理解為漢化改革(或者漢化改革的早期版本)。

後來,談得上有漢化味道的,要到東漢王朝崩潰,魏晉王朝陷入混亂之後的五胡十六國時代。這個時候最早的一個是劉淵建立匈奴漢,打了個漢朝旗號。但是,隨著匈奴漢改成前趙,這個方向實質上在逐漸放棄。石勒雖然搞了君子營,但也就是君子營罷了。

北魏不是到孝文帝才開始重視漢文化的。一開始搞國史案之前的時候,漢文化就很有影響力了。只是很顯然,隨著國史案的爆發,漢文化對北魏政治的影響一度急劇下降。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多年來內部漢文化逐漸發展的結果。從政治利益的角度來看,漢化改革的最大利益,是儘可能地吸納漢地漢人加入到北魏政權中來,擴大北魏皇室的基本盤。在這個過程中,北魏原有的軍鎮勢力,就必然要受到削弱。雙方博弈的結果,如果是走向極端化,那麼結果就是這樣的:要麼就是再一次國史案,鮮卑貴族屠殺漢族士人,要麼就是漢族士人掌權,壓制六鎮。

現實中,孝文帝改革並沒有走出一條中間道路,而是走向了後一個極端:六鎮起義。六鎮起義的本質,就是傳統鮮卑貴族遭到打壓、嚴重不滿、進而反對北魏皇室。這個“鮮卑貴族”是寬泛的說法。首先六鎮起義是多民族起義,不光是鮮卑人。其次六鎮起義很多是軍將士卒,而且很多是地位比較低下卑微的,硬說貴族也行,說不是貴族也可以。說他們是鮮卑貴族,是因為他們主體團結在北魏一直以來的鮮卑名義下,並且曾經是構成北魏主要核心力量的貴族團體。六鎮起義最終失敗,釀成了北魏分裂的結果。這個結果的最終產物,就是以胡化為特點的、漢人建立的北齊,以漢化為特點的、匈奴人建立的北周。這裡不要高估雙方的胡化和漢化程度。比如說北周還是想讓漢人鮮卑化的。

北周是宇文鮮卑建立的。但是這個宇文鮮卑呢,是一個風俗習慣和其他鮮卑人部落截然不同、主要來自於匈奴、保持了很多匈奴傳統的鮮卑。說到這裡順帶說一下所謂李唐胡人論。有人總是扯什麼李唐皇室有鮮卑血統。實際上李唐皇室曾經和匈奴人通婚,而且這個匈奴人家族又長期和漢人通婚。所以這種謬論是“一個祖上和匈奴人通婚的漢人世家是鮮卑人”。這觀點簡直荒謬到了極點。要是這樣說的話,北魏皇室應該算漢人,因為北魏皇室幾乎歷代都與漢人通婚。話說持有還有觀點的人是不是反對我國的民族政策?畢竟我國有大量的民族通婚情況,他們是要反對少數民族存在嗎?我不贊成他們這種做法。

孝文帝漢化改革在他活著的時候,應當說是辦成了。然而等他死後就迅速引爆內亂,就應該說是失敗了。然後這個內亂髮展到東西兩魏以及北周北齊對峙,可以說是亂中有治,向死而生,出現了新的生機。最後以北周-隋的更替,最終漢化成功。同時隋朝在治理上重官府輕細民的問題引發農民起義,最終被唐朝貞觀之治

徹底改革。因此,孝文帝漢化改革的最終結果,是唐太宗

貞觀之治。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自然是成功了。從北魏王朝自己來說,其實是失敗了。

有句話怎麼說的?“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孝文帝改革最終導致了北魏滅亡,這是不爭的事實。孝文帝改革最終使鮮卑族與漢族實現了自然融合,沒有再出現長期敵對的情況,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找死呢,你還可以控制局勢發展的方向。等死呢,就是別人想怎麼讓你死你就怎麼死。

前者可以向死而生,後者就十死無生了。我們知道,很多企業家軍事家

政治家,都講要爭取主動。在爭取主動的過程中,可以為了發出致命一擊而持重待機、表現出取守勢的姿態。所以歸根結底是取攻勢。只不過好像有的人不太理解如何取攻勢,或者說只有在竊取公共財產的時候才會取攻勢,一輩子只能做買辦,所以不知道創新是關鍵一招。這就是“演變的一代”的致命缺陷了。

堅持前者的道路,如果做得不好,那就是孝文帝。儘管國家動盪,但是最後還是會否極泰來。如果做得好,那就是吳越爭霸

的歷史,稱霸一時是沒有問題的。堅持後者的道路,那就是西夏僻處一隅、長期遭到宋遼金元壓迫的歷史,或者滿清自取滅亡、遭到各國列強圍攻幾乎亡國滅種的歷史。我也不知道這倆哪個算好一點,可能都很壞。總結就是,孝文帝改革在方向上是正確的,在操作上還是有問題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