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春秋和戰國是如何劃分的

其又分為西周與東周,而東周又被史學家劃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那麼春秋和戰國時如何劃分的呢?

春秋和戰國如何劃分

春秋時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稱為春秋,共計294年。

戰國時期是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計254年。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年限現在還沒有統一,有三種說法,以上的說法為最主流的觀點

以公元前475年為戰國開始,原因為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有一篇《六國年表》。這篇東周時期的日曆,第一年就是公元前475年,所以以這個為分界點比較符合大家的觀念。

畢竟司馬遷的《史記》記錄的非常詳細,而且地位重要,用他的“日曆”來分春秋戰國是不錯的選擇。

以公元前453年為戰國開始。原因是韓、趙、魏這晉國三兄弟合夥滅了智氏,徹底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形成了三大勢力。雖然沒有正式建國,也沒有分封,但是實際上已經存在了。

以公元前403年為戰國開始。原因是這一年周王無奈之下冊封了趙、韓、魏三兄弟,三個勢力正式成為諸侯國。而《資治通鑑》也認為戰國是在此時開始的。

我認為,以公元前403年為分界點更加好,也更好區分。公元前403年以後,戰國七雄正是形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戰爭”時代。

春秋和戰國加起來就是東周,那麼為什麼史學家非要把兩段時間分開呢?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在春秋時期積累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變革在戰國有了一個大爆發,這是一個積累到斷層式爆發的階段,所以區分開更加容易研究和歸類。

比如,戰爭方式上,春秋時期以“禮儀”為主,不但貴族帶兵打架之前要先進行溝通,而且不論打完的結果是勝還是負,雙方都會“以禮相待”,握手而去。春秋時期的戰爭目的雖然是解決矛盾、爭搶地盤,但是主旨還是“以德服人”。甚至出現過君王送客數百里、敵人幫助自己修戰車軲轆、抓住對方將領後敬佩為人而釋放的“奇葩”故事。

說的通俗一點,春秋就是“禮儀廉恥”,戰國就是“禮崩樂壞”。

說到這裡,那麼也順便聊一下週朝為什麼也要分開。周朝的來歷是武王伐紂,周武王帶領群英消滅了昏庸無度的商紂王,建立了周朝,這個故事就是《封神榜》的原型。而周朝建立以後,周武王要封賞有功之臣,雖然不能像神話故事裡一樣封“神”,但是也要封一下。

所以,周朝就封了100多個諸侯,這些諸侯遍佈了華夏大地,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只是因為功勞分的大小不同。

逐漸的,周王代代傳承,天子的權力卻逐漸消失。周王逐漸的成為了一個禮制的代表,而背後實在是早就沒有了周武王那時的“霸氣”和“底氣”。

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開始建立朝代,到公元771年時發生巨大變故。諸侯故意引狄戎部落攻打周王城(陝西興平),當時的周幽王及幼子被殺。周幽王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而他為了寵愛褒姒不但廢了太子,還因為“戲弄”諸侯而被敵人所殺。

後來其他諸侯來救駕,把已經被廢的太子再次扶正,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為了躲避戎狄襲擾,不想睹物思人,遷都到河南洛陽,從此稱為東周。

西周和東周的劃分不但因為都城進行了遷徙,而且也標誌了周朝徹底淪為“名存實亡”的一個表面裝飾。

公元前607年,楚莊王去打戎狄,路過周朝王城的時候,非常牛氣的問問當時的周王使者:你們家裡存的鼎到底有多重?使者趕緊說:鼎代表天子威嚴,怎麼能用普通重量衡量呢?周王在城內瑟瑟發抖,楚莊王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出處。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兵狠狠敲打了韓國,順便威懾周王城。他與孟悅比賽舉大鼎,意外被砸斷腿,當夜氣絕。這個鼎也就是當時周朝代表天下之重的禮器,而周武王舉起的就是代表秦國祖先故地的“雍鼎”。

這是成語“舉鼎絕臏”的出處。

公元前256年,秦國逐漸勢大,楚國相約當時的周王,號召諸侯一起去打秦國。周王太窮,只能許諾好處向商賈借錢,好不容易徵兵6000人。誰知道在集合的日期,沒有人前來。6000人花費巨大,肯定是衝不進函谷關的,所以周王只好遣散士兵。

商賈聽說出徵半途而廢,紛紛堵著周王府邸開罵,日夜討債。周王無奈只好跑到城中的一個木頭高臺上躲著不下來。

這就是“債臺高築”成語的由來。

周朝分成西周東周代表著周朝的衰落。東周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又代表著“禮崩樂壞”和“實用為王”。春秋和戰國的劃分不但只是簡單的時間節點,更是整個歷史、整個時代鮮明的代表,是歷史潮流深奧和無奈的必然。

相關文章

頂部